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之崛起系列59式坦克篇终章(4)-初窥信息化的ZTZ59D

共和国之崛起系列59式坦克篇终章(4)-初窥信息化的ZTZ59D

坦克作为一种强大的陆军主战兵器,被称为陆战之王。它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坦克技术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应用不断发展的高动能火炮技术,自动化火控技术,电子信息化的综合指挥控制系统及高效可靠的车辆动力系统等高新技术来提高传统的火力,防护、机动三大性能。这是坦克从立项研制到血战沙场,不断改进浴火重生的终极成长之路。世界上很多优秀型号的坦克,其代号仅仅是一个指代符号,众多家族化型号都已经做到了:个个长着相似的外表,内里却是天壤之别。作战能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时间进入到90年代。数字化,信息化成为了先进时髦的代名词,它并不是具现化的装备,而是一种系统集成,通过这种远超过人脑信息处理能力的集成方式,坦克这种陆地突击主战装备在空天地面各种装备的协同加成下,火力,防护,机动三大作战效能得到了巨大提高。空间,时间,作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作战理念的全新升级。在这一背景下,59式坦克的升级对抗能力也需要发生符合国情的务实变化。

59式坦克从仿制T-54A开始,经历了原型59式及59A,59B的改进,整体性能已经达到了相对不错的水平。然而也只是相对,在三大性能提升上,59式及先期几种改进型并未达到极致,同时由于技术储备的薄弱,直到90年代,中国军工还在坦克基本硬件研制上处于赶超国外先进水平的阶段,火控系统作为信息化作战的基本子系统,得到了军工部门的重点发展。在国产准三代及三代化主战坦克并未成熟且大规模装备部队的现实下。59式坦克作为中国装备数量最多的老型号,承担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关键的跨世纪的10年里,再次撑起了中国坦克装甲集群的天空。

1990年7月,解放军总部机关根据作战环境的变化,时代的需求,作出了运用现代新技术对59式中型坦克进行重大改造的决定。1991年,军工部门对59坦克重大改造的方案进行了研究并最终确定了59式坦克重大改进的方案,上报总部机关。同年8月,总部机关批复并下达了59式中型坦克重大改进的方案及战技指标要求,正式批准相关部门进行研制,产品研制代号为WZ120C。经过4年的不断研究,1995年4月,总部机关批准坦克设计定型,并命名为ZTZ-59D1式(这个型号命名比59D式多了一个1,让人感觉是59D的改进型号,其实59D1只是59D的先期基本型,59D才是真正的后续改进型)中型坦克。

59D式

ZTZ-59D1式坦克的改进分为四大部分:火炮系统,防护系统,计算机火力控制系统与夜视系统。

一、火力系统的改进分为火炮与火控系统。59D1式中型坦克换装了一门威力强大的主炮-83A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该炮是中国在实现L7全面国产化后大量装备二代坦克,同时改装大量一代坦克,以提高对周边国家主战坦克压制力这一作战思想的产物。研发目的是为自行研制125mm高膛压滑膛坦克炮及三代坦克赢得充足的时间与资金(规避引进协议中不得出口的限制,出口创汇)。

上篇我们提到59B改型(59-2A)装备的火炮为81A式105mm坦克炮,由于成本被严格控制,国内第一批国产化的81式很多方面不如原产L7,如取消了成本较高的原装热护套,后来国产轻型热护套研制成功后才有了加装热护套的81A型,并装备量产化的59B改型。83A式又是在81A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升级而来。由于仿制L7火炮时有协议,15年内不得用于出口。为了规避协议内容,国内开发出了身管略微加长、并改进工艺的83式。以“我比L7长所以我不是L7”的理由规避了协议障碍。国产L7在不断吸取其他型号的经验后和原版的区别逐渐明显。从83式开始身管的材料,弹道性能,自紧工艺性能等都和L7有所差异。真正成为了中国的105mm线膛坦克炮。

装备在79式坦克上的83型105mm火炮

83A式与83式型材料与工艺,作战性能大体相当,主要区别是83A式抽烟装置到炮口有3节热护套,抽烟装置与炮管处在不同轴线上。该炮采用特种冶炼工艺织造及自紧处理,膛压高、初速大、使用寿命长,可发国产和北约同口径的所有弹种。最大仰角为18度,最大俯角达-4.5度。身管中部装有抽气装置,装有热护套,身管可从防盾口抽出,这一设计大大方便了战时的炮管抢修。该炮配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弹药基数40发,射速为每分钟7发。该炮在2000米距离上发射穿甲弹时,穿甲能力大于300mm,发射加长型脱壳穿甲弹时,穿甲能力可达到450mm,就火力而言,基本与L7型相当。该炮还能发射国产105mm炮射导弹,该导弹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mm。就威力而言,已不输于世界同期二代及早期三代坦克。配用炮射导弹,火力性能更是达到了三代的水准。

