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因他而流传千古,却因写文章被皇帝腰斩

《史记》因他而流传千古,却因写文章被皇帝腰斩

司马迁

司马迁忍辱含垢,发奋著史,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了14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共有两部,一部存在宫廷档案室;副本在家中。虽然书是完成了,但在司马迁生前,此书并没有公开。

司马迁死后,《史记》的副本,就被转移藏匿到了他的女儿司马英家中。司马英生育了两个儿子,老大叫杨忠,小的叫杨恽。

杨恽自幼聪颖好学,经常偷偷拿出《史记》来看,他被外公书中所描写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而且每读一遍总是热泪盈眶,扼腕叹息。

司马英

长大成人的杨恽是当时著名的士大夫,他轻财好义,好结交豪杰与儒生们,起初受任为郎官、骑郎,常侍宫中。由于办事干练严正,被加官为左曹,负责处理百官上书等事务,在朝中很有名气, 他为官能大公无私,奉公守法,不徇私情。

公元前66年,汉宣帝朝,大司马霍禹、冠阳侯霍云、乐平侯霍山等人由于失去皇上的信任而准备密谋造反。杨恽知道了他们的意图,立即通过侍中金安上报给宣帝。

霍氏的阴谋遭到粉碎,被灭族。杨恽也因告发之功被封为平通侯。

霍禹

这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这部巨著尘封了二十多年,也该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了,于是上书汉宣帝,献出了《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奇书才能够公开发行,从此天下人才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学著作。

杨恽对于朝廷内那些贪赃枉法、唯利是图很是厌恶,当别人选择视而不见、独善其身的时候,他却敢公然与那些人、那些行为为敌,揭发、检举那些罪行。也因此,杨恽在朝中树敌无数。

杨恽

除了正大光明的检举揭发一些丑陋现象以外,杨恽自身也有着明显的弱点,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夸耀自己的德行和政治才能,却又性情刻薄,喜欢揭发别人的隐私—— 这是否因揭发霍禹而升官所留下的后遗症?

当时,杨恽和太仆戴长乐俩人,来往比较密切。戴长乐是民间孩子,汉宣帝年轻时在民间生活过一段时间,俩人结识后成为了好友。等他登基以后便将其提拔为太仆。

但皇上的特殊照顾,却成了戴长乐津津乐道的资本,他常常以此自夸,在人面前泄露少年时的一些狗血事,炫耀自己与当今陛下的关系。对于戴长乐的这种行为,杨恽看到后,立即进行了检举。

戴长乐

他告了戴长乐一状,这边的戴长乐知晓了,也参了他一本,说杨恽“以主上为戏(拿皇帝开玩笑),语近悖逆”。汉宣帝对臣子之间这种互相踩踏的行为,打心里感到反感,又不忍心过重的惩罚二人,于是将他们都贬为了庶民。

后来杨恽赋闲在家,家居治产,以财自慰。安定郡太守孙会宗,是杨恽的老朋友,看到老友这样的生活,很是担忧,于是写信给杨恽,劝他应当闭门思过,不应宾客满堂,饮酒作乐,杨恽给孙会宗写了回信,这就是《报孙会宗书》。

此信中,有对皇帝的怨恨,为自己狂放不羁的行为辩解。整封信写得锋芒毕露,言词激烈。

汉宣帝

恰在这一年四月,天上发生了日食。按照古代的观念,这是上天对最高统治者的一种警告,预示着在人世间必有某一位大人物将遭遇不测。

太史令马上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皇上,汉宣帝听了以后,心里犯了嘀咕,有些坐卧不宁了,下令寻找祸源!

终于,杨恽也该品尝一下被告的滋味了。他过去得罪过的人盯上了他这一阵子的表现,在皇帝面前告了他的状,说他拒不悔过,在家声色犬马玩得很嗨。他的行为终于惹怒了上天,现在的日食就是来警示了。

腰斩

皇上一听,原来祸源在这里呀!马上下诏捉拿。就这样,杨恽被押到大牢里啃窝头去了。

廷尉在搜查他家时,搜出了《报孙会宗书》,汉宣帝看后,对他非议圣上的行为非常愤怒,最后以大逆不道之罪,腰斩了杨恽。

杨恽被正常执行了刑罚,结果临死还要祸祸人一把,当年曾劝阻他好好做人的孙会宗,也因为和杨恽有交往而被罢官。

参考资料:

《汉书》汉·班固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