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备胎,不拼跑分,华为鸿蒙要靠怎样的体验赢得消费者青睐?

不做备胎,不拼跑分,华为鸿蒙要靠怎样的体验赢得消费者青睐?

知势研究局 首发头条

华为自主操作系统鸿蒙出场,你打几分? (单选)
0
0%
10分 近乎完美,超出期待!
0
0%
8分 值得鼓励!仍有进步空间
0
0%
6分 没什么特别的,很一般
0
0%
4分 失望,不看好前景
0
0%
2分 垃圾,没前途
投票

鸿蒙初开,它会带来什么?

和很多人的期望不同,它真的从一开始就不准备当安卓的对手,更加不是我们当初想象中的那个“备胎”。

即使不深入技术,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展望。也能看到鸿蒙OS在战略上的智慧。

从已经披露的信息中,可以看到鸿蒙系统的重要特点有下面几点:

一是微内核架构,和安卓、win10的宏内核完全不同。和苹果的混合内核架构也不同。这和之前其他国产OS普遍采用的在Linux或者安卓上深度修改的方式不同,从底层上决定了自主性。

二是分布式架构。鸿蒙OS可以实现模块化解耦,在不同设备间可以实现互联,打通了PC、平板、汽车、音响、可穿戴设备等等多种设备之间的连接,可以实现不同设备间的协同调用。

三是多平台的超低延时连通性,从手环到车机,全部打通。这一点也是在操作系统层面的。和目前其他操作系统相比,最典型就是WINDOWS的即插即用,在这一块由于操作系统架构的差异,大家都知道造成了系统本身要装载大量的驱动,导致系统无比臃肿的同时,也决定了设备间的通信达不到一个更高的速度。

四是开源,以及OS级的重编译。通过开源和提供方舟编译器重编译,实现了鸿蒙OS对安卓的向下兼容。

把这几项结合在一起看,可以看到鸿蒙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备胎”的定位去研发的,这是一个“秘密武器”。

说实话,在首次揭开面纱赢得“满堂喝彩”之后,鸿蒙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一炮打响。

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如果和谷歌亲儿子的安卓比,鸿蒙OS其实是以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毕竟安卓是一个很优秀的单机系统;谷歌以及高通体系给的优化也非常厉害。

鸿蒙需要在体验上打出自己的王牌。分布式架构和重视连通性的特点,决定了鸿蒙未来的消费者体验重点并不在“跑分”。

相比于目前安卓系统都是独立的单设备系统,连接其他设备要通过蓝牙或者WIFI协议,鸿蒙的多系统架构决定了鸿蒙可以成为一个多设备的OS,也就是在一个体系下控制多个智能设备,如果结合AI,确实能够实现智能程度远超当下的智能应用。

所以,哪怕鸿蒙主要还是应用在手机上,也不会再继续沿着现在的“跑分”路线走下去;这和前些年在PC市场上英特尔挤牙膏之后,PC市场不再唯CPU是论是一个道理,需要产品真实的体验来说服消费者;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消费者教育过程。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鸿蒙可以说是第一个如此高调站出来挑战操作系统这个“禁区”的尝试,之前的其他自主操作系统,都是在一些极少数特定领域里面使用的系统,并无大规模商用的能力。

目前,消息称鸿蒙会先在华为的低端手机上做尝试配置。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战略选择。

从低端手机开始,如果体验做得不好,那么仍有通过硬件提升改善的余地;如果体验做得好,上面我们提到的“消费者观念转变”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

高调出场,低调做事。开源的鸿蒙接下来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华为一家公司的事情。和Windows与安卓衍生出巨大的软件生态一样,操作系统天然有这种“鸿蒙初开,万物丰盛”的特点。

作为人工智能时代首个“连通多个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合理推测的是鸿蒙将可能衍生的生态是软硬件融合的,是基于云和大数据决策的,也大概率能带来革命性新商机,我们认为,尽早接触、熟悉以及参与鸿蒙生态,将是目前经济低迷时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