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0万人抑郁、6亿人失眠……仿制药巨头恒瑞医药上市暴涨37%

2900万人抑郁、6亿人失眠……仿制药巨头恒瑞医药上市暴涨37%

1.257亿糖尿病患者,6340万糖尿病患者,6.33亿中国人在失眠,每100人中有两个以上抑郁症患者……巨量病患背后是超过万亿元医药大市场,如果再计算医疗保健,则这个市场超过10万亿元,共有超过4400家医药制造商在争夺。在三线城市江苏连云港,有两家药企闻名业内,一家是恒瑞医药,一家是江苏豪森(翰森),且两家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夫妻关系,被称为中国医药界“史密斯夫妇”。

恒瑞医药2000年10月上市,翰森制药6月14日登陆港交所,股价暴涨近37%,市值超过1100亿港元。持股森近七成的钟慧娟,身家已经超过恒瑞医药实控人孙飘扬。参照2019年新财富500富人榜,孙氏夫妇总身家可挺进前五,再造财富神话。

来源:新财富

作者 :鲍有斌

01

创业23年,当年备胎成家族第二上市平台

翰森制药(03692.HK)历史可以追溯到1995年。当年7月,中外合营的有限责任公司江苏豪森医药成立,注册资本70万美元。1996年,在连云港市延安中学担任化学老师的钟慧娟辞职下海,开始担当豪森领导者的角色,从执行副总经理、总经理做到董事长和总裁。

这一年,钟慧娟的丈夫孙飘扬已经担任连云港制药厂厂长6个年头,并带领这家作坊式小厂通过开发新品,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1997年,连云港制药厂改组为恒瑞医药,并于2000年上市。2003年,恒瑞医药(600276)启动股改,到2006年股改完成时,孙飘扬已实现MBO,通过连云港天宇投资控制了恒瑞医药。因此,江苏豪森一直被外界视为孙飘扬家族自立门户的备胎。

翰森制药招股书中说明,成立最初3年,江苏豪森一直处于筹备阶段。有报道显示,1997年4月,其第一个拳头产品“美丰”正式投放市场,当年9月即被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实现销售额3000万元,并很快发展为公司支柱产品,年销售额过亿元。

如今,经过股权的几番腾挪,江苏豪森已成为翰森制药的子公司,翰森制药则成为孙飘扬、钟慧娟家族的第二上市平台。而创业23年的翰森制药,已经成为与恒瑞医药比肩的仿制药巨头。

02

首仿药比例97%,毛利率超92%

在西药领域,有创新药(也叫原研药)和仿制药两大类产品。创新药指拥有新化学或生化实体活性制药成分的药物。根据国家药监局分类系统,1.1类创新药又指具有临床价值且从未在世界任何地方上市的创新药。仿制药则指与创新药活性制药成分相同、功效相当的药物。仿制药又有首仿药和非首仿之分,首仿药无疑具有先发优势。

与跨国企业主要研发和销售创新药不同,中国药企主要销售仿制药,中国药品市场也以仿制药为主。翰森制药也主要研发并销售仿制药及部分创新药。

作为在中国规模最大,增长最快、临床需求缺口较大领域均排名前列的制药公司,翰森现有产品包括4种中枢神经用药、7种抗肿瘤药、9种抗感染药、4种糖尿病药、3种消化道药物及部分心血管药物,其中包含创新药1种和30种首仿药,这也就意味着,其首仿药比例接近97%。

2018 年,翰森8种核心产品及5种具增长潜力产品占收入的89.5%,它们大部分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抗肿瘤、抗感染及糖尿病领域。其中,精神类和抗肿瘤药物在中国市占率分别为9.2%和2.5%,排名第一和第五。

根据佛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18年,中枢神经、肿瘤、感染、糖尿病、消化、心血管疾病6个领域药物占中国医药市场总销售额62.5%,其中,中枢神经和肿瘤药物销售额分别是229亿元和1575亿元(表1),预计2018-2023年中国医药市场总体规模复合增速为6.8%,上述6个领域市场复合增速分别为:6.7%、15.0%、2.9%、15.6%、8.4%、6.8%。

较高市占率自然让翰森收入丰厚。2016至2018年,翰森收入分别约为54.33亿元、61.86亿元、77.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19.2%。

