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稳步推进资管业务改革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稳步推进资管业务改革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7月20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9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刘福寿作了《稳步推进资管业务改革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刘福寿表示,银保监会将持续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推进资管业务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此,刘福寿强调以下几点:

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初心使命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银行业保险业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优化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努力为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金融体系结构持续优化,逐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合理分工、相互补充。民间资本有序进入银行业保险业。2018年末中小银行超过4000家,乡镇银行机构覆盖率达到96%,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覆盖率为97%,不断健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和“微循环系统”。金融服务和产品不断丰富。针对大中小型企业、零售消费者、产业链、境内外、投融资等多领域、多类型客户的银行产品体系日趋完善。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拓展银行卡、电子银行、智慧网点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延长服务时间,增强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19年1季度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77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97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33.71万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9.56万亿元;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421亿元。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资管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大有可为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资产管理已成为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资管行业已初步形成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多种资管业务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和良性竞争的市场格局。2019年3月末,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产品规模约为79万亿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2万亿元,保险资管产品余额2.6万亿元,信托公司资金信托余额约19万亿元。资管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业重要力量,主动适应和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抓住历史新机遇、实现改革转型的必要基础,也是强化自身竞争实力、防范化解风险的有效途径。

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方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努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及其附加值,更加注重生态涵养和环境保护,限制高排放和高污染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业规划战略方向、优化体制机制、推进改革创新的根本要求。

资管行业具有市场敏锐、机制灵活、专业细分程度高等特点,有利于在变革环境中积极主动适应实体经济需求变化,持续优化改进经营策略和业务模式,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和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更加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需求、新目标。

在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方面,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一个金融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良性循环的融资结构体系,发展直接融资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融资市场体系需要更好地适应企业生命周期,合理通过银行信贷、债券股票、风险投资等多样化的投资方式,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具有不同性质和特点的融资需求。这需要进一步拓展各类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丰富金融工具,提升投融资对接效率,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价格发现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保障金融资源投放到实体经济最需要、最适宜的领域中去。

资管机构和资管产品一直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深化直接融资体系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大资管机构通过做好战略规划,培育专业能力,围绕实体经济的需求,创造、使用、管理好各类金融工具,更加科学、高效、精准地汇集、运用投资者资金,成为金融市场中长期稳定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力量。

在助力居民财富增长方面,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已成为新的发展要求。资管行业肩负着汇集公众资金、受托管理财富,为老百姓财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职能。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人民币。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高层次投资需求,更需要金融业,特别是资管行业提供差异化、个性化、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家庭结构、年龄层次、收入水平、风险偏好的财富管理需要。资管行业需要在基本储蓄与专业投资之间,提供谱系完整、种类丰富、层次清晰、相互补充的投资选择,让老百姓共享资管行业发展的红利。

三、推进银行理财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业务是行业内的重要力量,占资管市场总规模一半以上。当前,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转型是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理财子公司是关键着力点。在过去十几年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理财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1季度末,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达到22万亿元,在资管行业中占比24%,约为商业银行总资产的10%,是资管业务和银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业务开始按照监管导向有序调整,主动纠正期限错配问题,持续压缩同业理财规模,积极开展产品净值型转型,优化投资结构,改善嵌套投资情况,总体呈现出更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态势。目前,理财资金的债券投资占债券市场总规模的16%,公司信用类债券投资占对应市场规模的37%。银行理财通过合理配置债券、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积极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作为资管领域的实践者和创新者,下一步,银行理财需要适应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抓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机遇期,以落实资管新规为契机,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努力为广大投资者和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服务。

一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开展的理财业务从无到有,保持了快速发展,在支持实体经济、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优化监管规则,筑牢制度栅栏,推进银行理财业务改革。我们将坚持正本清源、回归主业的原则,要求银行理财真正承担起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专业中介责任。禁止资金池,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不依赖隐性担保和垫资刚兑,避免过度承担、掩盖和延后投资风险,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坚守“卖者有责”基础上的“买者自负”定位,真正将理财产品风险和收益传递给投资者。

二是要坚持畅通投融资渠道的功能作用。银行理财业务在产品端联系着广大金融消费者分散多样的投资需要,在资产端联系着实体经济广泛复杂的融资需求。下一步,需要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的资产管理服务,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缩短投融资衔接的中间链条,更好地发挥市场化定价功能,满足实体经济中不同成长阶段和风险特点的金融需求,提高投资者投资金融产品的合理回报。

三是要坚持创新与风控并重的发展思路。 银行理财需要树立健康的创新文化,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研发投放新产品,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增强自身的运营管理能力。同时,银行理财应当为客户履职尽责,加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的全方位管控,按照穿透原则有效识别最终投资者和底层资产,确保风险“看得准、算得清、管得住”。

四是要坚持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服务理念。银行理财业务担负着广大投资者的财产托付,承载着老百姓的信任。应当始终把投资者的利益和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通过更细致的工作,准确评估把握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实际承受能力。强化对代销渠道的管控,确保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落到实处。重视对投资者的宣传教育,普及理财知识,培育风险意识,树立科学审慎的投资理念。

五是要坚持良性竞争协作的经营策略。从资管行业发展来看,各类资管机构在管理机制、经营理念、激励约束机制、投资运作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各具优势和专长,总体上合作大于竞争。银行理财需要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理念,明确定位、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加强与各类资管机构的分工协作,以广大投资者和实体经济需求为中心,做好优势互补和功能协同,共同创建良性竞争、有序协作的公平市场环境。

六是要坚持推进理财子公司的市场化专业化改革。2018年12月以来,银保监会已先后批准11家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其中建信理财、工银理财、交银理财、中银理财四家理财子公司已获批开业。此外,我们还受理了多家商业银行申请;其他多家商业银行也正在结合战略规划和市场定位,开展申设理财子公司工作。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银行理财子公司改革,一以贯之地推动理财业务与银行母体的有效隔离,坚持理财子公司走市场化、专业化道路。同时我们在坚守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将保持必要的审慎性和包容性,尊重理财子公司发展的客观规律,持续优化监管规则和监管方式。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