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岁的崇祯有多强势!一道圣旨让西方二百年不敢进入中国

二十六岁的崇祯有多强势!一道圣旨让西方二百年不敢进入中国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的灭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不可置否的一点就是它的闭关锁国,我们知道清朝时期是非常抵制跟外国进行往来的,更是非常瞧不起外国的洋枪洋炮,最终被他们瞧不起的枪炮轰开了大门,说到枪炮,我们不要认为清朝非常抵制,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就都对其非常排斥。

请输入图片描述

其实在明朝的中后期,内外战争不断,当时的明朝在京城王恭厂是设有专门为军队制造跟储存火药的火药局,所以说,明朝其实对于火药利用比较多的,并且也并不排斥使用它,但是我们都知道,火药是一种非常容易爆炸的危险物品,那么明朝为什么会把火药局设在人烟稠密的京城之内呢?

请输入图片描述

其实,把火药局设在京城之内也是无奈之举,当时北方游牧部族瓦刺骑兵、鞑靼骑兵都曾经突破长城侵入到长城之外,如果说火药局设在了城外,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样很容易被敌军给直接一举打掉,无奈之下这才把火药局设立在了城里,但是,也是这个无奈之下的决定,却非常意外的让崇祯皇帝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天启六年的时候,京城王恭厂火药局因为意外发生了爆燃时间,最终酿成了非常惨痛的“王恭厂之变”,造成了数万人的伤亡,当时爆炸声如雷鸣般响彻了四九城,此时,皇宫内天启皇帝的独生子还在襁褓之中,因为受到了非常大的惊吓,最终不幸死去了,也是这个原因,导致天启皇帝失去了唯一的子嗣,最终无奈之下只能把皇帝的位子传给了他的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明白了,为什么说发生了如此重大的惨痛事件,我们却说崇祯皇帝是最大的赢家,他的这个皇位真的是非常侥幸,虽然说皇帝的位置确实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但是,崇祯皇帝所处的时代真的是内忧外患,相比于曾经的明朝,真的是相差甚远,此时崇祯皇帝虽然身为皇帝,但是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诸多问题,关中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辽东的皇太极、多尔衮、以及连绵不断的水灾、旱灾、蝗灾、一时间真的是让崇祯焦头烂额。

请输入图片描述

但是崇祯皇帝并不是一般无所作为的皇帝,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崇祯皇帝还算有为,他迎难而上,竭尽全力的挽救明朝,虽然最终没有改变明朝被覆灭的结局,但是,灭亡跟灭亡是不同的,他的努力、才干、决心无数人都是看在眼中的。似乎在他接手后的明朝事情格外的多,内忧还未摆平,又迎来了外患,崇祯十年的时候,正当崇祯皇帝全身心应付李自成跟皇太极的时候,东海海疆传来了急报,来自万里之外的英吉利海军气势汹汹的兵临广州。

请输入图片描述

原来此时的英国,就是凭借着航海技术的领先,以及先进的火器,已然成为了世界一流强国之列,而崛起之后的英国,此时就是想要凭借着坚船利炮远征世界,此时的英国的大船驶向了当时的明朝,1637年8月6日,行驶了17000多海里的威德尔舰队,来到了广州治下的虎门沿海,这群金发碧眼的英国人,很快就引起了明朝守军的注意,英国舰队的司令威德尔直言不讳的提出,想要获取一处通商口岸和居留点作为贸易窗口。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这么大的事情,广州的地方官是根本不敢做出决定的,于是就上报了朝廷,请求崇祯皇帝做出最后的决定,说起来他们来的真的不是时候,崇祯皇帝当时年龄二十六岁,已经被李自成跟皇太极搞得头皮发麻了,根本就没有兴趣跟英国人周旋,于是立即下旨,命令广州地方官把这些“外夷”给驱逐出境,关于通商口岸的要求更是直接一口回绝了,并且授权了明朝的守将必要时候可以采用武力的手段,可以看得出来,崇祯皇帝当时的态度真的是非常强势,根本没有一丝惧怕。

请输入图片描述

要知道英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什么都没有得到,又怎么可能会轻易的回去呢?毕竟当时的英国对于自己的实力是非常有自信的,被强硬的圣旨拒绝之后,他们并没有放弃,妄想通过坚船利炮强行打开明朝的大门,于是,中国跟英国之间的第一场冲突在虎门展开了,有了崇祯皇帝的圣旨,明朝的守军真的是毫不留情的对英国舰队进行了轰炸,而英国舰队的司令威德尔一看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而且仔细思考之下,觉得远在万里之外作战,对他们真的是非常不利,于是只能不甘心的离去。

请输入图片描述

虽然是一次规模不算最大的摩擦,但是这次事件也是给崛起之后的西方国家上了一课,可以说是打消了他们想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的霸权主义心思,而这次事件对中国此后中国两百年的国际环境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如果说没有这道圣旨,没有如此强硬的态度,或许中国被各国列强侵略的事情会早来到许多年吧,不知道对于崇祯这道圣旨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如果没有这道圣旨,中国会怎样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