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深巷里的上海名伶:戚美茹京角名号“小粉牡丹”

泉州深巷里的上海名伶:戚美茹京角名号“小粉牡丹”

在2016年,27岁的潘嘉雯,跟我们说一个故事,关于她奶奶和外曾祖父家族的故事。

她的外曾祖父叫戚厚卿,曾创办大上海时期颇有名气的牡丹姊妹团。外曾祖父的哥哥戚艳冰,则是跟梅兰芳有“梅绿之争”的南方四大名旦之一黄玉麟的师父。她的奶奶戚美茹,曾有一个京角名号“小粉牡丹”,是目前那个牡丹团里唯一在世的一朵。

翻看着嘉雯提供的老照片,也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有点惊喜也不免叹息,不承想,在泉州新华北路深巷的某一角,竟藏着这样一位名伶之后。

戚美茹

京剧名角和牡丹姊妹团

大概1890年,潘嘉雯的外高祖父戚少英带着两个儿子,举家从江苏淮安一带迁到上海发展。长子叫戚艳冰,名号“绿牡丹”。南方四大名旦之一黄玉麟师从于他,为谢师恩承袭了他的名号。潘嘉雯听奶奶说,戚艳冰命运不济,因声带意外失声,抑郁早逝。

戚艳冰的弟弟戚厚卿,就是潘嘉雯的外曾祖父,原来也登台唱戏,但因为身高太高,身段不好,就转到幕后,之后开始收徒,创办大上海名声大噪的牡丹姊妹团。地址在原上海延安中路395弄邻圣坊3号,现在已经拆迁了。

这个牡丹团很多都是戚家的姐妹。比如牡丹王是戚厚卿的妹妹,绿牡丹是戚艳冰的女儿,粉牡丹是戚厚卿的妻子,红牡丹是戚厚卿的外甥女。

据云南个旧市当地报道,1934年,由粉牡丹、金牡丹、绿牡丹等姐妹6人组成的牡丹团,受邀到个旧演出时,街头谈论不休,观众如潮,戏院还随戏票赠送牡丹姐妹照片。

嘉雯说,戚厚卿带着牡丹剧团去马来西亚演出时,他的信件都不用特意署名,只需要在信封上画一副眼镜,邮局就知道是谁的信件。因为外曾祖父标志性就是戴着一副眼镜。当时戚家天天都有满满两桌人吃饭,不同的客人,人来人往来家里谈商演。

最后一朵在世的“牡丹”

牡丹团的最小成员“小粉牡丹”就是潘嘉雯的奶奶戚美茹,也是目前唯一还在世的一朵牡丹。嘉雯说,奶奶13岁登台,跟着她母亲粉牡丹学习,以青衣花旦为主。

她奶奶1米68的身高,为保持身段,体重一度只有90多斤。每天都要练习各种杂技柔术,滚翻、手翻也都要会,戏多的时候,背台词背到半夜,连喝杯水上趟厕所都不敢去。

1955年,厦门京剧剧团聘请戚美茹从上海来做特约演员。特约演员的费用都很高,一般是请来救场的。那时,戚美茹的工资都得按天算,一天7块钱,不像其他演员是按月算的基本工资。她在厦门、漳州三天三夜打炮戏,意思是拿出自己的主打曲唱三天三夜。这样三天戏唱下来,有时候一个戏台就可以重生了。

很多人从厦门鼓浪屿坐船去岛内看演出,因为赶不上鼓浪屿最后一班轮渡,最后只能住旅馆过夜。那时候愿意花钱住旅馆,算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了。

不过当时在福建演出只写着上海特聘演员,当地人并不那么了解上海的牡丹姐妹们,南京安徽上海一带比较了解。所以即使奶奶离开上海,上海周边有些地方戏台仍然打着“小粉牡丹”的旗号。

奶奶嫁给当编剧的爷爷

嘉雯的爷爷叫潘炳权,泉州人,在上海戏曲学院读的编剧专业。她奶奶来福建演出时,爷爷刚好在他们剧团当编导,两人便相恋,1957年在泉州结婚。

嘉雯听奶奶说,后来,剧团几朵重要的牡丹远嫁海外,国内局势变动,一时间上海所有的剧团都下马解散,家里被一扫而光,家道开始中落。外曾祖父在上海生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靠奶奶在福建和云南的演出维持。

1964年,福建剧团也纷纷下马解散,爷爷不愿奶奶再抛头露脸,再加上奶奶专攻的京剧和泉州的主流剧种不一样,奶奶便逐渐退居幕后,收起“小粉牡丹”的名号,基本告别了她的戏剧人生。爷爷也从编剧的身份,自学成为一名工程师,曾任泉州风景园林设计室总建筑师。

潘嘉雯从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小的时候,奶奶就会教她走猫步,翘兰花指。但这只是奶奶失去舞台之后聊以自慰的一种方式而已。其实她常跟嘉雯说的话是:“太苦了,别再走戏路那条路了。”

每次跟奶奶讨论到家族的兴衰,奶奶都难掩伤痛。她说,虽然记忆有些零碎,但辉煌转向衰败的一幕幕,仍历历在目,伴随了她的后半生。

嘉雯长得跟她奶奶很像。她坦言自己并不喜欢戏剧,但她很喜欢把奶奶三四十年前的衣服拿来混搭着穿,也总能穿出那个年代的味道。有时候那些新潮大胆的服装搭配,普通人并不容易接受,但近80岁的奶奶却能欣赏并且夸奖她。(文章源自闽南网,作者:陈秀洪 王金淼 吕波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