59D1及83A型坦克炮

二、整车防护性能上,59D1主战坦克的防护能力经过改进得到进一步增强。与其他型号的59式坦克不同,59D1式坦克首次在59系列中运用了反应装甲来提升防护性能。据相关资料披露,其车体首上装甲板挂装了FY-2型爆炸式反应装甲,车体正面防护达到490mm。炮塔前部挂装了FY-1型爆炸式反应装甲,炮塔防护达到560mm。同时在炮塔后部安装了栅栏式屏蔽,车体两侧挂装了夹布橡胶裙板,车体及炮塔的防护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59D上的FY-1反应装甲

反应装甲这一先进防护装备中国最早在7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80年代以色列反应装甲在黎巴嫩战争表现出色,引起中国陆军兴趣,借助那个年代良好的中西关系,相关单位邀请以色列公司来华进行反应装甲演示,第1次接触到反应装甲实物,通过攻关研究,在80年代研制出第1代反应装甲-FY-1,它具备对破甲弹、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等武器防御能力,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反应装甲的空白,提高国产坦克装甲车辆防护能力,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了反应装甲技术。在FY-1的基础上,针对它只能防御破甲弹,不能防御穿甲弹这个缺点,中国技术部门又对它进行改进,研制成功FY-2反应装甲,它是中国第一种既能防御破甲弹又能防御穿甲弹的反应装甲,是国产反应装甲一个技术突破,FY-2反应装甲让59D1型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可有效抵挡10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直接射击,极大提高了59式坦克的防护性能。

59D车体首上装甲板上的FY-2反应装甲

三、随着技术的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改变了兵器的开发与使用形态,战场态势的各参数显示、作战计划的迅速拟定、多种目标的快速识别与选择、火力的分配、弹药消耗的确定、射击效果的评估、通信的管理与信息的处理,都可在同一部计算机火力控制系统内解决。现代武器火控系统已发展成为C3I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数字化坦克的必备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国力发展与技术沉淀,我国在火控系统上的研发开始进入快车道。对59式的改进上应用较为先进的火力控制系统也就顺理成章。

59D1式坦克采用二代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与集成式双向稳定炮瞄系统、改进了火控弹道计算机,形成了简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火控系统,该系统由微型计算机,光点注入式激光测距瞄准镜、光点注入式炮长微光瞄准镜及各种传感器集合而成。这种新型的火控系统能进行精确激光测距、自动检测目标运动角速度和炮耳轴倾斜角度,并可通过火控计算机控制面板人工输入各种射击诸元。使得59D1具备在静止或短停状态下对低速运动目标进行精确射击的能力。

主炮开火

四、59D1式坦克车内装有高效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可在10毫秒内熄灭火灾)和集体三防装置。车内安装二代微光夜视系统。夜间综合作战距离达到了1000米。

59D1式坦克在动力装置上沿用了59原型的动力集成系统,并未有所改变,这是基于成本的考量作出的妥协。由于整个车体的增重(整车重量达到了38吨),反而在机动性能上较59前期系列有所降低,但是整体影响不大。

59D1式坦克,运用了大量80年代90年代初的高新技术,整体性能与国外二代主战坦克相当,在部分性能上基至达到了三代主战坦克前期的水准,它的改进成功极大提升了59式系列的作战能力。在此基础上,我军于同年(1995年)11月,继续在改进59D1部分系统后,成功定型59D式坦克。

59D式坦克在59D1基础上,换装威力更加强大的超长身管的94式105mm线膛坦克炮,在有效作战距离增加近千米的同时,该炮初速也比83式提高了50m/s,使用国产二代脱壳穿甲弹在2000m距离垂直穿甲深度达到惊人的500mm,比同期世界上其他105炮威力都强。有资料显示使用贫铀弹穿甲能力更是达到了650mm(国产贫铀弹是否存在一直没有公开资料证实)。同样该炮也配备有炮射导弹。穿甲威力完全配得上世界最强105mm炮称号。同时在夜视系统上,59D式坦克换装了三代微光夜视系统,有效作战距离达到了2000米。夜间作战能力较59D1又有了较大提升。

59D式换装加长型94式105mm炮

59D1及59D式的研制成功与列装,极大提升了我军老式装甲部队的作战性能。特别是性能更加优秀的59D,是众多59改型当中最受解放军青睐的型号,从1996年开始大批量改装,使得59D成为解放军装甲部队装备数量最多的59式改进型号。凭借庞大的规模与较为先进的技战术性能,59D型坦克成为了90年代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主力坦克之一。在21世纪还成功出口多个国家,真正做了什么叫老兵不死,坦克界的常青树。同时在改进过程中运用的现代先进技术,让59D式坦克成了为中国装甲部队老式坦克系列中拥有部分信息化气息的装甲主战兵器,拉高了整个装甲集群主战兵器的整体平均技术水准。为庞大的国产老式装甲主战兵器在有生之年如何融入现代作战环境,燃烧剩余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59D装甲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