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战争之神!从50毫米到150毫米,二战德军主流步兵支援火炮

德意志战争之神!从50毫米到150毫米,二战德军主流步兵支援火炮

火炮从诞生以来就和普通步兵产生了非常紧密的关系,依靠火炮提供的强大支援火力,普通的步兵能够攻克之前他们一直很难靠近的坚固工事。因此,火炮也开始成为战场上的“战争之神”,几乎每一场中大型陆上战斗都能够看见火炮的身影。

二战时的步兵支援火炮更强调机动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差别就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偏向于“机动战”。而机动有限的重型火炮没有办法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和步兵保持同步行动,为了能够给机动性更强的步兵单位提供火力支援,各种各样的步兵支援火炮开始出现。

前言

在步兵支援火炮方面,二战时的德国走在了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前面。为了能够配合行动迅速的装甲部队进行“闪电战”,二战时的德国为其陆军部队提供了口径齐全、种类丰富的步兵支援火炮。

Granatwerfer36型50毫米连排级迫击炮——硕果仅存的德制50毫米迫击炮

迫击炮在德国陆军的眼中,被定义为一种“弹丸投射器”。即在传统身管火炮射击盲区之内,利用其高弹道为步兵提供近距离的火力支援。

Granatwerfer36型50毫米连排级迫击炮在1936年研制成功,并在整个30年代德国大扩军政策的支持下得到大规模的生产,但是该款迫击炮的性能却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该炮设计上有很浓厚的一战风格

因为当时德国军工企业设计还比较保守,因此Granatwerfer36型迫击炮采用了很古怪的设计,整根炮管被固定在了底座上,而且只有一个单腿式脚架用来提供高低方向的射角调整。而同时期的英法新型迫击炮,已经开始使用上了两脚架、轻便式座坂和缓冲机,差异明显。

正在使用该炮的德军两人炮组

虽然其射程达到了520米,但是Granatwerfer36型迫击炮最大的问题是过重。一个标准的Granatwerfer36型迫击炮的炮组为2人编制,而因为炮管被固定在了底座上,全重达到14公斤的迫击炮只能够由一名步兵提着携行,十分不便。

一套完整的34型50毫米迫击炮装备

在1942年,Granatwerfer36型的后继型号——Granatwerfer40型迫击炮因为性能未达标,一直未能大规模投产,加上德国占领区的兵工厂开始生产性能更好的其他国家制式迫击炮,Granatwerfer36型迫击炮开始停产。改型迫击炮也成为了二战德国硕果仅存的50毫米迫击炮。

Granatwerfer34型80毫米营连级迫击炮——打满全场的中型迫击炮

和失败的36型50毫米迫击炮不同,Granatwerfer34型80毫米迫击炮深受德军基层步兵的喜爱,该款迫击炮作为一款中型迫击炮,主要装备给德军的营连级步兵单位使用,从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到1945年柏林战役,都能看到该款迫击炮的身影。

该炮从闪击波兰用到了柏林战役

Granatwerfer34型迫击炮实际上是仿制自法制的“布兰特”81毫米迫击炮,但是为了避免落下“抄袭”的坏名声,对外宣传时采用了Granatwerfer34型80毫米迫击炮的叫法。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该款迫击炮能够使用缴获的同盟国81毫米迫击炮弹药。

不带炮弹时三人就可携行

Granatwerfer34型迫击炮可以分解为炮管、脚架、座坂后由三名炮组成员携带,再加上一个人携带迫击炮弹,4个人就能够保持一门Granatwerfer34型迫击炮的正常机动作战。

展开状态的34型80毫米迫击炮

该炮的性能不错,在使用3.5公斤重的炮弹时,最大射程为2400米。如果需要对付重型装甲目标,则可以使用特制的7.5公斤重弹,但是最大射程同时也会下降到950米。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够伴随战争中后期的机械化部队机动作战,德军也把Granatwerfer34型迫击炮装到了半履带车上面,改装为自型迫击炮,这就是二战时德军装备的ARM35(f)自型迫击炮。

