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民营企业500强地图:浙苏鲁粤296家,成民营经济最大赢家

2019民营企业500强地图:浙苏鲁粤296家,成民营经济最大赢家

浙苏鲁粤成民营经济最大赢家!

8月22日,全国工商联在青海西宁发布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其中浙江、江苏、山东和广东四大经济强省分别拥有上榜企业92家、83家、61家和60家,4省合计共有296家企业,可谓占据榜单的半壁江山。

作为第三梯队的25个省份上榜企业数量均未超过20家。这其中,还包括作为一线城市的北京和上海,分别只有17家,15家。

提到浙江,人们首先联想到浙商的“小”,产品也“小”。像著名的温州,其支柱产品皮鞋、服装、眼镜、打火机、低压电器等,全部是抓在手心里一只手可以拿着走的东西。

看起来科技含量、资金门槛都很低,但为何浙江的民营企业一枝独秀?

01

“我这个人一向主张稳妥,我的原则是: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情我不做。但是认准了的事,我这个人是不回头的,不管什么困难,我始终信心很足,勇往直前,办不到,转个弯再走,一定要达到目的。”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娃哈哈老总宗庆后曾这样描述自己的个性。

这就是典型的浙江商人。

今年,浙江共有92家企业入围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数连续21年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浙江排名最高的民营企业,位列第十一位,名次与去年相同,但营收差距相比进一步缩小。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榜单的第十八位,相比前一年提升了五位。

进入前五十位的还有海亮集团有限公司(25),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28),天能集团(30),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3),超威集团(37)以及万向集团公司(44)。

浙商成为各类排行榜的主角已然成为常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爱上镜、出风头。有专家对浙商作了如下的勾勒:

浙商经营手法平实,不重形式、技巧,不搞噱头。相应地,也就亏损少,失败率低。在浙江,有一大批操持企业二三十年以上的常青树,经营非常稳健。鲁冠球、白骅、吴少华、叶雪康等经营几十年竞能做到一年不亏。在全国有影响的浙商破产案几乎没有,在谨慎保守的中小业主那里,就是小企业破产也比例不高。

聪明的浙商非常明白,企业规模小不等于规模经济小。在浙江温州、义乌等地,有许多夫妻档和小作坊,只专心做一样很小的器件,比如螺丝。相比于大工厂,产品质量不一定最优,但性价比一定很高。

这其实是来源于浙江本土企业的传统。不好高骛远的浙商最实事求是,他们注重的不是“最好”,而是“最适合”。他们摸索出自己的产业、管理模式道路,更贴近中国这个市场的文化和国情。这就是草根企业管理有时比跨国公司更有效率的原因。

截至2018年底,浙江共有各类市场主体654.23万户,而其中民营经济市场主体627.35万户,占95.9%。“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商人是当今中国最具活力也是最会赚钱的人群。”这逐渐成为了大众的共识。

02

论数量,浙江最多;论综合实力,则广州最强。

与去年相比,浙苏鲁粤4省的排名没变,但其中3个省份的上榜企业数量略有减少,广东成为唯一一个保持稳定的省份。

在所有省份中,广东的企业收入总和超过5万亿笑傲群省,江苏和浙江分别以4.7万亿和4.3万亿位列第二、三名。而山东总营收不到3万亿,落后于粤浙苏,这与山东企业偏重冶金、化工等传统工业有关,山东的产业转型有待跟进。

而这恰恰是广东的取胜之处,广东企业多是高科技制造业,在榜单中共有24家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其中一半都来自广东:华为是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研祥智能是全球第三大特种计算机研发制造厂,创维的OLED电视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

不仅企业收入总和第一,广东企业的实力也有目共睹。在十强企业中,广东一省独占4家,分别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和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作为经济强省,广东省历来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众多。2018年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为5.26万亿元,占GDP比重达54.1%,民营经济增加值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不仅如此,在2019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中,广东省的上榜企业达到了8家,浙江省4家,江苏省3家。另外,从2019年上半年我国各省份上市公司的数量上来看,广东省上市公司的总数量为593家,而浙江440家,江苏410家,远远超过了浙江和江苏。

03

浙苏鲁粤以绝对优势占据前列,其余省份的上榜企业数量均难以匹敌。

河北紧随其后,成为了第二梯队的领头羊。今年河北一共有33家企业上榜,排名最靠前的为从事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在第40位。此外,福建共22家企业上榜,排名最靠前的是排在第20名的阳光龙净集团有限公司。

剩余的25个省份的上榜企业数量均未超过20家。这其中,还包括作为一线城市的北京和上海,分别只有17家和15家民企上榜。不过今年北京上榜企业数量“超车”上海,2018年两市分别为15家和18家。

不仅如此,从头部企业来看,北京也处于优势状态。北京方面,此次表现最佳的民营企业为京东集团,排名第6。同时,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也均代表北京冲入前十阵营,分别排名第9、第10。

上海民企的排名则并不理想,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42、复星国际有限公司排名第48。

然而,在中国城市中,上海却是公认政府管理最精细、效率最高、服务意识最好的城市,为吸引人才、鼓励创新不遗余力。或许,正是这种强烈反差,才会有2008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俞正声著名一问:上海为什么不出马云?

其实,早期的上海也曾是创业家的乐园。真正的变化产生于1949年以后。由于上海出色的经济基础,被作为公私合营、货币改制等新政的重点地区。直至今日,上海依然拥有强大的国有经济体系。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海市政府官员卓越的管理能力,与此相对的另一面则是——给新企业、新经济势力留出的空间太小了。

中国民营企业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力的地区,无一例外都是计划经济体制薄弱的地方。像上海这样国企比重较大的地区,为谋求稳定的市场地位,它们很容易通过政府制定各种细密的管治措施,构建维护垄断地位的堤坝。

说到民营企业的创业,本质上就是打破行业格局的“洗牌”行为,这当然为地位稳固者所不容。就像“滴滴专车”此前被上海市交管局叫停这样的事发生在上海,其实并不意外。

此外,上海发布的“国内人才申领《上海市居住证》打分表”,按理说应是为了甄别人才而设定的衡量标准,受聘的薪水、岗位级别、纳税数额、社保缴纳越高,得分则越高。然而,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在承接《户籍的成本》课题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打分表实际上鼓励的是外来人才安心打工,而不是创业。

当一个积分很高的人在面临创业机会时,陷入选择困境——在离居住证、上海户籍只有一步之遥时,创业往往意味着前功尽弃,毕竟白手起家创业期间,在薪水、纳税额、社保缴纳的得分都会大幅下降。

可以说,就连在上海的新移民们所拥有的“上海梦”也被格式化了:买房。而创业什么的,还是换个地方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