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广图看百年珍贵老电影

到广图看百年珍贵老电影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川 通讯员 曾茜)1901年中国出现第一张自拍照,1909年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通车,七七事变前夕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今日,在广州图书馆开幕的“中国电影教育奠基人孙明经作品展”,让观众穿越时空,感受近100年前中国的工业发展、风土人情、民俗民风。开幕式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荣休教授邓启耀做了“孙明经——带摄影机的徐霞客”专题演讲,并放映了5部中国电影资料馆珍藏的孙明经完整电影作品。据悉,这些珍贵的电影作品和摄影作品,是首次公开与广州市民见面。本次展览将持续到9月20日。

近200幅珍贵影像再现百年前生活

作为中国电影教育的先驱与奠基人,孙明经一生走遍祖国大地,拍摄了近百部电影作品与上万幅摄影作品,用胶片记录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面容,开创了纪实摄影的先河。他在上世纪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时刻,提出用电影开启民智,主持拍摄制作了了100多部教育电影及幻灯片, 在全国校园和电影院放映,包括《防空》《防毒》《自贡井盐》《南京》等。他致力于推动中国电影高等教育发展,开办了中国第一个电影高等教育专业,创办了中国第一本专业学术电影杂志,他还与夫人吕锦瑷一起,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电影高等院校摄影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是新中国第一所电影高等院校摄影系的奠基人。

1937-1945年期间,孙明经前往华东、华北、西南等地进行了四次行程万里的科学考察,拍摄了大量纪实电影及图片。本次展览展出了近200幅孙明经拍摄和收藏的摄影作品和多部影像作品,包括他在四次行程万里的考察期间拍摄到的珍贵照片与电影、他所收藏的1909年拍摄的中国纪实摄影最早的范作。这些珍贵的影像是学术界研究当时中国自然风光、经济、工业、民风民俗的重要史料,也是公众了解当时处于内忧外患中的祖国的珍贵影像。

8米巨幅展出中国铁路工人第一幅群像

邓启耀在讲座中,特别提醒观众注意本次展览中的两张巨幅作品。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纪实摄影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地开展摄影教育,孙明经收集了前辈所拍的一大批经典影像作品作为范本教材,其中便有这两幅照片。

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909年10月,当时京张铁路修建成功,有“天下第一小脚”之称的张翠翠也和丈夫一起出现在观陈典礼现场,引起群众的骚动。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和摄影师谭锦堂捕捉到这个瞬间,生动展现出当时社会封建落后的民风民俗与蓄势待发的现代工业并存的状况。

第二张照片拍摄于1909年6月,是中国铁路工人的第一张群像。当时京张铁路修建成功举办验收仪式,总工程师詹天佑和摄影师为出席仪式的官员与参与修建铁路的工人留影。摄影师大胆地把焦点放在了工人身上,捕捉到他们一张张朴实的脸、手中的测量笔记、车厢末端的詹式挂钩。

邓启耀还记得第一次在孙明经儿子家中看到这些照片时的震撼。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将这两幅极其珍贵的照片放大到8米左右,以巨幅的方式再现当时的情景,展现出京张铁路通车壮举的恢弘气势和当时中国时代的变迁。邓启耀告诉记者,这些珍贵的作品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与公众见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别出心裁地用现代科技的方式,还原了孙明经电影教育的课堂。如利用互动翻书的电子设备,重新呈现当年电影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包括我国第一部中文版摄影术和放映术的专著《脱影奇观》、光学影像启蒙的正式教科书《光学揭要》等,以现代化的设备模拟出翻书的感觉。还通过互动装置与场景布置,还原了当年孙明经电影教学的场景,观众可以走进场景中,体会当时民众收看教育电影的感受。

100多年前的家庭“自拍”是这样的

在展览现场,记者发现“孙明经家庭百年自拍史”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驻足。自拍是今天的潮流,但在100年前,“摄影夺人魂魄”之说盛行,绝大部分中国人甚至是拒绝拍照的,而且在当时的中国,因胶卷和相机都是非常珍稀的物品,极少有人能留下影像记忆,更别说一个家庭的百年影像集。孙明经出生于一个“影像家庭”,这个家庭有着自拍的传统。1901年1月1日,孙明经母亲孙隋心慈用自己发明的自拍方法,拍下了与丈夫孙熹圣的合影,邓启耀介绍,这就是近代中国的第一张自拍照。

展厅选择以弧形展柜方式,按时间顺序,将这些自拍照片整理在一起,从1901年孙家的第一幅自拍照,到2000年孙明经的长子孙健三与其女儿孙宇静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成人典礼后自拍。这整整100年的时间,不仅仅只是记录和见证了一个家庭四代人的成长和老去,更重要的是记录和见证了中国摄影术在过去100年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