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孩子敏感期养成这4个好习惯,错过了,改造要比塑造艰难得多

利用孩子敏感期养成这4个好习惯,错过了,改造要比塑造艰难得多

“吃饭不要到处跑!多吃点青菜,不准挑食!”

“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起床!晚上叫你睡你偏不睡!”

“不要玩手机、看电视了,作业做完了没?”

“玩具收起来啊!还得我帮忙吗?”……

在跟熊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总感觉自己永远处于下风,无论怎么大声说教、吼骂、惩罚,都不能使孩子改掉坏习惯,有时还越演越烈,搞得自己都想放弃了。

相信很多的父母有这样的状况出现吧。

在孩子处于情绪、行为习惯的敏感期时,这一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机,敏感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自我保护、品行、健康心理等习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小时候看《蜡笔小新》,印象最深的就是妈妈美芽,每天为了能让小新入园不迟到,简直拼上了老命。

先是怎么叫都叫不醒,有365种花式方法,在迷糊中拒老妈于千里之外。

然后就算叫醒了,一转眼就黏在床上、地上,任何能躺的地方,不肯起来,变身撕不下来的不干胶。

等好不容易拉起来,洗脸、刷牙、穿衣,每个环节都能一拖再拖,终于到了要出门了,忽然一句“妈妈我要上厕所!”,就能让所有避免迟到的努力前功尽弃。

最郁闷的是,他本人还不觉得自己有错,第二天这一幕还会继续上演。

我们家女儿也是在幼儿园阶段,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幼儿园群里,各式各样的请假信息:

“老师,XX小朋友今天早上起晚了,请给我们留早饭。”

“老师,XX小朋友今天早上怎么怎么了,我们大概几点才能到。”

处于幼儿园的孩子都很爱睡懒觉,妈妈们想要叫醒孩子,可转念想想,孩子睡觉长身体啊,还是再让他睡会吧。

这样的孩子和妈妈显然不是少数,幼儿园里经常会有一些迟到的宝宝,但父母却不以为然,迟到就迟到呗,小孩子都很爱睡,慢慢来,幼儿园又不是小学。

像这样幼儿园的孩子上学迟到是司空见惯的事,很多大人并不放在心上,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到幼儿园只是玩耍,早一点晚一点没什么要紧,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保障孩子身体健康发育才是最重要的,殊不知,坏习惯一旦养成后就很难改掉,孩子长期晚睡晚起会形成固定的生物钟,强行在短时间内扭转,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帮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睡前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比如,我们家每晚睡前是固定的讲故事,睡前阅读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既可以帮助孩子安静下来,早点进入睡眠,也能增进亲子关系,需要注意的是睡前故事要温馨动听,才能够促进孩子快速进入睡眠,不要讲太兴奋的,这样会让孩子难以入睡。

当然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大人是孩子的榜样,如果爸妈自己的生活都没有纪律性,晚上拖晚不睡,早上懒床不起,又怎么要求孩子呢?现在孩子还小,随着她长大, 只会越看越清楚。

所以即使父母的作息时间跟孩子不一致,在孩子睡眠后也要保持家里的安静,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养成按时作息、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给孩子释放手脚的机会,培养独立的习惯

作为父母要给孩子释放手脚的机会,在孩子经历敏感期时,应该放心大胆地让孩子用手去感知世界,去学习做事的技能,不要因为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怕他们受伤害而剥夺他们用手的权利,想想看,有多少父母不让孩子自己吃饭是因为怕孩子搞的一塌糊涂,认为自己要打扫战场,反而比喂饭付出更多的劳动,因此剥夺了孩子用手吃饭的机会。

孩子用手的敏感期从婴儿时代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6岁,让孩子吃饭、穿衣,本就是一个锻炼孩子孩子用手能力的过程。

对大人来说,家务似乎只是苦差事。不过,让孩子从小练习做家务,不仅能为父母分忧解劳,对他未来的发展也有相当大的帮助。

不同的家务可运动到不同的部位,叠衣服可练习到小肌肉,擦地板则可运用到大肌肉。

做家务看起来似乎只是简单的重复性动作,但让孩子先从和自己相关的事情做起,再扩展到其他家人,从小学着为家中尽一份心力,便可培养出责任感。因为家务本就是家中每个人的共同责任,整理自己的东西更是责无旁贷,大家生活在一起,自然都有责任参与整理和打扫。

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还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虽然年纪还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所以从中获得自信。

每个孩子虽小,但却有着惊人的能力,要培养一个勤劳的孩子,就必须从小事做起。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很富裕人的美德。

