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只生产奇迹,不出产平庸——洛克希德·马丁“臭鼬工厂”

这里只生产奇迹,不出产平庸——洛克希德·马丁“臭鼬工厂”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下简称洛·马)由原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于1995年合并而成,核心业务是航空、电子、信息技术、航天系统和导弹,主要产品包括美国海军所有潜射弹道导弹、战区高空区域防空系统、通信卫星系统、F-16、F-22和F-35(JSF)等战斗机,U-2间谍侦察机、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C-5“银河”大型军用运输机系列及岸基反潜机P-3系列、C-130系列军用运输机、军用电子系统、飞行训练辅助设备、火控系统和空中交通管制设备等,占据美国国防部每年采购预算1/3的订货,控制了40%的世界防务市场,几乎包揽了美国所有军用卫星的生产和发射业务,成为世界级军火“巨头”。2016年12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了2015年度全球军工百强企业排行榜,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仍然保持世界第一武器生产商的地位。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洛克希德-马丁位列200位。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洛克希德·马丁排名第181。

”臭鼬工厂“

”臭鼬工厂“(Skunk Works)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高级开发项目(Advanced Development Programs)的官方认可绰号。”臭鼬工厂“以担任秘密研究计划为主,研制了洛马公司的许多著名飞行器产品,包括U-2侦察机、SR-71“黑鸟”侦察机以及F-117“夜鹰”和F-35“闪电II”战斗机、F-22“猛禽”战斗机等。”臭鼬工厂“有着高度自治的管理模式,避免组织内部的想法创意等由于官僚主义而被限制。

“臭鼬工厂”早期厂房

二战期间,洛克希德公司将其预先研究发展项目部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一个不为人知的“马戏团帐篷”里(起初的工作场地是工作人员自己搭建,墙体用闲置的发动机包装箱堆砌而成,屋顶则是用从马戏团租来的帐篷),因当时其厂址毗邻一家散发着恶臭的塑料厂,员工不得不着民防用防毒面具来上班,这里人迹罕至。工程师Irving Culver对劳动环境表示不满,“臭鼬工厂”由此得名。

与“臭鼬工厂”齐名的波音“鬼怪工厂”

臭鼬工厂以企业化的经营与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带领一群积极进取的专业工程师,以无比的创造力发展出美国国防科技中最机密、最先进的“黑科技”武器产品,更以迅速、有效的成本控制著称于世,从而成为全世界从事高科技产业的大型公司所效法学习的标杆。从最初的简陋仓库式办公室、10多位工程师、薄弱的型号项目基础,到主导美国最机密的先进技术研发的高效率创新团队,具有传奇色彩的臭鼬工厂在短短几十年间漂亮地完成了多级跳,并至今保持着旺盛不衰的发展势头。

凯利·约翰逊与他主持设计的F-104和U-2

二战末期,纳粹德军喷气式战机Me-262性能领先、速度非凡,在战场上有着绝对的空中优势。制空权的争夺关系到战争胜负,十万火急下,美军迫切需要研制一款能与德军抗衡的喷气式战机。当时,美国军方对飞机制造商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180天内,生产出新型喷气式战机。”年轻的设计师凯利·约翰逊接过这一重任,当时,摆在凯利·约翰逊面前的完全是一个“空摊子”,缺少人员、没有场地,他手头只有一张空头支票——“照你自己的想法来干”。

XP-80军方编号F-80“流星”,朝鲜战争的“油挑子”

1943年春,洛克希德公司的代表与航空技术勤务司令部就如何生产具备作战能力的喷气式战斗机进行了初步磋商。1943年5月17日当时的陆军航空队(空军前身)司令主持会议,工程部主任把初步磋商的结论正式化。洛克希德被邀请提交一份围绕哈尔福德H.1B发动机设计的战斗机方案,洛克希德随即开始了L-140喷气式战斗机方案的初步研究。1943年6月17日批准了L-140方案,6月24日发出了正式的函件合同,并赋予XP-80的编号。10月16日双方正式签订合同,合同的关键要求之一是洛克希德要在180天内交付首架飞机。1943年11月2日洛克希德将装上发动机的XP-80被卡车从伯班克运到莫洛克干湖试验场。11月16日军方正式接收XP-80,洛克希德以143天的成绩击败了合同规定的180天。

高达46%的坠毁率使得F-104被誉为“寡妇制造者”

1951年12月,"臭鼬工厂"凯利·约翰逊前往韩国的美军空军基地,会见了不少F-86“佩刀”的飞行员,听取他们对未来战斗机的意见。出人意料的是,飞行员的回答惊人的一致——战斗机重量增大、复杂性增加的趋势使得飞机越来越难以控制,最理想的飞机应该是比现役战斗机更轻、更廉价、速度更快、升限更高、爬升率更大、并具有良好机动性的飞机。回国后,凯利竭力说服洛克希德管理层投资研制一种新型战斗机:简单而易操纵,轻型廉价,但性能却远优于当时现役的所有战斗机。1952年11月,洛克希德正式启动这个轻型战斗机项目,但是这个项目是洛克希德公司自行投资发展的。F-104战斗机的设计一反当时美国空军大型化、重型化的趋势,转而强调轻巧与简单。F-104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达到2倍音速的战斗机,最大可用过载达到7.33,并在20世纪60年代长期保持爬升率与最大升限的世界纪录。

