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猫》开发商买榜调查报告 真相仍是疑点重重

《白猫》开发商买榜调查报告 真相仍是疑点重重

以知名手机游戏《白猫Project》及《问答RPG魔法使与黑猫维兹》的日本游戏开发商COLOPL今年6月21日公布有旗下3名员工花费847万日元,尝试冲高该社的手机游戏新作《尽头的巴别塔》(最果てのバベル)销售排行榜一事,官方近日公布调查报告书,叙述事件始末与最后惩处结果。

虽然说在手机游戏业界,用广告来冲高下载排行榜的事情已经是常态,然而,去冲高销售排行榜排名在业界却是想当罕见的事件。当时COLOPL在释出的投资者关系情报中证实排名操作事件,并表示当时尚未能确认过去是否曾发生类似之案例,承诺成立包含第三方的调查委员会,并对相关员工施以严正处分。

而就在8月13日,COLOPL对此事件的调查报告书公开,根据调查报告书内容,COLOPL支撑公司的两大巨作《白猫Project》与《问答RPG魔法使与黑猫维兹》之后的新作品都没有获得预期的获利,而前两作也因为时间的关系获利逐步下滑,而这次出事的《尽头的巴别塔》正是公司寄予厚望的新产品。

其中,身为行销本部长的A,与部门经理B两人策划了这次的买榜行动。A在2016年初就听说过部分类似的手法,也就是在游戏上市的前几天,将销售排行榜冲高,让玩家认为这个游戏应该很好玩(不然怎么这么多人课金)的手法。

为了进行这件事,A跟B找来了之前合作行销的D社,请D社用700~1000台iPhone,总共课金1080万日元(其中80万是手续费)来冲榜。

为了怕被发现,除了使用多量的设备分散课金之外,要求不可以只买一单(9800日元)那一项,要有多种组合。之外为了不留下证据,课金内容不用电子邮件交付,而是书面交给B之外,后来还要求要使用掉一定量的石头。

之后在6月13日下午两点《尽头的巴别塔》上市,D社最终使用了149台机器,总共课了847万8千日元,而整件事情A与B分别向游戏制作人兼董事的C报告。

6月18日,COLOPL收到匿名通报指出这件事件,同日公司内部就对A与B进行了听证,确认事实无误之后,20日将两人处以闭门思过(自宅谨慎,不准进公司),之后在21日对外公布了这件事情。

整件事情的问题在于,买榜这件事有可能会触犯日本法律《景品表示法》的第五条第一号,意即让消费者误认商品的价值,并且买榜也确实违反了苹果的规约准则。

同时报告中提出多点分析事件的起因,包含组织改组导致禀议规则,致使签呈的流程改变,导致1000万日元之下的行销不需要上报董事会,可由本部长决议等多面因素。报告中也以改善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检讨,可说是一份扎实的报告。

最终,董事兼首席文化官(CCO)兼《尽头的巴别塔》制作人森先一哲(也就是C)自主请辞,员工A与B处以行政处分,社长马场功淳与主管营销的董事长谷部润3个月内减薪10%。

虽然调查报告看来就这样落幕,笔者就游戏从业背景简单剖析,仔细思考之下还是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一般来说作为宣传的一环,Marketing 操作的都是买广告宣传,直接影响的就是下载排行榜,俗称叫“买量”。每个市场依大小不同,“CPI”(单次下载成本,造成玩家一次成功下载要花的广告费)数字也不太一样,但总之都是在操作广告方面。

第一个不合理的地方在于,这次事件操作的是“营收排行榜”。首先,这个手法直接可以看到的缺点是平台方一定先收走30%分成费,而且几乎没有办法能合理验收买榜的成果。既然无法评价的作法还要硬作,以COLOPL这样不算小的公司来说十分不合理。

另一个大问题是,买榜的成效一定不明显。要影响营收排行榜,即使是很小的市场要买到有显著成效,算进排名前20名好了,最少也要花上5位数到6位数美金。换句话说,这次事件只牵涉到1000万日币明显是不合理的,如果要在日本市场排行榜中显著的上升,那应该投入相当多的钱,而可以当到本部长的行销老手,不可能不清楚这件事实。

调查报告书中也写道“依照排名的实际上升幅度,要让消费者误认本产品『非常优良』是有疑问的”。

笔者实际简单调查了一下,由于《尽头的巴别塔》在事件发生过后一周都没有快速的大起大落,就成果检验而言,可以说是把847万扔进了水里,只有Apple感谢COLOPL贡献的282万日元营收。

最后,本次事件最大的爆点是,有人匿名通报这件事情。

只要仔细看过报告书后,你可以发现其实整起操作事件是非常难被第三方发觉的。除去A、B、C 三个人大嘴巴到处乱讲的可能性之外,签呈只到A的手上,与D公司没有纸面签约,甚至事后调查无法确认哪些帐号是买榜帐号(也就是从后台拉出数据也看不出来)。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熟知内情的人告密,恐怕我们到今天都还不知道出了这件事。

笔者就在此打住,不再多做臆测,只能说,COLOPL已经身处多事之秋,跟任天堂的官司也不知道何时有个了结,只能期许COLOPL未来在手游市场上能够谨记教训作好内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