以首仿药为主的翰森制药,毛利率却极高,2016至2018年分别为92.7%、92.6%、92.2%,平均为92.5%。国内176家上市制药企业中,2018年销售毛利率超过90%的只有6家,其中超过翰森的有4家,分别是康辰药业、贝达药业、奥赛康和德展健康。翰森的净利润自然也就水涨船高,2016至2018年分别约14.76亿元、15.96亿元19.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5%。净利率分别为27.2%、25.8%、24.6%。

一般而言,创新药投入巨大,开发周期或长达15年,所需要资本或达数亿。若研制成功,两三年就能收回投资,并在专利保护期内获取超额利润。

2018年创造电影票房纪录的《我不是药神》,提到治疗白血病的印度神药“格列宁”,影射的即是瑞士制药集团诺华制药(NVS.NYSE)一款创新药格列卫。格列卫是一款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靶向药,作为人类抗癌史上重要产品,从探索到临床试验再到获批推出市场,前后经历大约半个世纪,共有5名科研人员被授予拉斯克医学奖,该奖项仅次于诺贝尔医学奖。格列卫推出之前,白血病患者能活5年占比只有30%,推出之后,被提高到90%。

《我不是药神》中,正宗格列宁3.7万一瓶;而印度仿制药2000元一盒,价差巨大。在知识产权保护期内,格列卫价格非常昂贵;即便后续二代三代药物,也要一、两万一盒,很多患者吃不起。

尽管如此,跨国药企的毛利率却普遍还不如国内药企高(表5)。比如诺华制药2018年毛利率为64.53%,辉瑞制药和葛兰素史克毛利率分别为79.03%和66.77%,中国首仿药较高毛利率,还真是验证了俗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其原因在于高昂的研发费用。诺华制药自2006年上市以来,研发总投入为7255亿元,占期间总收入46384亿元的15.64%(表4)。另有统计数据显示,在1997至2011年共14年间,按照实际推出市场和研发费用对比,诺华平均每个新药成本大约为40亿美元。这就是电影中的原研药代表,要不断向监管部门施压的重要原因,原研药品价格确实昂贵,但是背后研发代价高昂,自然要保护好利益。

格列卫专利期届满后,由于巨大市场潜力,国内很多药企开始仿制。由于原研药通常已上市销售一段时间,医生和患者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其疗效,首仿药可以利用政策和低价在价格敏感患者中建立品牌和忠诚度,较后来获批的仿制药更有优势。

中国能够生产格列卫仿制药的企业有江苏豪森、正大天晴、石药欧意等。江苏豪森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昕维)可谓国产“格列卫”,经过医保报销后,其每盒售价大概624元,比电影中的印度仿制药还便宜。

03

6.33人失眠、1.26亿糖尿病患者背后的三大爆款产品

翰森制药的优势产品集中在精神类、抗肿瘤和抗感染药物领域,三大类产品占2018年总收入87.2%,其中,抗肿瘤产品收入占比为45.6%,接近半壁江山。

根据佛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照2018年销售额计算,翰森是中国第一大精神疾病类制药公司,市场占有率为9.2%,且自2014年以来连续5年销售额一直位居中国精神类药品生产企业第一。翰森目前销售4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包括核心产品欧兰宁和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阿美宁。2016至2018年,翰森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收入分别为14.73亿元、16.82亿元和19.42亿元。

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以及失眠作为常见精神疾病,发病率甚高,中国患病率比例分别为2.1%、0.8%以及45.4%。按照2017年中国内地总人口大约13.95亿测算,上述三种疾病患者人数分别2930万、1116万和63333万。在治疗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方面,中国和美国均主要使用化学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电疗。由于精神类疾病的药品研发和上市难度大,药物选择更加有限,因此,中国患者对于特定药物的依赖性较强,比如作为第二代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奥氮平。2018年,国内奥氮平的销售收入为30亿元,在中国精神药品市场居于首位,份额为13.2%,预计2018至2023年按照年复合增长率12.8%增长。2018年,中国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42.8%以奥氮平治疗。

翰森核心产品欧兰宁,自2010年起一直是中国最畅销的奥氮平药物品牌,在2018年奥氮平市场的份额为67.4%(图1),收入为17.85亿元,占公司当年总收入比例为23.11%,为翰森旗下第一“爆款”。2019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其中规定11座城市药品带量集中采购试点。翰森共有两种首仿药中标,除了昕维,就是欧兰宁。翰森将按照27.2%和26%折扣价,分别供应1939万片欧兰宁和253.66万片昕维。

