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失灵,红利见顶,新零售的真正驱动力在哪?

资本失灵,红利见顶,新零售的真正驱动力在哪?

对于新零售而言,资本已经不是万能的灵药了。要想做到新的机会点,新零售就要找到真正驱动力进行升级改变。

不可否认的是阿里巴巴有关新零售的加持已经让整个行业的发展几乎都转移到了新零售的身上,无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业已奠定自身地位的科技巨头,还是新生的入局者,几乎都在将发展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在了新零售领域当中。

于是,我们看到以无人超市、无人货架为代表的诸多新零售概念的不断出现。

如果说不同入局者对于新零售的加持让人们对于新零售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的话,那么,投资机构的不断加入则让新零售成为后互联网时代炙手可热的重要领域。

无论是衍生于科技巨头的投资机构,还是老牌的投资巨鳄几乎都在将投资的重点转移到了新零售的领域里。

在以资本为主要驱动力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以新零售为主要概念的全新投资时代的来临。非常可以确定的是,新零售业已成为后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全新风口。

很多玩家之所以会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新零售的领域当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新零售距离资本最近,最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

这会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新零售的发展必然是和互联网模式一样对于资本相当依赖,并且新零售的发展必然会需要资本的不断加持才能够实现。

于是,一场以资本为主要导向的新零售发展的全新时代由此来临。

然而,资本并非新零售的归宿,所谓新零售必然需要真正改变行业本身,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资本并非全部,新零售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改变

“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总是会对资本有着非常严重的依赖,他们几乎所有的动作和改变都是基于资本的偏好为终极导向的,所以,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模式全部都变成了投资机构喜欢的样子。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尽管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海量的流量,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将资本看成是新零售发展的终极目标,所谓的新零售或许将会演变成为一个和“互联网+”模式并无任何区别的存在。

经历了资本主导的发展时代之后,人们会发现,资本并非是主导新零售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仅仅只是会在一个非常短暂的时间内获得快速的发展,等到资本驱动的发展方式面临瓶颈的时候,所谓的新零售将会回到一个返璞归真的时代。

这个时候的新零售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类似与“互联网+”的概念。因此,资本并非是新零售的全部,新零售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改变。

新零售的底层技术需要根本改变,互联网不再是根本驱动力。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所造就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平台和中心的出现,这是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基本驱动力是互联网技术所驱动的。

对于互联网技术来讲,他们的一个最为突出的优势就是能够通过去中间化和平台化的方式带来行业效率的提升。当新零售时代来临,一切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首当其冲的就是新零售的底层驱动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原来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方式正在被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驱动力所替代。

我们看到的是,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全新时代的来临,通过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加入,我们看到的是那些在互联网时代无法改变的流程和环节的改变。

对于新零售来讲,底层驱动技术的改变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以互联网式的去中间化和平台化的运营模式为代表的全新运营逻辑,从而可以让新技术应用到新零售的具体流程当中带来行业的深度改变。

对于新零售来讲,以新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改变才能真正将新零售与电商割裂开来,找到全新的盈利方式和手段,最终让新零售的发展带入到自身的轨道里。

以信息撮合为代表的盈利模式将会被取代,新零售的盈利模式将发生深度改变。同互联网时代的所有的商业模式一样,电商的盈利模式依然是以广告费、中介费为代表的盈利模式所决定的。

当流量依然是一种红利的大背景下,这种以平台费、中介费为代表的盈利模式是非常合乎时宜的。

当流量红利见顶,特别是人们不再需要去中间化的方式来消灭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所谓的以中介费、服务费为代表的盈利模式便会开始遭遇新的挑战。

只有通过加入到行业的实际运作过程当中,通过给行业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才能真正将新零售的发展带入到以新的盈利模式为代表的全新盈利模式里。

以深度赋能为代表的盈利模式无疑是新零售时代的全新的盈利模式,这种盈利模式不再仅仅只是一种概念和噱头来吸引用户,而是开始更加在乎的是真正能够给行业带来的深度改变上。

通过深度赋能的方式来改变传统行业的运作方式,从而真正为传统行业的发展节省成本、提升效率,或许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全新的盈利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零售时代的盈利模式其实同样正在发生深度改变。

平台不再是新零售的全部,对于行业全产业链的关注成为新零售时代的主要标志。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模式都是通过搭建一个平台,再将行业当中的几乎所有的元素都吸引到这个平台上,借助在这个平台上的对接来实现提升行业效率的目的。

