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上青云》豆瓣口碑爆炸!这么好看?

《送我上青云》豆瓣口碑爆炸!这么好看?

有一类影片我特别喜欢,当然这个分类跟大众的分类不一样,只是我个人的分类。

“理想主义者的湮灭”。

以及张鲁一周一围主演的《红色》都是这个类型(不过红色结尾是HE,不算湮灭)

恰巧姚晨的新片《送我上青云》,在我个人看来也是这个类型。所以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至于为什么喜欢,后面会详细说。

首先我想说的是,不要狭隘地把《送我上青云》归类到女性主义电影里。我这么说并没有女性主义不好的意思,而是简单把这部影片归类成这个类型,有些狭隘(后面也会写到)。正如片后的对谈会里姚晨说的一样,“这是一部讲人的电影”。(原话不是这句,只是大意。而且注意,并不是“人性”)

好的影视就是在讲“人”。

是什么样的人呢?

盛南觉得自己能力强,有钱没文化的人是憨批,自己就算单身没钱也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本事挣得一份尚可的生活;

四毛在生涯早期新闻理想的破灭,让他完全转变成一个唯利是图渴望成功赢得尊重的“俗人”;

盛南的妈妈梁美枝恰逢中年危机,陷入“我的一辈子是不是白活了”的人生困境当中;

世外高人李老爷子在辟谷阶段遇到盛南母女俩,动了凡心,在人生最后一段路来了一把燃烧生命的“夕阳红”恋曲,安然赴死;

被环境压抑一生的伪知识分子刘光明以为自己遇到了红颜知己,不曾想见到了“知己”人生最不堪的画面(下体漏血),紧接着也被“知己”盛南看到了自己尊严扫地的背圆周率。

这些人物都有着各自的欲望,有着各自的人生,这些人的“求不得”与“和解”一起完成了“送我上青云”这部完美画卷。

这部电影优秀的地方太多了,上面说的人物设定,利用台词解释人物关系和背景(盛男与父亲的那场戏),场面调度与机位剪辑的设置体现人物心理(盛男从家里出发时镜子里的妈妈),每一帧都可以做桌面的摄影(摄影指导林良忠,代表作驴得水饮食男女喜宴,每一部都是华语电影精品中的精品),单独拎出来每一项都可以长篇大论大书特书。但我不是拉片,所以只选择性说一些我印象深刻的片段。

这部电影优秀的地方太多了,上面说的人物设定,利用台词解释人物关系和背景(盛男与父亲的那场戏),场面调度与机位剪辑的设置体现人物心理(盛男从家里出发时镜子里的妈妈),每一帧都可以做桌面的摄影(摄影指导林良忠,代表作驴得水饮食男女喜宴,每一部都是华语电影精品中的精品),单独拎出来每一项都可以长篇大论大书特书。但我不是拉片,所以只选择性说一些我印象深刻的片段。

我才想起来忘了问这个问题!我问的问题是“关于结尾的处理”。

不过我个人关于结尾的念叨无非是鸡蛋里挑骨头了。

接下来就可以聊聊“女性”了。

观影结束后有朋友说她怎么也无法对盛男这个角色产生共鸣,盛男这个角色的症结在哪呢?

“性压抑”。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美剧《性爱大师》,里面在一位同妻在咨询时,主角问她多少年没有过了,她吞吞吐吐,最后才发现在女儿出生之后,已经接近二十年没有了。那集的最后一个镜头是这个同妻走进电梯,上一秒还保持着“端庄”的表情,在电梯门关上的一刹那,她情绪崩溃蹲下恸哭。

这是近几年除了《无耻家庭》Lip崩溃之外,我最震撼的一个镜头。

以前跟朋友聊起过“自己一生中最喜欢的那个姑娘”。他说“你不要对这段感情有什么太高的期待,即使你们在一起,你会发现还是要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神坛上的姑娘也会跌落凡间”。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呢,人对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总有完全不切实际以及完美主义倾向的幻想。

多年的压抑之下:

盛男遇到自己喜欢的光明,以为会有一段“完美体验”;

盛男终于和四毛睡到了一起,以为自己会High,结果还不如自己解决;

另外,说一句四毛,四毛梦见高峰,以为自己可以和盛男开始一段完美关系,醒来却发现盛男在自己解决。

理想的幻灭就在一瞬间。

盛男在自High之后,也许想通了很多事情;刘光明的理想兴许在与李平女儿结婚的那一天就永远封存了;四毛的理想在摔坏奖杯的那一刻,就永远被自己打入了冷宫。

放映后对谈会的主题是“寻找同类”,很遗憾整个对谈的节奏都被带成了“男女对立”(起码在我看来是这样),李银河老师一直笑眯眯,但很欣慰的是导演滕丛丛和姚晨始终是全场里最清醒的人,姚晨讲到好的地方我甚至忍不住鼓掌。

我加句私货,任何形式的“男女对立”对于当下社会里的性别议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两性在互相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够产生良性的沟通。这一点很少人能做到,不论男女。

很多人不理解袁弘的刘光明,不理解四毛,不理解李大爷,竟然简单地认为这部影片是在贬低男性。

难道一定要赚好多钱,床上雄风不倒,床下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永远坚强,时时刻刻是个tough guy才是真正的男人吗?醒醒吧,这tama才是男性真实的样貌,正如盛男在影片中撕裂自己暴露弱点一样,这也是女性真实的样貌。

懦弱、无助、孤独、退无可退的人生困境、面对死亡的恐惧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