U-2

约翰逊以喷气滑翔机为设计原型,用XF-104原型机的机身和尾翼为基础,加上翼展长达21.54米、展弦比为10的机翼,作为新型高空侦察机的主要结构。其飞行高度可达22250米,足以避开当时苏联各种高射炮、导弹和战斗机的截击;任务半径为3200千米,有效载荷为270千克;发动机采用通用公司刚刚研制出来的J73发动机。虽然U-2侦察机秘密设计和研制于六十年前,但直到今日仍是美国空军最重要的侦察机,其生产线先后两次重开,原定的后继机SR-71“黑鸟”也早已退役。U-2以其超长的机翼和恶劣的降落性能而闻名,但是却从航母上起飞对法国进行过一次侦察任务。

SR-71

A-12“牛车”是“臭鼬工厂”为中情局(CIA)制造的一种单座侦察机,也是著名的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的前身。A-12在1968年6月退役后,中情局把该机的秘密保守了40多年,直到2007年才正式解密。该机一度和SR-71并存服役,SR-71可被视为A-12的后继型。与A-12相比,SR-71是双座,SR-71具有略微加大推力的发动机以及增强的传感器套件,其中包括强大的地面测绘雷达,能够穿透云层收集目标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像。

D-21

D-21是一种3马赫无人侦察机,绰号“袖珍黑鸟”。D-21翼展5.80米,机长13.06米,机高2.14米;最大重量4990千克,采用RJ43-MA-11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最大速度3.35倍音速,续航距离5550千米。整个飞机从外型上看象是一台A-12的发动机舱配上缩小的三角形机翼与垂直尾翼,一开始在A-12的机背上发射。1971年一架D-21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失控坠落在云南西双版纳森林里。由于热带雨林的缓冲作用,飞机残骸保存相对完好,成为中国方面价值极高的战利品,现存放于中国军事博物馆。

“蓝色”就是大家熟悉的F-117“夜鹰”

1977年,洛克希德获得关于低可侦测性飞机的合同,包括建造两架可实际飞行的小型试验隐身技术原型机,编号为1001和1002,被命名为“蓝色”(Have Blue)。为了节约经费并争取研制进度,设计人员决定大量采用现役飞机上的零部件。于是“蓝色”使用了海军T-2教练机使用的J85-GE-4A 无加力型涡喷发动机,YF-16A的弹射座椅和电传操纵系统,F-111的飞控致动器,B-52使用的惯性导航系统,YF-17的平视显示器,F-5的起落架等。“臭鼬工厂”以YF-16的飞控程序为基础,重新编写了全新的飞控软件。

“臭鼬工厂”的四种经典战机

76年历史的臭鼬工厂,从最初的23人发展到现在的45000人。为美国研制出了绝大多数先进战机,包括F-80、F-104、U2、SR-71、F-117A等一系列传奇飞机,以及被誉为五代机标杆的F-22和F-35。臭鼬管理法的核心特点,是建立一个高度自治的研发团队,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所有问题,完全实现小团队、扁平化管理,并让客户提前参与到项目沟通中。这种抛开繁杂事务性工作,专注于目标的工作方式,确实给研发人员带来了极大的自由。但是这种相对的自由是有限制条件的。一切以删繁就简、提高研发效率为目标的“臭鼬管理法”,一旦得不到客户和协作方的认可和配合,将反受其困。臭鼬管理法的另一个成功条件在于,它营造了一种可以激发员工,甚至承包商创新激情和创造力的能量环境。臭鼬的领导人认为:“只要你正在做知道怎么去做的每件事,即使失败了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习。”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麦·道公司的鬼怪工厂(后并入波音公司),就是出于对臭鼬工厂的敬意而设立。从美国的福特、IBM、杜邦,到法国达索·布雷盖航空公司,再到日本的佳能和本田等公司,也都在公司运营中发展了“臭鼬项目”,AT&T贝尔实验室、IBM的“深蓝”项目,BMW的i项目都是脱胎于臭鼬管理法的商业实践。2000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布进行大规模组织机构调整,臭鼬工厂被调整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下属的预先研究发展项目部。改组后的臭鼬工厂,除了继续承担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新一代战机的探索工作外,还广泛拓展了无人机、新一代飞艇、巡航导弹等新的研究领域。今天的臭鼬工厂,正站在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延续着传统——这里只生产奇迹,不出产平庸,书写着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