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文献沙州资料,看唐代的西北开发

从敦煌文献沙州资料,看唐代的西北开发

河西走廊是中原政权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唐朝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先后经历了唐王朝、吐蕃和张义潮归义军统治,而上世纪出土的敦煌文献,为这个区域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尤其是敦煌地区,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当时叫沙州。

(敦煌阳关)

【魏晋时期,沙洲地区是大姓雄张的时代】

从汉朝中原政权首次涉足西域以来,西域开发成为汉、魏、晋、隋、唐等王朝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漫长的驻军、移民、屯田过程,这些土地才从游牧民族的牧场变成农耕民族的沃土。

由于西北地区地理条件限制,尤其是河西走廊地区,其南部为高山,北部为低山、丘陵,中部为内陆河流域。虽然土地辽阔,但遍布着大量不适合农耕的戈壁、沙漠、山地、寒漠、碱滩,只有沿着河流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适宜人类居住,总面积只有5%左右,却聚集了当地的绝大多数人口。

敦煌月牙泉

从汉末开始,西北大家族势力雄厚,不仅有大量的佃农,还有自己的军队,魏晋时期已经是“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除了汉族大族之外,很多内迁的西域胡人也停留在西北,形成了西北独特的人口结构。

这些大族从财富到势力并不逊色中原豪门,广占良田、遍设坞堡庄园,成为当地实际的统治者,河西地区的各个割据政权要么是出身于这些大族,要么是在这些大族支持之下。

这里真正算得上天高皇帝远,除了大户人家之外,地方官吏和军队将领也通过这种方式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各个王朝越到后期这种情况越是明显。

隋唐以来,随着对门阀士族势力的压制,西北大族已经无法继续之前九品中正、察举这种出仕的旧路,于是西北大族子弟大多以军功出仕,称为“武进”,并在中原政权继续保持强大的影响力,与关陇地区军事贵族集团这个把持中国北方数百年的政治集团相比也并不逊色。

(士族生活图)

【初唐、盛唐时期的沙洲地区】

唐王朝继续了前汉时期一直到魏晋隋时期的政策,鼓励移民屯田。

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由服役的士兵负责耕种,产出作为国家供给粮食的补充,甚至在产出足够多的时候还能够反哺其他地区;

民屯往往是从人口密集地区招募失地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初期相当于国家佃农,粮食产出按一定比例在国家和农民之间分配,如曹魏时期就是五五分成或者四六分成。到一定年限之后,这些土地归农民所有,农民从佃农转化为自耕农,按国家规定缴纳赋税。

按唐律规定,每人可授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永业田基本上有保证,口分田经常不足。在中原地区是由于人口众多、农田不足,在西北敦煌则是土地已经被当地大族占有,没有足够的土地分配给自耕农。

但由于西北地区相对人口稀少,且已开发的土地大多是有水源可以精耕的良田,所以虽然大户人家拥有土地数量很多,但小门小户自耕农有几十亩土地就可以维持生活,土地兼并带来的问题在西北并不严重,阶级矛盾也相对缓和。

唐初,原来控制河西地区的李轨势力几乎未经战斗就被唐军攻破,河西成了唐王朝统一中原的战略大后方。等到李世民时期在西域开疆拓土,这里又成为唐王朝西域扩张的前出基地。

开国时投靠的沙州大族,获得了唐王朝的爵位和功勋的封赏,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如敦煌墨池张氏获封敦煌郡开国公,标准是爵田35顷,加上上柱国勋位还有30顷,整个家族大概能有一两千顷分配的土地。

而沙州地区土地总数约30万亩,按古制50亩一顷,总计约6000顷,这些大户人家差不多应该占了总数量一半以上的土地。

与之相比,唐王朝拥有的官田和小户自耕农所占有的土地数量就比较有限了,造成了在沙州地区给移民分配的土地数量不足,这也是沙州地区人口数量在唐王朝统治期间并未得以显著增长的原因之一。

(沙州——敦煌)

经过这些大家族多年经营,西北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变,官方灌渠和大家族的家渠纵横交错,在原有绿洲的基础上,沙州“州城四面水渠侧流觞曲水,花草果园,豪族士族,家家自足,土不生棘,鸟则无鸮。” 这些大家族也是人才辈出,敦煌墨池张氏出了张芝、张旭两位名人,南阳张氏出了后来的张义潮这位归义大豪。

