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只需要这样做

《倾听孩子》: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只需要这样做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孩子不听话是一件很容易让人头疼的事情。

比如说,周末出去疯玩了一天,大人都累得不行了,他却怎么都不肯睡觉;

自己辛辛苦苦做好了饭菜,孩子就是不肯吃,就是闹着要吃其他东西;

更常见的是,明明说好了不买玩具,但是到了商场,孩子就是哭着闹着非要买一辆小汽车。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一般还是希望能够跟孩子好好沟通。

但是一旦发现不管自己怎么说,孩子依旧我行我素之后,父母就会忍不住对孩子发火。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过:

“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纠正时,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与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

从倾听到认同,再到提出建议,这才应该是父母正确对待孩子的方式。

《倾听孩子》一书中也提到:“孩子期望我们倾听他们的心声,渴望得到理解。而倾听恰恰能够开出一条互相理解的道路。”

本书的作者帕蒂·惠芙乐于1968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奥西丹特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研究和实践。

这本《倾听孩子》是她结合多年心理咨询实践和研究,并分析了大量的案例之后所写的。目的在于教导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去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真正帮助到孩子形成健全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本书主要讲述了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孩子的各种行为而感到不知所措。

面对孩子的这些“不听话”行为,父母应该做的是通过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建立起和睦的亲子关系。

一、孩子“不听话”行为的背后有哪些原因1、哭泣

很多时候,当孩子哭泣时,家长们往往会感到烦躁、情绪失控。

他们认为孩子总是无缘无故就哭泣,甚至一点小事就哭闹不停,一点都不乖不听话。

其实,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啼哭的孩子。

年纪小的孩子,哭闹是因为不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刚出生的婴儿,哭泣是因为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年纪大点的孩子哭泣,则是因为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或者是行为受挫导致的失望难过。比如,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就会通过哭闹来要求父母给自己买玩具。

所以,孩子哭泣的行为只是问题表面化的结果,因为他们感到痛苦、生气、委屈或者愿望不被实现时,情绪外泄导致的哭泣。

因此,面对孩子的哭泣,父母应该做的是及时给与关注和满足,从而帮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以便建立起良好的亲子依恋。

2、发脾气

有些孩子不听话的表现在于爱乱发脾气,他们可能会大吵大闹,会全身发热,也可能会哭泣和冒汗。

或者,他们可能还会扑倒在地上翻滚撒泼,或是对着父母挥拳踢脚、甚至是去硬推一个不可能移动的物品,以此来宣泄他的情绪。

这时候的孩子情绪就像一枚小鞭炮,一点就炸。有时候甚至毫无任何征兆,坏脾气说来就来,谁也来设想不到。

其实,孩子发脾气的行为背后,其实他在摆脱不良情绪。

一方面,孩子发脾气是因为遇到某些事情无能为力,在情绪上感到沮丧,不知道怎么做,无法继续理智地思考下去,所以只能通过发脾气的方式发泄出来。

而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自然的康复过程。他会在经历发脾气的全过程后,从阻碍他的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并且可能会接受自己能力有限的事实,在经历心理受挫后重新振作起来,恢复之前的自信心。

因此,面对发脾气的孩子时,父母应该明白这是孩子摆脱不良情绪的途径,我们可以去靠近他,但是不要试图安慰他,只需要保证他的安全,然后任由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绪。

等到孩子冷静下来,他自己就会恢复过来。也许他会选择跟你诉说他的难过,也许他会重新振作起来,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给予陪伴和倾听即可。

