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 现在的年轻人,打电话都跟父母说什么?

夜读丨 现在的年轻人,打电话都跟父母说什么?

入夜,窗外夜色渐浓,昏黄的城市灯光,一闪一闪,随着火车的鸣笛渐渐远离,在开往老家的车厢里,女儿躺在我的怀里,安静乖巧,沉浸在有妈妈陪伴的甜蜜梦乡。就在这寂静的夜里,我却久久不能入睡,挂断了老母亲的视频电话,脑子里满是她日渐苍老的容颜,满头白发的沧桑,回想起自己自十岁起就离开亲人在外求学,婚后又远离家乡,许是离开亲人太久,又许是疏于对家人的照顾,思念和愧疚之情如潮水开始涌动、决堤,哪怕通信技术和交通技术再发达,也弥补不了那份深入骨髓的思念。

几十年前,在那个距离很远、车马很慢、技术不太发达的年代,远离故土思念亲人时,我们都是用书信上的文字记录思念走过的痕迹。一封封信就像一个个天使,不知疲倦无怨无悔地倾听我们的失落和梦想,承载着我们的期盼和思念,小学一直到中学毕业,都是凭借着信件和亲人朋友联系,那时,怀着期盼的心情,拆开远方的惦念,看见那些文字的瞬间,远方亲人,仿佛就出现在眼前,与你娓娓道来。

直到大学时家里才安装了第一部固定电话,我也拥有一部三星翻盖手机,每周的电话报平安是必备的,每次一打电话,父亲和母亲都会围在电话旁你一句我一句地嘱咐我好好学习,但是最后又催着我挂电话,因为电话费太贵了,知道我平安没事就好。后来自己挣了奖学金,换了一部摩托罗拉直板手机,可以拍照,可以录像,可以给家里人发短信、彩信了,有什么事联系也更方便了。

毕业后进了移动公司,换了一部3G手机,可以和远方的亲人视频了,但是流量费太贵,母亲舍不得经常用,每次都催我挂电话。后来又换了4G手机,给母亲也换了一部,教她如何拨打和接听视频电话,想念对方的时候立马就能面对面讲话了。这时候,智能手机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贵族化”过渡到“平民化”,老百姓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手机已成为老百姓最普通的联系工具,从古时“马上相逢无纸笔”的无奈,到“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期盼,再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成为现实。

从2G到3G、4G,从黑白按键手机到智能触屏手机,从5元30M,再到“取消流量漫游”“畅享套餐”,通信技术和资费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和距离,也改变了我们自己。在交通和通信极其发达的今天,年轻人再也不会像我们年少时那样鸿雁传书了。从电话、手机到QQ、微信,纸上絮语早已化作了电话、微信两端的三言两语,那些我们曾经体会过的刻骨铭心,或许因为这些唾手可得的交流而少了几分荡气回肠的情调吧。

我们期待5G能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但是也希望我们在享受新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时,内心依然可以保留那份“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期盼和不吝啬用文字传递“爱”的小幸福。除此之外,还要常回家看看,我们不能让这些发达的通信工具和技术,成为我们联络和增进感情的绊脚石,因为我相信世事再变迁,通信技术再发达,都不如和亲人围坐一起吃顿热乎饭、拉拉家常来得更实在。

火车进站了,思绪被鸣笛声拉回到眼前,和母亲立马拨通视频电话,“妈,你的‘锦书’已经到家了”,母亲在视频中,笑靥如花……

《人民邮电》报微信公众号「夜读」现招募投稿者朗读志愿者

只要你喜欢文字或朗读,只要你的文笔或声音够好,并且希望在每周末和人邮的读者一起分享美文,就来报名吧(成功入选后,配读文章是有稿费的哦)!

报名须知:

朗读志愿者需要准备一段1分钟左右的样音,音频内容为朗读诗歌或散文;投稿者直接来砸稿即可,文章要求与通信行业相关,题材不限。

您可将“录制好的音频/美文+您的姓名+联系方式发送至我们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如您成功入选《人民邮电》报夜读投稿者或朗读志愿者,我们会在10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小邮期待听到您的声音~

等你来砸稿哦!

主播/编辑:李文博

封面制图:王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