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情商高”,6岁前这项能力必需教给他

想要孩子“情商高”,6岁前这项能力必需教给他

周末在外面玩,肚子饿了就找了家麦当劳餐厅随意吃点,OK要了他最喜欢吃的甜玉米,吃了一半就搁在旁边开始吃别的东西。OK爸以为他不要吃了,取过杯子正准备挖着吃起来,OK一见立马跳起来:“不行不行,我还要吃的...”,说着就直接夺过了甜玉米杯。

抢过杯子后OK就管自己往嘴里塞了起来,生怕再被抢走似的……

一个快六岁的孩子,不怎么顾及他人的感受,我其实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这一代的小娃儿们普遍比较自我,太少有机会去感知和顾及别人的感受了。

尤其是家里如果有老人,他们大多对孩子非常溺爱,在生活上总是以孩子为先,慢慢的,孩子习惯了总是由别人来顺应他的感受,继而缺乏了对他人的共情能力。

没有共情能力的孩子,不会受欢迎,情商也一定不会高!

教给孩子共情,而不是同情

之前有个妈妈说:

有一次累了一天很想躺着休息下,可是娃却在那闹着非要妈妈陪,动用残存的耐心跟他说:“妈妈今天很累,让妈妈休息一下好不好?等妈妈休息好了,就陪你玩。”可是娃不依不饶,拽衣服、拽头发,只想把瘫倒的老母亲拽起来。

妈妈问我他的孩子完全不会体谅妈妈,是不是太没同情心了?

事实上,并不是同情心的问题,而是共情能力的问题。

正是因为我们经常会把共情和同情两个概念混淆,所以我们总以为教给了孩子怎么去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好孩子,就可以让他们成为受欢迎的人。但事实上,光有同情是没用的,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别人的感受。

还是说刚才上面提到的那个故事,孩子不能去体会妈妈难过的处境,也就意味着他一定不会去体会别人悲伤、痛苦、快乐...的各种情绪。

有个TED动画短片,通俗易懂的解释了共情和同情的区别:

小狐狸掉进了一个地洞,他在底部大叫"我被困住了,这里好黑,我快受不了了!“

有共情力的大熊,从洞口走了下去,和狐狸一起体会洞里的黑暗和无助,告诉狐狸“你不是一个人在这里”,让狐狸不再孤单和害怕。

有同情心的鹿的做法则是:从洞口探进了脑袋,问候到:“哦,很糟是吗?”这样的关心让狐狸接不上话。鹿还更为同情地问狐狸是否想吃他手上的三明治。虽然相信他是真的有同情,但这样的同情只会让人的感受到更糟。

共情是种连结,是能够将对方的感受连结到自己心里面,而同情心只是种回应。

2分钟的小视频,大家可以看下,很有内涵,也非常感人↓

所以,共情能力,指的是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别人的立场和感受的能力。

孩子的共情能力在幼儿期形成,

所以赶紧重视起来

共情能力是影响未来工作生活人际关系极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能力。

共情能力强(也就是情商高)的人会真正让人感到舒服,共情能力弱的人在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上都会受到限制和阻碍。

而共情能力,在幼儿期就已经形成。根据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娃到四岁就会有共情能力,会设身处地的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莱比锡和莱顿大学的人类认知和大脑科学研究所(MPI CBS)的研究人员指出,共情能力是一种社会意识,这个意识来自于大脑中一种重要的神经纤维的连接,这种连接在娃4岁左右的时候会真正发育成熟。

所以共情能力的发展和孩子的社交能力发展也是相关的,在整个幼儿期到青少年期,随着孩子的整个社交和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的共情能力是不断积累和加固的过程,最终到达了成年时期的高情商,并且影响成年后的个人发展情况。

美国杜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花了20年的时间,跟踪、记录了超过750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发现那些在幼儿园时期曾经善于分享、帮助他人的孩子,表现出更强的共情能力的孩子,很多都从好学校毕业,并获得了不错的工作,不仅如此,他们还资助了很多贫困孩子。而那些不具备共情能力的娃很多中途辍学,没有正式工作,甚至需要政府援助才能生活。

早期共情能力培养的

最佳环境是家庭

共情能力的培养,更有效的不是教,而是让孩子习得,形成一种固定的脑回路。这种脑回路的形成就是在早期生活中渗透在生活中的点滴。

有个朋友抱怨他老公在她不身体不舒服时只会来一句"多喝点水"就没任何表示了。但老公其实对他挺不错,要说哪里不对,那就是情商不够高。而她老公的这种低共情力和他从小到大家庭的环境有莫大的关系。朋友老公小的时候,他爸妈工作很忙,家里还有弟弟,所以对他的要求基本都是粗暴拒绝。而到了上大学,爸妈也因为反思自己过去太不懂得教育、又对他过于迁就,长幼辈关系又过于随意,让他更加无所适从,自己也觉得自己的情商堪忧却无力改变。

所以在孩子早期的共情能力培养中,最能影响到他们的是爸妈如何回应他们情绪。

>>>孩子发脾气或不开心的时候不是讲道理,而是肯定他们的情绪

这个点我之前曾用一篇文章来讲这个道理,回顾 《娃儿发脾气时正是培养高情商的好时机!》

孙俪在微博上也分享过自己的这个做法:

“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伤的情绪发生,咱们要做的就是先给他们一个拥抱,不要说教,而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支持、还有鼓励。”

除此,在和娃共情时,分享自己的感受可以套用这个万能句式:

"我感到/觉得...当你...你可以/但是我希望..."

比如OK小的时候总是喜欢把玩具摊的到处都是,叫了好几遍都不收拾,这个时候,我就会把他叫到跟前,跟他这样说:

"妈妈觉得很困扰,因为你把玩具弄的到处都是,这样脚踩到还容易摔倒,你看你小脚踩上去是不是容易很疼?那你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收收好么?" (虽然是万用模板,但是不要当成是你要求孩子按你要求做的武器,比如自己也没有要靠近和理解孩子的肢体语言和行为,只是用嘴说一说。)

>>>教会娃识别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把的感受说出来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培养娃的共情能力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会他们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

这一点我们说了无数次,但是还是要强调,要知道只有先了解并认真对待自己的感受,才能关注和理解别人的感受。

在娃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帮他们把感受说出来,也可以贴上“标签”——我这是高兴,难过,生气... 让他们学会把感觉和情绪反应联系起来

等娃会表达了,我们就可以引导娃说出自己的情绪,让他们用“我感到...”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北美的很多幼儿园,老师也会用游戏的方式让娃理解情绪。比如很多学校都有一种教具叫情绪识别卡,上面画着各种各样情绪的表情↓

老师会跟孩子们模拟一些虚拟情景:

“雷欧的玩具掉地上了,脏了,雷欧会是什么感觉/会怎么样/会是什么表情?”

孩子们可以从卡里选择不同的情绪词汇来回答,我们在家里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教会娃识别不同的情绪。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好的家庭关系是培养娃共情能力的基础。

当娃的情感需求在家里得到满足时,他们会更有强的共情意愿,当娃从爸妈这里得到很多安全感的时候,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对他人的理解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