3、愤怒

可能有些父母无法区分孩子到底是在单纯地发脾气,还是愤怒。

愤怒的表现,往往是来源于孩子内心的恐惧和悲伤,或者是对于不公正事件的情绪性反应。

作者在书中提到:“如果你看到一个孩子狂暴地打他的亲人,你可以假定他正处于极度的痛苦中。”因为,他是以这种方式告诉对方,他受到了伤害,需要帮助。

比如,有个孩子学习骑自行车的时候,不小心从车上摔了下来。虽然并没有受到多大的伤害,但是他已经记住了这个从车上摔下来的时刻,因为他感到了恐惧。

下一次,当父母要求他再坐上自行车座时,他会拒绝、惊慌失措,或者大发脾气。当父母硬是把他放在自行车上面时,他可能会气得大哭大叫,甚至开始拳打脚踢。

其实,这就是他在表达自己的愤怒,只因为他内心过于恐惧。

对此,处在愤怒中的孩子其实需要的是包容和理解。父母在这时候应该做的就是,能够安静地陪在孩子身边,不去要求孩子做他抗拒的事情,坚持在他发火时默默留在他身边。

以上就是孩子不听话的三种常见行为,孩子的本性其实并不坏,他们都是单纯可爱的,只不过他们的行为和成人有些不一样。面对一些糟糕的情绪或者事情时,他们不懂得用语言去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所以只能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来告诉我们。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既要理解孩子背后行为的原因,也要学会正确倾听孩子,建立和孩子沟通的正确方式。

二、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呢?

作者认为,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孩子表面是在哭泣、发脾气或者表示他们的愤怒,实际上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者身体上的创伤所引发的负面情绪。

另外,他们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父母的关注,以此来求得帮助和理解。

所以,学会倾听孩子,其实就是父母在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他们。

不过,在学习倾听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地方。

第一,倾听不意味着纵容孩子。

我相信,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这种爱可以是宠爱,却不能是溺爱。

父母应该选择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而不是无条件地纵容孩子。

比如说,孩子明明在生病,却哭着要吃冰淇淋。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请求。

所以,倾听孩子,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纵容孩子。

第二,倾听不意味着什么也不做

虽然说是倾听孩子,但是更重要的是理解孩子话语背后包含的想法和诉求。然后,适当地给予孩子引导和帮助。

孩子在闹脾气的时候,往往是他们内心感到沮丧或者悲伤的时候。

如果当孩子告诉你,他已经尝试了很多遍,也无法做好老师交代的手工作业时,你除了倾听以外,更应该马上给予他一些有用的帮助。

比如,检查他制作的过程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及时指出或者帮他做一些弥补的工作。

在这个时刻,你的行为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说到底,我们倾听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孩子,引导他们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什么都不做,让他们感到更加失望和难过。

三、父母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倾听

伏尔泰说过:“耳朵是通往心灵的路。”

倾听,其实也是一种父母和孩子建立一座心灵沟通桥梁的方式。那么,父母如何用正确对待方式进行倾听呢?

首先,专注是正确倾听的重要前提。

在倾听孩子表达的时候,我们应该专心地面对他们,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不要被其他的事情所打扰。

一方面是这样可以更好地倾听到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专注地去理解孩子,适时地回应孩子,并且引导孩子去做出自己的判断。

正确的倾听是需要父母去投入精力和时间的,因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我们全部的关注,以及我们提供给他们的帮助。

其次,父母要学会同理心。

拥有同理心,才会对孩子的遭遇感同身受,才能够更多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事情时,才能够明白孩子难过的、焦虑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我们也才能够理解,在我们眼里虽然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用这种方式去理解孩子,才能在沟通的过程中,不去表达太多我们自己的观点,而是引导孩子主动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果我们没有感同身受,只是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说的话,可能在孩子眼里这是一种敷衍或者不认同的表现。

甚至,他们会因为这种想法,反而拒绝跟你做进一步的沟通,毕竟你一点都不理解她们。

最后,对于孩子的要求可以接受,也要学会拒绝。

我们说过,倾听孩子,并不意味着纵容孩子。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父母应该做的是拒绝孩子无理的要求。

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拒绝的是孩子不恰当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

在拒绝孩子的时候,态度要温柔而坚定。要让孩子明白,我们拒绝他们,不是因为对他们有任何意见,而仅仅是因为这个要求不合理。

以上,就是这本《倾听孩子》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本书我学习到了倾听孩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以前的传统教育观念中,父母总是要求孩子“乖乖听话”,却从来不知道父母也应该学会听听孩子的话。

因为倾听孩子,能够理解孩子各种不良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能够找出方法去帮助孩子,并且跟孩子建立更好的沟通的方式。

作者简介:薇笑如花,爱上阅读写作时的自己,用文字来描绘生活的温度,感知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