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门三里河:告别“破败”光景 胡同再现“水穿街巷”

北京前门三里河:告别“破败”光景 胡同再现“水穿街巷”

6月24日,来自京津冀地区40余家网络媒体记者组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线下走访活动采访团,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协同共生”主题走访了北京市前门三里河,采访了解前门地区在老城修缮整治及环境提升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图为三里河绿化景观工程。千龙网记者 欧阳晓娟摄

千龙网北京6月24日讯(记者 欧阳晓娟)六月的初夏,走在北京前门的三里河公园,空气中传来清风拂柳般的阵阵凉意。一条蜿蜒的小河,鱼翔浅底,杨柳垂岸,绿草如茵,水绕庭院......置身其中,如同身处江南水乡。这里曾经是“破败”的胡同里光景,如今却将胡同街区、四合院建筑与自然环境渗透融合,展现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好意境。6月24日,来自京津冀地区40余家媒体来到三里河,探访传承历史文脉的“老胡同,新生活”。

三里河景观全长只有大约900米,却延续了绵长的历史文脉。这条可追溯到明朝正统年间的河流,承载着前门地区数百年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三里河最初是一条泄洪渠,形成于1437年。到了清朝中晚期,不再作为泄洪通道使用的河道被填埋,上面加盖起房屋,也正是因为这条河,才有了沿河而居的居民。三里河不仅是前门地区传统城市肌理、斜街的形成之源,更是前门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古都旧城重要的历史片区,北京市东城区按照“老胡同,新生活”国际一流宜居社区的定位,从2017年开始对三里河进行整治与提升。胡同景观整治、市政管线改移、乔木种植、水处理系统……经过近9个月整治,这条全长约900米的河流依据历史河道位置和走向进行还原,新“三里河”重见天日,又将胡同街区、四合院建筑与自然环境渗透融合,充分展现胡同、院落与三里河“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好意境。

不仅如此,曲径通幽的景观沿途还有不少文物保护建筑。江西新建会馆、江西丰城会馆、安徽泾县会馆、福建汀州会馆南馆……游人在行进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前门历史中的会馆文化和独特的胡同文化。

整治不是推新,而是遵循历史文脉,保护胡同文化。“几个湖心岛中间保留原本居民院里的香椿树,已有上百年历史;连河边散落放置的石磨盘也都是修河时从地下挖出来的。”负责项目改造的北京天街集团副总经理段金梅告诉记者,“胡同老房子拆下来的老砖、门墩、木材、石料等,只要有用的,全部都保留下来;连游客脚下踩的石板,都是用老旧石料铺成的。”

“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江南水乡的美景,不知不觉间,也让三里河附近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不论早晚,总有络绎不绝的游人在这里漫步、休憩,或驻足拍照。老蔺在前门草厂二条胡同生活了60多年,他是一名摄影爱好者,镜头总是喜欢记录老北京胡同里的生活。从三里河整治开始,他一直用镜头记录这里的故事。“以前这里又脏又乱,胡同窄小狭长,全部是破败的房屋和凌乱的架空线;没想到如今水乡美景尽收眼底,河道里的荷花也开了,这些都是过去老北京胡同里难有的景象。”老蔺感慨道。

“做梦到没想到,这里变成这么美的地方,搬迁出去的同学都说要回来看看。”在附近住了69年的居民张俊义感慨着胡同里新生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