不与人比、活好自己

不与人比、活好自己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攀比心理会让我们失去自我,这山望着那山高,我们的眼睛往往只看到自己不曾有的,而忽略了自己原本拥有的,从而忘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

与别人比,就是以别人为标准,认同别人的看法,在意别人的态度,慢慢就活在了别人的眼里。

如果你选择活在别人的眼里,就注定要死在别人的嘴里。

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全世界认为我做得好,我也不卖力;全世界说我做得不好,我也不沮丧。

这是一种宠辱不惊、自得自信的人生态度。

克服掉四处攀比的劲头,专注自身,才能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膨胀的世界里,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光环和美好。

正如你羡慕不来别人的财富,别人也觊觎不了你的才华。谁都有长处,也都有短板,如此方构成芸芸众生。

别把自己看得太高,这个世界离开谁都行;也别把自己看得太低,这世上你独一无二。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使命,不用和别人比,好好活自己。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生活,别人的生活再好,也未必适合自己;只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

人最主要的是要活出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活在自己的生活中,无论高低或者贵贱,只要快乐就好,只要舒服就好。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要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有一次,庄子和弟子们在山中看到一棵大树,伐木的人在树下休息,却不砍伐此树。

问伐木的人为什么,他回答说,这样的木材是不能用的。

庄子感叹说:“这棵树正是因为不成材,才得以活得长久。”

从山中出来后,到朋友家借宿,朋友杀鹅来招待他们。

仆人问,一只鹅会鸣叫,另一只不会,应该杀哪一只?

朋友说:“当然杀不能叫的。”

第二天,弟子们问庄子:“昨天山中的树木,因为不成材得以活得长久;现在主人的鹅,却因为不能叫而被杀。我们究竟应该成材还是不成材呢?”

庄子回答:“我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其实这还不够,最好是乘道德而浮游,与时俱化。”

两种状况都是危险的,一种是有用、成材,就会成为别人实现目的的工具,成为别人达到目的的手段;另一种是无用、不成材,有时也会成为别人针对的目标,成为别人达到目的的障碍。

所以活好自己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有用,是否比别人强,是否比别人聪明,而是要接受自己的缺陷,善用自己的长处。

在某一个时期,“知识越多越反动”,这时如果再显示甚至炫耀自己的“有用”,只会带来灾难;而在特殊情况下,比如野外独自求生,植物学家可能有更多生存机会,他的知识就有了价值。

所谓“形势比人强”,做任何一件事都要看时机,看条件是否成熟,条件不成熟,再怎么努力,也不见得有成果,还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

这也就是庄子说的“与时俱化”。

其实,从“道”的角度来看,万物是一个整体,人的一生也是一个整体,在整体里根本没有得失成败的问题,失意和得意加起来的总和是一样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