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发布2019半年度报告!谁说餐饮行业越来越难了?

海底捞发布2019半年度报告!谁说餐饮行业越来越难了?

谁将成为下一个海底捞?

尽管数年时间已经过去,但这个问题仍然没有答案。原因在于,作为火锅行业的明星品牌,海底捞没有给其他品牌任何机会。

8月20日,海底捞发布了2019年中期业绩报告,再次用逆天的业绩向外界证明,海底捞你真的学不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呷哺呷哺不久前发布公告,预计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显著减少,并且将理由归结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的影响所致。

但不管怎么说,二者的差距的确越拉越大!

01

营收破百亿,海底捞发布逆天业绩


先说财务概况。

财报显示,海底捞今年上半年收入为117亿元,同比增长59.3%。其中,餐厅经营收入为113.3亿元,同比增长58.42%。

在净利润方面,海底捞上半年的净利润为9.11亿元,同比增长40.9%。

海底捞不仅取得了营收和净利的双增长,更关键的是营收增长几乎全部来自餐厅收入。也就是说,海底捞仍然是一家纯粹的火锅餐厅!

在这份财务报表公布前,市场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声音:

“在餐饮行业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海底捞大幅增加门店数量将导致单一门店收入的下降,而高人力成本的模式势必又会导致利润的大幅下降。”

很显然,这样的观点被狠狠的打了一个耳光。

财报显示,尽管上半年海底捞新开门店130家,但是同店销售仍然从2018年同期的60.4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63.3亿元,增长4.7%。

除此之外,同店平均翻台率也由去年同期的5.0次/天提高至5.2次/天,客户人均消费从100.3元提高至104.4元。

可能有人觉得这个增幅并不明显,但是相比于哀鸿遍野的餐饮行业来说,这样的成绩可以说足够的逆天。

更何况,这是建立在门店不断扩张的背景下!

02

“下沉市场”成重点,明年突破1000家门店

尽管从当下门店数量和地域收入的角度来说,海底捞主要倚重的仍然是二线城市。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下沉市场”将成为新的增长重点。

数据不会撒谎。

在同店销售增长率方面,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增长率分别为3.3%和1.9%,但是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增长率为12.5%,远远高出一二线城市的水平。

还必须提到的是同店平均日销售额。

该财报显示,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同店日均销售额为16.15万和14.47万,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9%和2.1%。不过,三线及以下城市尽管销售额最低,但是增长率却达到了12.4%。

很显然,“下沉市场”具有更大的消费前景,也会成为海底捞接下来新开门店的布局重点!

再说门店数量。

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业餐厅130家,全球门店数量由去年底的466家增至了593家。其中,有550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的116个城市,43家位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及海外。

如果从上市之时起计算,那么平均每月新开30家门店!

也就是说,按照现有的开店速度,海底捞最早将在2020年这个时候实现1000家门店的目标!

而且,海底捞既不缺钱也不缺人,供应链的配送和门店的服务管理也早已标准化,1000家门店并不会有大的问题。

03

各项营业成本占比稳定

人力成本占比较高


一直以来,服务被视为海底捞的竞争优势所在。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菜品也是海底捞的重要竞争优势。

财报中提到,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共推出了187种新菜品,为顾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产品选择。

这也反映到了原材料的成本上。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的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从去年同期的30.66亿上升至49.02亿元,增长了59%,占收入的比重为41.9%。

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海底捞在选材上的高标准,丝毫不打任何的折扣!

再看人力成本。

一直以来,海底捞采取的是扁平化的管理,以绩效为业绩和晋升的依据,与职位高低无关,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相捆绑,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该财报显示,海底捞总共拥有8.8万名员工,产生的员工成本(包括薪金、工资、津贴和福利)为36.52亿元,平均员工年薪为7.2万元。就所占收入比计算的话,今年上半年人力成本的占比为31.2%。

很显然,这高于行业15%-20%的平均水平!

不过,得益于公司收入的快速增长,海底捞员工成本尽管增长了65.8%,但是占收入的百分比重,与去年整体持平。

再看场地租金。

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的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为960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4.7%,占收入的比重也从3.7%下降至了0.8%。

尽管有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影响的缘故,但不能否认的是,海底捞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

还有折旧摊销。

由于会计准则的调整导致该笔费用同比上涨了182.8%,但如果将场地租金和折旧摊销放在一起计算的话,那么占营收的比重为7.9%,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

04

低租金靠品牌、坪效,

高人力成本押注人工智能


一般来说,租金收入比能够保持在10%-15%的品牌,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以麦当劳为例。

按照300平米年营收900万元,一年3万元/平米计算,租金占比在8%左右。而这个数字,无论是与去年的3.7%还是上半年的0.8%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也就是说,海底捞在租金上拥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一方面,海底捞的品牌知名度不仅可以拉高购物中心的档次,吸引更多的知名品牌入驻,也能够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另一方面,由于海底捞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翻台率和坪效水平,导致租金水平占收入的比重进一步降低。

再说人力成本。

尽管说,以服务立身的海底捞断然不会通过降低员工薪酬收入的方式提高利润率。但是,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海底捞也面临着来自高人力成本的压力。

海底捞解决的方式是:

人工智能!

根据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已经有3家门店实现了智慧机械臂的推广运营,3家门店的智慧配锅机已经运营,179家门店采用了智慧传菜机器人。

在高峰时段,传菜机器人能够替代3-4个传菜员,每月成本只为员工成本的一半,而后厨使用的机械臂配菜、出菜,则可以完全替代人工。

也就是说,只要每个门店减少20%的工作人员,一年就可以节省成本252万,按照600家门店计算则是15.12亿元!

尽管普及无人餐厅并不现实,但融入机器人元素的智慧餐厅,让海底捞看到了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的希望。

本文由财经三分钟主笔杨瑞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