资本在这个过程当中通常扮演的是补贴、烧钱的角色。

进入到新零售时代后,仅仅只是依靠烧钱的发展模式开始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获客成本的不断攀升仅仅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当通过烧钱的方式来将流量吸引到平台上之后,平台却无法提供这些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带来的用户流失,更加让人可惜。

这种情况无论是在阿里、京东这样的老牌电商领域还是在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生的电商平台当中同样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紧紧只是搭建一个平台在将行业当中的所有元素全部都聚集到这个平台上的做法依然无法再度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只有真正深度加入到新零售的具体流程和环节当中,通过对传统行业的产业链进行深度的改变,才能带来更加长久的发展。

因此,仅仅只是依赖资本的补贴来获客的发展方式开始遭遇越来越多的全新的挑战,只有真正介入到行业的全产业链当中,才能真正跳出对资本的依赖,真正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当新零售时代来临,仅仅只是依靠资本的发展模式开始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真正将新零售的发展动力聚焦在对于行业的深度改变上,而不仅仅只是唯资本至上,这样的发展才能真正具备现实的力量和意义。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新零售的发展只有告别资本的牵绊,才能真正将自身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后资本时代,什么才是新零售的原始驱动力?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资本仅仅只能让新零售在短时间内获得发展,甚至可以说,资本并不是新零售的原始驱动力。

对于新零售来讲,我们只有找到它的内在驱动力,才能把新零售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那么,什么才是后资本时代的新零售驱动力呢?

场景

场景的多寡直接决定着未来新零售时代的获客渠道。如果我们来寻找新零售的驱动力,海量的场景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选项。

当新零售时代来临,我们看到的是以阿里、腾讯和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不断在场景布局上贴身肉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场景的重要所导致的。

如果我们来寻找新零售的原始驱动力的话,那么,以线上和线下的场景为代表的布局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通过尽可能多的场景将尽可能多的流量不断聚拢到新零售生态当中,直接决定着未来的新零售市场将会获得多少的赢利点。

可能有人会说,电商巨头在线上场景的布局已经无孔不入,但是,线下的场景布局却是很大空白的。如何像布局线上场景一样来布局线下的场景将会直接决定着未来的新零售市场将会有多少的流量,多少的盈利空间。

这同样是阿里、腾讯和京东在线下的场景上不断进行贴身肉搏的根本原因所在。

技术

技术的先进程度将会直接决定着新零售未来的发展潜能。我们看到在新零售的概念提出之后,阿里成立的达摩院、腾讯不断加持研究院、京东则是不断加大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合作。从本质上来看,这是新零售时代的根本驱动力由技术决定所导致的。

如果我们寻找资本之外的新零售时代的发展新动力的话,新技术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领域。通过将新技术应用到新零售的不断的流程和环节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深度改变传统行业的内在运行逻辑的过程。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仅仅只是我们看到的诸多新技术的一个方面而已,可以确认的是,未来还将会有很多新技术加入到新零售当中,从而给新零售的发展带来全新的驱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同互联网时代仅仅只是进行简单相加相比,后资本时代的技术驱动更加在乎的是技术本身对于传统行业的深度改造上。

只有通过不断用新技术去改变传统行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所谓的发展才能真正摆脱概念的噱头,只能将新零售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产品

新零售之所以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够给我们提供与互联网时代不一样的产品。如果我们寻找后资本时代的新零售时代的驱动力的话,新的产品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

这里的产品并非只是成型之后的产品,更加重要的是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方式。现在,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方式多半是通过主观意识所决定的。

产品本身并没有和用户有太多联系,进入到新零售时代后,特别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产品生产和供应将变得客观和理性。

未来的产品将会在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上实现按需生产,产品的营销将会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样的产品生产将会彻底改变浪费、无序等现状,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产品发生改变时候,新零售时代的灵魂才得以改变,未来的发展才能在创新产品的引领下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因此,产品将会成为后资本时代的另外一个新零售的发展驱动力。

对于互联网模式的轻车熟路最终将新零售的发展带入到了以资本为主要驱动力的时代,这显然并不是新零售发展的根本所在。

只有找到资本之外的新的驱动力,新零售的发展才能真正跳出互联网式的怪圈,真正迎来富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发展阶段。

当新零售不再依赖资本,所谓的蜕变或许才能真正开启。

#专栏作家#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媒体人,专栏作者。从事互联网多年,长期关注行业研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