古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比如,巴菲特会捡起别人地上掉的不愿意捡的1美元,他说他会让1美元变成1万美元;

李嘉诚的儿子在美国读书时,仅给儿子生活费;

日本人很富,但日本人很勤俭,把余下的钱投入到更好的事业,仅18年就获得18个诺贝尔奖。

提到节约,并不是指东西坏了还要坚持用,而是要做到“物尽其用”,这就是不铺张浪费的基本原则。

现在孩子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铺张浪费的现象也略有抬头。比如有些孩子零食吃两口就不想吃了,直接扔到垃圾桶里。有的孩子洗手的时候水龙头打开,任凭流水哗哗的冲着,冲洗完水龙头也不关,大量的水浪费掉了。

记得我女儿四岁时发生过一件事,她每次洗手喜欢开的水流特别大,提醒过几次也没有改正,于是一直想找个机会帮她改掉这个坏习惯。

一天,玩完回家准备去洗手间洗手时,一拧水龙头没水了,原来是停水了,我当时心想:机会来了。于是故作焦急地说:“水怎么没了,到哪里去了?”

“水到哪里去了?”女儿跟着重复到,而且焦急的拧着水龙头,我假装突然想起来似的一拍脑袋:“哎呀,水肯定被我们用光了。”

“用光了?”女儿有点不理解的看着我,我蹲下来耐心地跟她解释:“你看,我们的地球只有那么大,上面的东西都是有限的,分到每个人的头上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珍惜它们,胡乱浪费,用完了就没得用了。”

女儿听完说:“是不是我每次洗手浪费了很多的水,所以现在才没有水了啊?那么我们以后就没有水用了吗?”

我赶紧安抚女儿说:“不是以后都不给我们水用了,而是因为以前我们家用水浪费,别人家没得用了,所以先暂时停一下.......”

女儿听完说:“那我们改正错误,就会有水用了吧!”

“是的,不仅仅是水,任何东西都是这样的,比如玩具,我们的旧玩具还有的话,就不要去买新的,如果你的玩具不需要了,还可以送给需要它们的小朋友,小朋友们就不用再花钱去买了,这样钱就可以节约下来买其他好吃、好玩的,对不对呢?”

“对!”女儿说,过了一会,水来了,叫女儿洗手时,她很开心的叫起来:“妈妈,他们肯定听到我说的话了,我保证以后再也不浪费水了!”

其实节约不仅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让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但是在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教育的时候,由于孩子受限于现代社会的物质环境,很难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父母的教育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无法引起孩子的共鸣,所以,父母需要恰当地运用生活,创设教育情境,就像我处理女儿浪费水这件事一样,帮助孩子体验和感受,从而调动他们内在的需要,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就接受了教育。

培养孩子管理财富的能力

“如果不想因为错误的理财决定而遗憾终身,就必须从小接受理财教育。”这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给现代父母的建议,不要认为理财不是学龄前的任务,欧美国家将理财教育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

一位朋友跟我说过他教给孩子理财的教育方法,朋友给孩子买了一个储蓄罐,平常的零花钱就放在储蓄罐里,朋友还给他办了一张个人的储蓄卡,过年、生日时受到的大红包就存在储蓄卡里,有了属于自己的钱,朋友说孩子更加“小气”了,因为平常的零花钱都是他通过自己的劳动“赚”来的,比如帮妈妈扔垃圾、帮爷爷浇花等,孩子经常抱着储蓄罐摇啊摇,盘算自己又攒了多少钱,够不够买楼下商店里的小玩具了,朋友发现孩子对“买东西”都有了清晰的规划了。

至于储蓄卡,每过一段时间,朋友都会给孩子看上面的数字变化,告诉孩子除了自己不断存钱进去,还有银行利息,那是银行拿他的钱去理财而给他的报酬,孩子看着不断变化的数字,开心极了。

对于孩子存的钱,还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助学捐款,用自己的零花钱捐了200元,单据上写的就是孩子的名字,孩子一直视若珍宝收藏着,孩子说,今后每年他都要用节省下来的钱给山区的孩子捐款,这也是孩子慈善之路的开始吧。

培养理财可以在孩子数字敏感期到来时,教给孩子钱币的基本概念,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理财技能,会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留给孩子再多的财富不如培养他管理财富的能力,而这一切要趁早做起,从孩子的幼年期就开始培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因此,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儿童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对习惯的改造将要比塑造艰难得多。

关注【涵妮妈妈育儿经】,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育儿知识,帮你解决育儿难题,如果你有好的育儿心得和体会,欢迎一起分享,让我们科学育儿,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儿有道的好妈妈。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