图1:2018年中国奥氮平药品市场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招股书

按照2018年销售额计算,翰森还是中国第五大抗肿瘤制药公司,专注于治疗发病率高的实体瘤(如肺癌和乳腺癌)以及治疗方案相对有限的血液肿瘤,市场占有率为2.5%。翰森抗肿瘤药物包括5种主要产品,即核心产品普来乐、泽菲、昕维及昕美以及有增长潜力的昕泰。

2016至2018年,其抗肿瘤药物收入分别为20.27亿元、24.44亿元和35.18亿元。2018年比2017年增加大约44%。抗肿瘤药品是翰森增长最快的大类产品,占比也最高,2016至2018年收入占比分别为37.3%、39.5%和45.6%,稳步提升,几乎占据总收入一半(表6)。

根据佛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8年前全球范围内有4.65亿糖尿病或者,中国是患者最多的国家,2018年有1.257亿,其中确诊率为50.4%,预计到2023年患者将达到1.443亿人,确诊率为67.9%,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各种并发症。2018年按照销售额统计,翰森口服糖尿病产品在中国制药企业中排第六。目前其主要销售4种糖尿病药物,其中核心产品为孚来迪。2016至2018年,其糖尿病药物收入分别为4.8亿元、4.8亿元和4.41亿元,有下降趋势。

翰森抗感染产品中的核心产品是泽坦,主要产品是迈灵达、恒捷和恒森,2016至2018年抗感染药物的收入分别是8.47亿元、9.86亿元和12.73亿元,2018年比2017年增长29%。翰森消化道产品核心是瑞波特,消化道药物收入分别为5.31亿元、5.28亿元和4.61亿元,不增反降。翰森其他产品主要是心血管治疗领域,2016至2018年收入分别为7540万元、6560万元和8740万元,占比较小,波动也比较大。

翰森销售的31类产品中,堪称“爆款”产品只有3种,分别是欧兰宁、普来乐和泽菲,2018年收入分别为17.85亿元、15.48亿元和10.26亿元,占总收入比为23.1%、20%和13.3%,累计占比为59.4%,接近六成。翰森唯一创新类产品迈灵达,却非公司核心产品。

04

决定医药公司成败三大因素

据国家统计局及经济学人智库资料,中国医药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11220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 1533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8.1%。还有一块大市场,即医疗保健,规模更大。

中国医疗保健开支从2014年的35312亿元增加至2018年587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5%。在人口老龄化、预期寿命延长以及医疗改革计划的支持下,预期医疗保健市场开支总额2018至2023年将以年复合9.8%速度增长,2023年达到93523亿元。加上医药市场至2023年将达到21326亿元,与保健医疗市场合计在2023年将达到11.48万亿元。

超过10万亿元大市场,有4000余家中国制药公司参与抢食,不过中国制药行业却高度分散。按照2018年销售额统计,前20大制药公司仅占据市场销售总额21.7%。不过近年,医疗改革以及竞争加剧导致行业整合,药品制造商从2013年4875家减少至2017年的4376家。

销售渠道是所有药企必须面对的重中之重。2016-2018年,翰森分销网络覆盖中国1900家三级医院、5000家二级医院以及其他医疗机构,几乎所有收入均来自向经销商销售产品,而经销商将产品推向终端。2016至2018年,翰森分别有266、370和433名经销商。分地区看,华东华中仍然是翰森销售重点区域,2018年贡献为52.3亿元,占比为67.72%,华北和西部分别贡献14.99亿元和9.5亿元。

图2:翰森员工组成

截至2018年,翰森销售、营销和推广人员共4489人,占比为50.8%,超过一半;研发人员为1216人,分布于江苏连云港、上海张江两大研发中心,制造员工1253人,质量控制为252人,营运和管理工1618人(图2)。期间,销售费用分别为23.78亿元、27.04亿元和32.09亿元,费率分别为43.8%、43.7%、41.6%,翰森强大销售能力推动业绩快速增长(表7)。

销售前提仍然是拳头产品,虽然中国药企很少做创新药,探索原研药的技术路线面对较高的技术壁垒,研发也较其他仿制药的研发耗费时间更长且花费更加高昂。即便是首仿药,门槛也不低,2016至2018年,翰森研发投入分别为4亿元、5.8亿元和8.8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7.3%、9.4%和11.4%,显示翰森逐步加码研发(表7)。

