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带着儿子“找苦吃”

爸爸妈妈带着儿子“找苦吃”

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让孩子能够不怕挫折,不怕困难,积极和自信去跨越困境。

一个人在童年和少年经受过的困难和挫折,会成为其日后立足于社会的资本。

所以,我和孩子他爸从小就给儿子“找苦吃”

体育锻炼,从“小病孩” 变 “小袋鼠”

强健的体魄,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儿子是剖腹产,自幼体弱多病,感冒发烧是家常便饭。吃药打针多了,还练就了“扎针不哭的本领”。 作为父母,哪有不心疼的呢?加强营养貌似不太见效,我们暗暗下决心,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儿子的体质。

改变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每个周末,爸爸陪着他到家附近的大学操场跑步。刚跑没几步儿子就上气不接下气,边跑边掉眼泪。爸爸鼓励他:“打针都不怕,还怕跑步吗? 锻炼好身体,和医院说bye-bye.”

万事开头难。周末起床是个难题,尤其是在大冬天。但所幸还是咬着牙慢慢坚持了下来。

一开始慢跑,一边跑一边歇,后来不用歇可以跑上一圈,逐渐过度到一次跑两圈,三圈……

日子有功,儿子脸色红润起来,饭量增加,个头开始往上串。

慢慢地,儿子爱上了体育运动。现在他擅长的项目是跳远,代表班里参加校运会的跳远和三级跳远项目,均获得不错的成绩。同学给了他一个可爱的绰号,叫“小袋鼠”。

每当他棒回奖状,我们自豪得仿佛他拿了世界冠军一样。

集体生活,学会自立和关爱

独立生活,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需要从小培养。

放手让孩子走出温室,不依赖于父母。

初中,儿子考上全寄宿制的市外国语学校。

从初一入学军训,到接下来的住校集体生活,儿子适应得不错。更可喜的是,他大大咧咧,丢三落四的臭毛病被治好了。家里房间曾经乱得一团糟,衣服东一件西一件,被子卷成一团就算是叠过了。 现在吧,被子叠得方方正正;衣服懂得分类,干净的叠好放衣柜,脏的再也不会被塞到床角了。现在每次洗澡后,还自觉用地拖拖干地板才出来,我再也不用做唠叨老妈了。

他小学时常常忘记带作业本,然后要麻烦爷爷送去学校。提醒多次,都没能彻底改进。因为小学离家近,想着忘了回家拿也就10来分钟的事,所以不上心,没有好好重视。 寄宿之后,试过有一次把数学课本落在家,在电话那头求助。我故意说:“这么远,明天一早给你快递寄过去呗”。 怕他耽误学习,爸爸还是连夜开车送了过去,但告诉他下不为例。儿子深感内疚,自那以后,他返校前必定仔仔细细检查几遍。

学校在市郊,离市区约60公里。从校返家,要先乘校车到地铁站,然后坐地铁4号线到市区,还得再转一趟公交,路程总共花费2个多小时。刚开始家长们都不放心,毕竟才12岁,第一次离开家。但事实证明,家长们过虑了。一帮同学相互作伴,每个周五,挤着周末下班高峰的地铁,拖着拉杆书包穿越半个广州,乐在其中。

集体生活,让一群离开父母怀抱的孩子学会自理,也学会关爱。同学关系和谐,舍友更是亲如手足。 一次放学途中,一位女同学不小心被地铁站的楼梯崴了脚,同学们懂得因地制宜,去便利店买来冰棍,帮忙冷敷消肿。地铁到市区大家陪着女同学等到家长来接,才放心地各自转车回家。

幸福的孩子,从做饭开始

做家务很重要。家务劳动,让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学会为父母分担,摈弃坐享其成的观念。

会做饭更重要。美国约翰霍金斯大学研究结果显示,经常自己动手做饭的人,比不做饭的人幸福感更强。因为在获取事物时付出的努力,会增加人们的价值感;吃饭时的快乐感觉和美味感受,会持续24小时

日本小女孩阿花的故事,也感动了无数人。身患重病的妈妈千惠,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教给女儿一些生活技能,其中的重点是会做饭。5岁的阿花说:“当我做饭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俗话说“不劳动者不得食”,做饭并不是女孩子的专利。孩子爸爸在这方面做了好示范,所以对于做饭,儿子并没有排斥。

小时候洗瓜果蔬菜,长大一点帮厨打下手,后来他学会了用电饭锅蒸米饭,还会一些简单的菜式,比如番茄炒蛋,煎鸡蛋,炒青菜,下面条。

每逢周末,尽管学习很忙,他会捣鼓一些鸡肉卷,三明治之类的东西。虽然小打小闹,娱乐成分更多,但一家人十分开心。

儿子有一件最得意的成品:肉酱意粉。 他把仅剩猪肉切成肉末,调好味炒好,再拌上煮熟的通心粉制作而成。据他自己的描述是“回味无穷”。 还特意拍照留念。

我们笑言,这个水平,起码可以不用叫外卖了。

去穷游,开阔视野,体验真实的世界

每逢暑假,长途旅行是我们的必修课。我们绝少跟旅行团,而是选择穷游。安排行程,预定机票车票,预定民宿,一切亲力亲为。

“旅行是一种学习,它给你用一双婴儿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会,让你变得更宽容,让你理解不同的价值观,让你更好地懂得去爱,去珍惜。”—— 《蓝色天堂》

这是非常正确的一段话。

而穷游的意义,除了以上所描述的之外,更能够锻炼人的总体计划能力,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力,与陌生人的沟通能力,发生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意志力,对花销的掌控等等。

穷游并不是抠门算计,风餐露宿,而是把钱花在对的地方。 选择性价比高的食住行,结合自己的时间,尽量深入地去了解和体验,而不是走马观花。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旅行目的地由近到远,从国内拓展到国外。

每一次出行,儿子都有他的固定工作—— 在机场/高铁站找到自己的航班/车次信息,在哪个柜台办登机,在哪个登机口登机;

上初中以后,分配给他的工作相应增加,除了上述的固定任务,他还负责——全面了解旅行目的地;下载网上地图,提前搜索从当地机场/车站到住地的交通;住地到各个景点的交通;问路…… 对于他来说,这些早已驾轻就熟。他理解到,安排行程前的充分准备,就好像考试前必须认真复习一样。

儿子的方向感和识途能力比爸妈好。出门在外,他才是爸妈的“拐杖”!

儿子自己总结出的旅程之“最”:

最自豪:登上长城那一刻

最艰辛(三个):云南中甸,四川九寨沟黄龙,川藏。 在高海拔地区徒步。最考验身体耐力,最充分洗涤心灵。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生命的渺小。

最开心:初中毕业,和三个小伙伴一起,完成“四个15岁少年的西安自助游”。

最涨知识:欧洲三国,每一个国家都是一本书。意大利历史厚重,德国科技先进,瑞士富裕闲适。

最兴奋:7岁第一次看到雪,第一次滑雪

最刺激:14岁和爸妈一起,第一次体验深海潜水。克服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应,特别爽。

每一次旅程,都是一次练历,一次成长。

旅行,并不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更不是在朋友圈的花式炫耀。

真正的旅行,是用眼睛认识真实的世界,通过所见引发内心所思。没有哪种方法,比身临其境的了解更来得直接。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开阔眼界,学会包容,锻炼意志,认知价值,影响人生——这是让孩子旅行的真正意义。

心理学家把过度保护的父母形象地称为“直升机父母”,他们时刻都在子女头顶盘旋,时刻替孩子保驾护航,生怕他们磕着碰着。但是,孩子的路最终要靠自己走。

孩子现在吃点苦,将来才能少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