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最火爆节目,主持人个个广为人知,它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吗

这是中国最火爆节目,主持人个个广为人知,它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吗

看了这么多年《新闻联播》,这样的画面想必每个人都相当熟悉。

每当新闻联播结束后,总会有主持人整理稿子的动作。多年来,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始终对主播手里的稿子到底写了什么感到无比好奇。不过就在前几天,《新闻联播》公众号发布了一段视频,终于解开了这个谜题。

视频中,康辉一边拿出一张稿件一边解释,"这个和一般的稿件不太一样,它是一行九个字,字体都比较大,这是符合提示器要求的稿件。"

紧接着,旁边的欧阳夏丹接话:"嗯,所以我们在念的时候,这个字体看起来就会特别清楚。

有网友表示,这听上去很简单的样子,没想到,欧阳夏丹冲着镜头调皮的说:"你上来试试!"。

皮一下之后,她又继续给观众解释,"这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新闻联播是字字千钧,对联播的播音员要求是,每个字都要力保精准,不容有闪失。""所以,这份压力带来的一个直接反应就是,我现在只要听到联播的片头曲,就会马上紧张起来。"康辉接话继续说道。对此,欧阳夏丹表示无比认同。

接着,康辉还透露了一个小趣事:"曾经在办公室里有一位同事,用联播片头曲做手机铃声,被我严厉禁止。""太吓人了。"欧阳夏丹笑着接话。

两人一唱一和,就这样把主播工作之后的日常展现给大家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如今的新闻联播和我们印象中的新闻联播已经大不同了:曾经端庄优雅的女主播还有标准国字脸一脸严肃的男主播,纷纷在镜头前开起了玩笑,即便是在播报新闻时,遣词造句也时不时变得网络化、时尚化,一改往日严肃、高冷的姿态,做到了官话民说。

也因此,新闻联播凭借焕然一新的风格屡次登上热搜,成为当代青年最爱节目之一。不过,要说起新闻联播的前世今生,大多数人都只是一知半解呢!

特点鲜明的历代主播

前不久,康辉在播报《究竟谁在全球到处欺侮恫吓他人?》的国际锐评时,使用了"荒唐得令人喷饭"措辞,一时之间,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纷纷以为调错了频道,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8月7日,台湾某财经专家在节目中说"大陆人连榨菜都吃不起了"!这下女主播欧阳夏丹坐不住了,在《主播说联播》栏目中,她一改端庄模样,瞪着大眼睛回应:"宵夜时间到了,要不,上点儿榨菜?"

之后,央视《新闻联播》主播海霞也因为一段简短播报,迎来网友爆赞:"网友的一句话刷了屏:我支持中国香港,你们可以关我账号了。对此,我也想说,挺香港、撑警队,我们不仅不会闭嘴,还会大声说出来。"

除此之外,"美国怨妇"、"满嘴跑火车"、"羡慕嫉妒恨"、"撒谎不脸红"等犀利用词也接二连三出现,引起了网友们的极度舒适。

可见,即便是央视新闻,也难逃新媒体语境的影响。这也间接说明,作为官方媒体的央视,为了适应新时代、新的生活方式 ,播报也变得越发有温度起来。

不过,要说起新闻联播话风变化,可不是从今年开始,早在2017年,主播朱广权就有了令人捧腹的发言。

当时正值假日,有观众问朱广权:你们电视台不放假吗?结果朱广权幽默回复:"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没有四季,只有两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换台就是淡季。"

这文案,妥妥的100分!

如今,主播们也传承了了朱广权的搞笑因子集体化身段子手,发表时事评论严谨又不失俏皮,让观众也看得不亦乐乎。

不过,在康辉、欧阳夏丹、海霞、李梓萌等主播自带流量时,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新闻联播从初具规模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四代特点鲜明的主持人。

第一代是以李娟、赵忠祥为代表的主编,作为第一代主播,他们的特点就是严肃、庄重;

第二代是以卢静、罗京、李瑞英为代表,这一代主播的辨识率很高,罗京更是以"国嗓"闻名,播音平和、稳重、权威,可惜在09年就因为淋巴瘤导致心脏衰竭不幸逝世,享年48岁。卢静也是首位在《新闻联播》中尝试微笑播报的主播,此举在当时还引发了不少争议,但当时观众普遍反映良好,解除了"微笑危机",之后《新闻联播》的不少女播音员都沿用了这种播报风格,并尝试加入"观众朋友们;

到了第三代,现如今中青年比较熟悉的李梓萌、康辉、海霞等相继加入,央视新闻联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到了第四代欧阳夏丹等主播加入后,更加年轻的他们播报语速也相应加快了,有观众统计,新主播在播报新闻时语速一分钟达到了310字左右,以往每分钟只有280字。

从40后的赵忠祥、李娟、邢质斌等人到70后的海霞、康辉等人,虽然各有特点,但也有共性:头脑清醒,科班出身,声音和形象端庄易辨识。

要知道,《新闻联播》播报的都是国家级的政令或者重大决策,所以是不允许犯错的。但众所周知,如今的《新闻联播》采用的是现场直播形式,这种方式更加贴合新闻传播规律,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新消息然后进行播报。