与国内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平均为2.1%相比,翰森研发投入非常给力,2016至2018年平均毛利率为92.5%即得益于此。

翰森预计2019-2020年推出新产品30种,包括4种1.1类新药和80种可能成为首仿的仿制药,其中1.1类创新糖尿病药物聚乙二醇洛塞那肽(GLP-1周制剂)已于2019年5月获批上市。另外已提交上市申请的药物包括: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1.1类创新药HS-10296、维格列汀首仿药、帕利哌酮首仿药、阿哌沙班首仿药。

产品拿得出手,销售网络健全,还要看政策。根据中国医疗保险计划,患者有权报销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相关省级医疗保险目录所列,或有关治疗大病特殊用药的省级保险计划所包括药品的全部或部分费用。因此,能否进入医保目录成为关键。翰森共有30中药品(包括13种主要产品)以及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16至2018年,这13种产品的销售额占总收入为83.4%、85.7%和89.5%。其中有3种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即为欧来宁、昕维和孚来迪,分别于2018年5月和12月通过,并有6种送审和两种即将提交。

政府相关部门仍然可能不时审查或修改列入任何医疗保险目录的药品报销范围,倘若被剔除出目录,此不可控因素将对公司收入和盈利能力带来影响。另外,中国公立医疗机构须通过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药品,翰森若无法赢得集中招标程序而无法进入公立医院,也将失去市场份额。至于其他药品制造商降价,国内关税政策变化带来的创新药下调,都会对翰森市场有消极影响。

05

神秘的第二大股东

翰森制药上市,为本已成为中国医药行业首富的孙飘扬、钟慧娟家族,带来了新的财富跃升机遇。而其从江苏豪森开始的变身到上市,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腾挪。其中,在翰森制药和恒瑞医药中均有持股的岑均达,在孙飘扬夫妇的创富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而神秘的角色。

《华夏时报》在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专访时任人大代表的孙飘扬时提及,江苏豪森成立初期引进了港资股东“陈俊达”。2015年恒瑞医药股权转让时,人们才发现,其应为岑均达之误。同时,恒瑞医药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显示岑均达国籍为中国。

从公开资料看,岑均达介入孙飘扬家族的创富,应始于1995年。

翰森制药招股书显示,江苏豪森1996年成立之后,经过一系列股权转让,至2001年12月,股东有East Pearl Holdings Limited、江苏明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明泰集团)、连云港明泰医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明泰医药)、无锡宏大投资有限公司(宏大投资)及四川圣奥医药有限公司(圣奥医药),分别持有40%、39%、15%、5.5%、0.5%股份。其中,第一大股东East Pearl控制人正是岑均达。明泰集团和明泰医药当时最大股东均为钟慧娟,她也系江苏豪森实际控制人。

Wind资料显示,East Pearl的前身Manswick成立于1995年4月,至1997年4月,Manswick更名为曼斯韦克,并于2015年2月4日更名为East Pearl。East Pearl为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历史上只投资过一例,应为投资江苏豪森而设。

2012年12月,江苏豪森分拆出连云港豪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但在2014年6月,又进行合并。整合完成后,江苏豪森股权比例出现细微变化,East Pearl、明泰集团、明泰医药、宏大投资以及宏创科技有限公司(宏创科技,也由钟慧娟控制)分别持股42.2%、40%、11%、5.8%和1%,圣奥医药退出。

2015年12月,应当是为筹划境外上市,翰森制药股东在开曼、维尔京成立境外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12月3日,翰森国际在香港注册成立。根据2015年12月25日股权转让协议,East Pearl、明泰集团、明泰医药、宏大投资以及宏创科技将江苏豪森股权全部转让给翰森国际,翰森国际持有江苏豪森全部已发行股本,江苏豪森成为翰森制药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重组之前,岑均达直接持股江苏豪森42.2%,他控制的East Pearl通过明泰集团间接持股大约5%,累计持股超过47%。重组完成后,钟慧娟及女儿孙远通过Sunrise信托持股翰森制药81%;岑均达最终全资持有的ApexMedical,持股翰森制药19%(图3)。双方持股比例的变化,显示孙氏家族在公司上市之际彻底浮出水面。

图3:2015年12月重组后翰森制药股权结构

来源:招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