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开始关店?新零售集体遇冷?

盒马开始关店?新零售集体遇冷?

2016年10月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第一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到现在已经快三年了,这三年,可谓是"新零售"之年,无论是科技界,零售业还是传统企业都在研究新零售,新零售模式的出现,在业界褒贬不一,随即盒马鲜生、七鲜、超级物种等新零售超市纷纷上线,很多人会质疑这些超市真的赚钱吗?

新零售的代表盒马鲜生作为阿里新零售的一个新物种,自开创以来运用了阿里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支付等新技术,充分提高物流效率和用户体验,颠覆了大众对超市的传统认知,近几年更是异军突起,以300%的销售增速跃居百强榜单第18位,发展势头迅猛。

但是,盒马开始关店了,今年6月份,盒马昆山新城吾悦广场店停止营业,时隔开业仅8个月,关店背后无疑是意味着以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网红的集体遇冷。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7月31日,盒马鲜生在全国有64家门店,半年时间,至2018年底,达122家店。这意味着去年下半年新开店60家,但今年上半年仅新开店20多家,开店速度明显下降。不止是盒马,京东开店的速度也明显放缓,美团旗下的小象生鲜宣布关闭常州、无锡的5家店面,腾讯投资、对标盒马的生鲜超市“超级物种”,截至到2018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新零售作为过去三年最大的风口,目前看来似乎是出了问题。

问题一:线上流量的天花板

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的融合,线下给线上导流,线上给线下反补订单和数据。盒马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实现线上订单比例超过50%,“盒区房”的概念应运而生。很多新零售业态都把线上订单比例看得很重要,但忽略了一个事实:盒区房再多,也是有限的,即某个区域的用户规模是稳定且有上限的。线上订单的增加,必然意味着线下客流的减少,这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绝不是说线上订单量可以无限增长。

问题二:本质还是地产生意

互联网经济的一大特征是规模效应。以社交网络为例,用户越多,活跃度越高,平台黏性也就越大,但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超市,并不存在网络效应,根本原因都在于地段。无论新零售披着什么外衣、打着什么旗号,选址能力才是盒马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而一旦地段选择成为新零售的最大变量,还与传统零售有什么区别?

​问题三:又一个伪风口?

盒马模式之所以过度依赖地段、无法形成网络效应,就在于供给端和需求端之间是静态关系,盒马的新零售模式首先门店是固定的,其次用户的位置也基本是固定的。不像外卖用户,在家里、在公司、出差中……随时随地可以叫外卖,一个用户的需求可以呈现指数级增长,当供给两端没有动态关系时,交易变量其实很小,也就很难规模化。

中国新零售模式的探索才刚刚起步,想要成功还任重且道远,但是新零售确实给中国业态带来了全新的变化,目前的遇冷是新零售探索中的一环,随着时代的进步,新零售模式必然也会不断优化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