这就导致主播们经常要把可能一眼都没看过的几千字大稿一字不错地播报,还必须保持每分钟至少220字的速度。在直播时,稿子上还可能布满了记者或编辑修改的痕迹,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绝对不能打磕巴。

被誉为"国嗓"的罗京就有过一段惊险的经历。有一次有一条重大新闻需要播报,可是节目开始后才送到演播室,并要求无间断口播15分钟。由于现场直播极度考验专业性和应变能力,罗京基本上没有缓冲的时间,看到稿件的同时就必须播报出来

起初,李瑞英藏在主播台下给罗京一张张递稿件,罗京还能有条不紊的应对,但是递着递着突然有一张稿件纸李瑞英怎么也找不到了,在桌下急得满头大汗。好在罗京播完前一张的最后几句时,她从凌乱的稿件中找到,才有惊无险。但是下了台后,此前刺激的经历让两人近乎虚脱。由此可见,新闻联播的主播不仅需要极强的识字念稿基本功和抗压能力,更必须要具备极端清醒的脑子。

再就是个人形象,其实《新闻联播》播音员并不要求男帅女靓,因为主播太漂亮、帅气反而会转移观众注意力,影响观众接受新闻。所以央视对女主播形象的要求仅仅是端庄大方、上镜,男主播则大多是标准的国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眼睛一定要有神,面对镜头目光不能游离。

不过,由于央视《新闻联播》在国际中的特殊地位,稍有变动就会被过分解读,所以主播的服饰、发型等都不能随心而行。为了维持严肃端庄的形象,央视主播穿着风格都偏沉稳,连自己剪头发都需要上级审批通过才可以,这也导致女主播李梓萌戴了十几年的假发头套。

李梓萌脱下发套

新闻联播的前世今生

如今的《新闻联播》越发与时俱进,深受各个年轻段的观众喜爱。但早期的新闻联播能发展到今日的地步,可谓经历了无数次困顿与局限。

1958年9月2日晚7点,北京电视台《电视新闻》开播,它是《新闻联播》的前身。

八年时间一晃即逝,就在1976年7月1日,经过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之后,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向全国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该节目就此成为《新闻联播》的雏形。之后,又经历了无数个大小型商讨会,《新闻联播》定于1978年1月1日开播,在每晚七点左右播出,时长为20分钟,比现在的时长少10分钟。

最初,中国还没有录像设备,新闻全部用胶片带拍下来送回播音室,胶片带播放的同时,播音员同步配音,实现在电视荧屏上的直播,但是只有声音和新闻画面,没有主持人出现在镜头前。

直到1978年底,央视启用台内仅有的两台电子新闻采集设备录制新闻影片,采访不久就可以播出,解决了以往使用电影胶片时常见的影音不同步、胶片黏贴处断裂等问题,《新闻联播》主播才首次面对观众,赵忠祥成为节目开播以来第一位出镜播音员,不过此时的出镜和之后的纯录播出镜还是有所区别。

虽然播映方式有所改变,技术还是不够成熟,很多工具都缺乏,据赵忠祥回忆说:"当时的设备和技术手段还不先进,甚至没有电子屏幕。"

这样的情况直到1979年赵忠祥跟随国家领导人去美国访问,看到美国三大广播公司都有提示器,回国后就向台里打了报告,从国外引进了这个装置之后才有改善。"它是播音台前放置的一块类似玻璃的屏幕,在不影响摄像机镜头拍摄播音员影像的情况下,能让播音员可以清晰地看到屏幕上的字幕。这样的装置对于播音员来说非常实用。"赵忠祥说。

随后,录像设备的引进,让新闻录播有了可能。重大时政新闻和诸如一长串领导名单等绝不能出错或比较繁琐的稿件,都能够提前录好降低损失。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央视《国际新闻》也顺利开播,在1980年5月1日时,《国际新闻》保留名称并入《新闻联播》,成为固定的5分钟国际资讯。在此期间,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影片改用微波干线传送至央视,《新闻联播》每日播出时长改为30分钟,然后一直贯彻至今。

现有的《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也是1980年7月才开始加入播出。

到了1981年4月,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在青岛举行,会议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电视台供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也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

一年之后,中共中央更是明确规定,重大时政的发布时间从20:00提前至19:00,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由此开始奠定《新闻联播》作为官方新闻发布管道的重要地位。

现在的《新闻联播》就是从那时开始基本定型,之后,大致就是一些细节性的修改,片头画面、演播厅背景等。

有趣的是,《新闻联播》一直在革新,唯一没变的却是它的片头曲,这首短短16秒的乐曲在1988年3月从作曲家孟卫东的手中诞生并被《新闻联播》启用为开始曲之后,便以每天一遍的高播出频率在央视每晚的黄金时段播放,至今没有更换过,孟卫东也因此被人们誉作"每天都能听到他作品"的作曲家。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圈外观察室】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