这种情况下,唐代西北的劳动力市场和土地买卖市场比较普遍,有些人专门靠市场中介为生,一些无地农民也在劳动力市场接受大户和自耕农的雇佣。

占人口大多数的是自耕小农户,身份自由但没有自有土地的佃农是劳动力市场的主流,他们或是本身占有的土地不足以养家,或者是土地被兼并,也有外来躲避战乱的,只能靠出卖劳动来维持生活;

长期依附大户人家的贫苦人群相当于是农奴般的存在,但与佃农相同,与雇主之间是雇佣关系,有着人身自由。被大户人家长期控制之后,其身份的自由度多少会存在一定问题;

奴隶制当时也比较普遍,很多在战争中被虏掠或者投附的各族人都成为了大户人家的奴隶,并根据各自擅长分配不同的工作,“汉奴专知仓库,胡奴检核牛羊,强壮奴使力耕荒”,包括寺庙当中也购买一些奴隶来从事轻重体力劳动。

唐代时期敦煌人口相对稳定,户数约4400户,人口在2.3万左右,与近三十万亩土地比较,还是地广人稀的,只是大部分土地被大户占有。

【吐蕃统治下的沙州地区】

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了河西走廊、陇右和整个西域,这个地区在吐蕃统治下近百年,一直到张义潮举兵反蕃并重新归顺唐王朝。

这近百年时间内,吐蕃在西北的统治基本上延续了唐朝的制度,采取授田制,规定是一人一突,即10亩,西北大族的生活和政治权力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沙州地区是西北抵抗吐蕃入侵的中心,敦煌人民与吐蕃进行了长达11年的抗争,最后“粮械皆竭”,无奈与吐蕃以不迁徙百姓为条件投降。

(敦煌阳关)

吐蕃是趁着唐王朝内乱西北空虚才得以占领西域和西北,在这个区域缺乏足够的统治力量,只得利用当地的大家族或者是地方豪强。于是,沙州地区的大族和西北地区其他大族一样,基本上得以保存,人口总数甚至还有所增长,成为百年后张义潮起兵反蕃的基础。

吐蕃统治时期,原本就存在的宗教寺庙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大族,为了对抗吐蕃的统治,采用了出家为僧或者把田产捐献给寺庙的方式。初唐时期,仅沙州一地就有近二十所寺庙道观,不但有厨田来提供粮食,还有大量的土地招佃农耕种,收取田地收入或者直接收“园裞”。

但毕竟沙州地区人口数量有限,仍然维持着大户人家和中小户自耕农为主的局面。

【张义潮归义军统治下的沙州地区】

晚唐时期,吐蕃在西北的统治日益缺失,原本的大族更是完全控制了地方政权,并积攒了一定的军事力量,张义潮得以“以瓜、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归于有司”。

张义潮的起兵反蕃,就是在其他大家族的支持下。在敦煌经营了数百年的几个大家族,已经掌握了这个地区经济命脉和大多数人口,吐蕃内部分裂之后失去了对这个地区的控制,张氏、阴氏、李氏、索氏、令狐氏等家族,一举起兵反蕃成功。之后的曹氏家族,继张义潮之后建立了曹氏归义军政权,统治这块区域到西夏攻占敦煌。

虽然河西地区重新回到唐王朝统治之下,但实际地方的控制者还是张义潮的归义军势力,原本的各大家族在起义过程中有盛有衰,各级归义军将领也在沙州乃至河西地区完成了利益的再分配,最典型的现象就是土地的重新分配。

从敦煌文献中归义军统治时期记录来看,遍布沙州的各个庄园往往都是以张都衙庄、范都知庄等命名,代表着这些归义军政权的各级官吏将领同样也是沙州土地的实际拥有者。

(西北风光)

总之,中国古代的西北,就是中原政权与异族政权争夺生存空间的焦点地区。当中原政权强大的时候,西北的豪门大族是维护中原政权统治的得力助手;当中原政权虚弱的时候,这些大族成为保护当地百姓的最后一支力量。

虽然其中不乏存在割据分裂野心的内乱分子,但总的来说为汉民族开发西北付出了无数汗水和热血,是一股有助于历史发展的进步力量。而西北地区,只有在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支持下,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这是大族和地方豪强势力永远无法达到的高度。

(西北风光)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