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今夜月色真美》,一篇罕见的美文,读读吧!

散文《今夜月色真美》,一篇罕见的美文,读读吧!

露台上泻满了清辉,如霜,似水。一抬头,半个月亮已悄悄爬上了对面的山顶。

“今夜月色真美!”望着蓝黝黝的天幕,我不禁脱口而出。这句话是发自心底,而且,还带有一点抑制不住的漫卷诗书的欣喜。因为,如今的城市,月亮就像紫禁城的嫔妃,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正是这枚可爱的月亮与我们渐行渐远,所以有诗人对酒当歌时便慷慨陈词:城市的夜空,已经了无诗意!想想也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夜幕下的芸芸众生该是多么的凄清寂寞!

所幸的是,我寓居的这座山城,诗意的明月依然时时做客我的露台,与我推杯换盏,海客谈瀛。依然那么宁静,高远,不减清辉。

此时,大地已是万籁俱寂,唯有月华皎皎。偶尔,有一抹轻纱般的薄雾从身边缓缓飘过,袅袅如烟。一个人,拥有一枚月,静静地沐浴在一片冰清玉洁的月色里,享受着夜的温馨,是不是有点奢侈呢?山风,从远处徐徐吹来,有竹的味,有松的味,有山泉的味,更多的,是绿萝的清馨。还有丝丝缕缕似有似无淡淡的的桂花芬芳,那,是从广寒宫里散发出来的么?

月光下的凤尾竹,此时在朦胧中尽显婆娑与曼妙。时而私语窃窃,如燕呢喃;时而临风摇曳,管弦齐奏。忽然就想起那个叫夏目漱石的人,他在课堂上教授英语,竟将“I Iove you”译成“今夜月色真美!”这是东方男人的含蓄浪漫呢,还是率性有意为之?后来,这句话居然成了岛国的爱情经典。谜底是:因为有你在,月亮才格外美!

一向喜欢木心,崇尚先生的慢生活:从前那么慢,那么美!车,马,邮件都慢,一个问候要等上好多天。从前的爱情也很慢,慢得用一辈子去等一个人,慢得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可是,有一天,我让这枚月亮颠覆了自己。

也是这方露台,也是这枚弯月。那天晚上,我收到了朋友从远隔千山万水的关外发回一张照片。朋友在视频里显得异常亢奋,说我正在长城上观月哩,看到了吗?这是司马台长城上的月亮!我连声不迭的说,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那一枚美丽的弯月。那个夜晚,我与夜空上那枚小船一样弯弯的皓月久久深情的凝望,我十分讶异,世界那么大,我们却能在同一时间,相距数千里,共同拥有一枚月亮。无尽的牵挂与思念,竟让一弯月亮消弭殆尽!如果是在从前,那枚月亮经过药水的冲洗印放,经过邮差的接力传递,车马劳顿,辗转颠簸,捧到手心时,恐怕那皱巴巴的一枚月亮,已像一首歌里唱的:你是否已经看见上弦月,看它慢慢的圆,慢慢的缺……

木心,只不过是在一个并不着急的年代里,慢慢讲述着一个并不着急的故事。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看月,害怕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某个地方被月光的美丽温柔所触动。最初触动我的柔软的不是别人,正是我家的孪生小公主孙小萌和史麦尔,她们在背诵李白的《静夜思》时,总是扯着我的衣袖不停地问我,为什么低头思故乡呢?为什么呢?是啊,为什么呢?我能向她们解释清楚吗?她们知道余光中手中那枚小小的邮票吗?知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吗?当然,她们更不知道“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就我们这代人而言,用“漂泊”已经是在亵渎真挚的情感,但是,不漂泊又怎能弥补情感的缺憾?生身之地的故乡,在儿女的亲情中,渐渐地偏离了固有的圆点,故乡的明月,只能在午夜的旧梦里一遍遍重温。那一缕缕依然挥之不去的乡愁,就像一帧年代久远未曾装裱的水墨山水,慢慢的淡漠洇氲,模糊不清。尽管他乡的环境、气候、饮食、语言、习俗很不习惯,但却不得不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了一座城!留下令人扼腕的是:走过许许多多的桥,看过许许多多的景,却去不了最想去的地方!

月亮已经爬上窗牖,我点开微信,卧室里轻轻流淌着王洛宾的“半个月亮爬上来,咿啦啦爬上来……”演唱这首歌的是我44年前的一位学妹,如今的资深审计专家。44年过去,那个扎着羊角小辫的青涩女孩,声音依然还是那么的清纯,那么的稚嫩,那么的甜美,那么的令人神往……44年的风霜雨雪,于她,似乎只是一阵绵绵细雨,一缕淡淡清风,把44年未曾谋面的遥远,过滤的只剩下四个字:今天与昨天。在这个静秋的月夜,很适合听这首歌。她一下子就把我带回那个青葱羞涩、可爱纯真的岁月。

姑娘的纱窗后来打开了吗?那就不知道了。可是我知道,今夜的梦境里一定会久久的悬着一弯月亮。(史良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