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市值帝国阴云密布,科创板股王安集难破宿命?

百亿市值帝国阴云密布,科创板股王安集难破宿命?

每逢重大事件,人们总希望开门红,7月22日,毫无悬念,科创板如愿以偿。截至收盘,25只科创板股票全天涨幅均超80%。

N安集(688019.SH)更是力拔头筹,以196元收盘时,涨幅400.15%,总市值超百亿,盘中一度位居榜首,盘中一度高达243.20元,是发行价的620%,逾86%的换手率也让许多投资者感受到了安集科技的高处不胜寒。不过,安集科技的危机远非股价高企那么简单。

被高估的“半导体巨头”

招股书显示,安集科技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包括多种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与先进封装领域,“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对集成电路领域化学机械抛光液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使中国在该领域拥有了自主供应能力。”

“打破国外垄断”、“进口替代”、“自主供应”等果然是好概念,成功助安集科技吸引到了国家队的支持,在其背后站着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张江科创、北京集成电路基金等一众重量级产业基金。

不过,这些光鲜的表象掩饰不了安集科技的落寞。

过去三年,安集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97亿元、2.32亿元、2.4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10 万元、3974万元、4496万元,前五名客户合计的销售额占当期销售总额的百分比分别为93%、90%、84%,不过,中芯国际下属子公司的销售收入就占了66%、66%、60%。在全球半导体代工企业中,中芯国际的表现并不突出,换言之,台积电等全球更主流的晶圆制造巨头似乎尚未将安集科技当作主要供应商。

化学机械抛光液是安集科技最核心的产品,在全部营收中占比超过八成,目前已在130-28nm技术节点实现规模化销售,主要应用于国内8英寸和12英寸主流晶圆生产线,但其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仅有2.5%,近三年分别为2.42%、2.57%和2.44%,呈现明显下滑的趋势。

细分市场的宿命

当安集科技股价飙升400%以上的时候,其业绩的成长性却令人极其尴尬。

2017年,安集科技营收增长了17.8%,但到了2018年,这一数据急剧下跌至6.9%,2019年1-6月,该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1.25-1.30亿元,同比增长11.6%-1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800-2900万元,与去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6万元相比增长78%-84%,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600-1700万元,同比增长5.9%到12.5%。

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安集科技所处的是半导体的一个细分领域,尽管整个半导体产业规模很庞大,但经过层层专业分工后,形成了无数个细分领域,也就有无数个“小巨人”,事实上,许多细分领域市场非常有限,即便贵为是该领域的“小巨人”,其体量也不大。

总部位于美国的Cabot Microelectronics是全球领先的化学机械抛光液供应商和第二大化学机械抛光垫供应商,但其2018年总收入也只有5.90亿美元。

在这样一个容量有限的市场上,安集科技几乎不可能实现爆发性的增长,技术积淀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却不得不承受产品结构单一风险,如果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下游市场环境出现较大波动,经营情况将受到较大影响。这是所有细分市场的宿命。

价值投资还是炒作小盘股?

尽管监管部门一再强调对炒作股价等行为持零容忍态度,但安集科技的表现显然表明当前炒作气息深厚。

公开资料显示,安集科技注册股本5311万,本次发行股本为1328万,实际流通股本仅有1200万股,是目前科创板25只股票中流通股最小的一只,这客观上为资本猎手操纵股价创造了宝贵的机会,不需要大量资金即可实现有效拉升,不论从历史交易价格还是市场的判断来看,安集科技目前200元左右的价位均已严重偏离了其实际价值。

三年前的4月,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北京集成电路基金正式入主安集科技前身安集有限,分别以1.08亿元、640万元获得了后者15.43%、0.91%的股权,当年底,私募基金春生三号从春生壹号手中获得安集有限5.81%的股权时所付出的代价也只是4350万元。

当安集有限股份制改造为安集科技时,三方分别持有614万股、36万股、231万股,折合下来,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北京集成电路基金每股成本均为17.71元,春生三号略有上浮,其每股成本为18.79元。

海通证券结合PE与PS估值方法,认为安集科技合理市值区间为22.95~28.05亿元,每股对应合理价值区间43.21~52.82元,对应19年归母净利润的PE区间为45~55倍。

在市场狂热的追捧下,安集科技虚高得不是一点半点,高达86%的换手率表明获利者正在加速离场,谁将是那悲催的接盘侠呢?

【紫财经】是一个鲜活有深度有温度的科技财经自媒体,关注、转发是最长情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