ARM35(f)自型迫击炮

该款自行迫击炮拥有车长、驾驶员和3名炮手,车内备弹42发,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持续作战。如果在战斗中车辆被损坏无法继续机动,车上搭载的Granatwerfer34型80毫米迫击炮还可以拆下来当做普通迫击炮继续进行使用。

Granatwerfer42型120毫米重型迫击炮——仿制苏联迫击炮的重型迫击炮

在苏德战场开启之前,德国步兵编制中是没有120毫米重型迫击炮这种规格的迫击炮的。在Granatwerfer34型80毫米迫击炮之上的,就只有各种75毫米口径的步兵炮和轻型榴弹炮,但是在“巴巴罗萨”计划执行之后,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

苏制PM-38型120毫米重型迫击炮

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缴获了大量的苏制PM-38型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并对其性能十分满意。除了直接大规模装备缴获的苏制PM-38型120毫米重型迫击炮之外,德国也直接对该炮进行了仿制,并将其命名为Granatwerfer42型120毫米重型迫击炮,主要装备给团级单位使用。

该炮很快成为德军重要的团级支援火力

Granatwerfer42型迫击炮的生产成本较低,仅1200德国马克。因此,从1943年-1945年之间,德国就生产出了8461门Granatwerfer42型迫击炮。

德军75毫米系列步兵炮——le.IG18型/le.IG37型75毫米步兵炮

德军认为迫击炮和身管火炮之间并没有任务重叠区,因此除了发展迫击炮之外,也需要发展能够覆盖中近距离的轻型步兵炮。而le.IG18型/le.IG37型75毫米步兵炮则是二战中德军使用最多的75毫米步兵炮。其中le表示轻型,IG表示步兵。

该炮的尺寸很小

le.IG18型步兵炮的最大特点就是轻,作为一款75毫米口径的步兵炮,该炮的全重仅有400公斤。在没有牵引车可以进行拖曳机动的情况下,该炮可以分解为4个重量不超过140公斤的部件,由人力或者畜力进行运输机动。

被分解后的火炮部件

虽然轻,但是该炮的性能不错,能够将5.45公斤的榴弹发射到3793米的距离上。该炮的生产成本仅有6700德国马克,因此在1944年停产之前,le.IG18型步兵炮一共生产了8266门,产量庞大。

le.IG37型步兵炮严格的说并不算是一款全新研制的步兵炮,该款步兵炮实际上是用此前的PAK36型反坦克炮的炮架加上一根24倍径的75毫米炮管拼凑起来的,不过该炮十分轻便,既能够曲射,紧急情况下也能够平射进行反装甲作战,因此主要在东线战场进行使用。

le.IG37型步兵

该炮产量较小,仅有2279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该炮使用的PAK36型反坦克炮炮架同时也在供应其他火炮,因此产能无法快速提升,在二战中的总体作用不如le.IG18型步兵炮那么大。

SIG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二战德军口径最大的重型步兵炮

SIG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是二战时德军装备的口径最大,威力也最强的步兵炮。SIG33型步兵炮主要装备给团级单位进行使用,作为75毫米轻型步兵炮的火力补充。

SIG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

SIG33型步兵炮为11.4倍径,能够将38公斤的炮弹投射到4650米的距离上。在使用I Gr33型杀伤爆破榴弹时,其破片杀伤范围能够达到150米,威力巨大。

单腿式炮架占了很大的重量

该炮采用了单腿式大架和套筒式身管,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德军的编制,每个步兵团编列有2门SIG33型步兵炮,但是该炮的重量高达2吨,机动有限,因此大部分情况下仅在防御作战中使用。

可以看出重心很高

该炮同样有自行改装版本,德军将该炮搬上1号B型坦克的底盘,造出了“野牛”自行火炮。但是1好看B型坦克底盘太清,装上SIG33型步兵炮后重心不稳,因此“野牛”自行火炮也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总结

总的来说,二战时德军的步兵支援火炮不仅类型健全,从迫击炮到步兵炮都有,而且口径也比较全面,轻重兼备,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二战前到二战期间,德国强大和完备的火炮研制/制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