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网红拱辰老街深藏清代四合院,系“武探花”后人所建

安徽合肥:网红拱辰老街深藏清代四合院,系“武探花”后人所建

作者:束文杰

在三中读书三年,数次路过拱辰老街,翘首一眼市井繁华。

这是我对于这条不足五百米小街的最初印象。

拱辰老街

和很多吃货一样,对老街的进一步印象来源于各式各样的美食。目光从街首转向远处,除了菜市散摊,便是小吃名食。各种人群都可以来到这里,根据自己的需求,满足自己的皮肚,一解馋虫的困扰。

拱辰街(摄影 | 束文杰)

不知何时,这条市井老街竟与“网红”一词关联了起来,年轻人们纷纷拿起各种设备来此打卡,一时间老街又多了份青春活力的气质。

昔日的北门街

第三印象,便是老街的历史。拱辰街,解放前叫做北门大街、北门街,南起宿州路与阜南路交口西,向北蜿蜒近400米至 “拱辰门”。拱辰门,是当年合肥城的北门。

拱辰门(来源 | 网络图片)

1938年,可恶的日本鬼子侵袭合肥城。这条街作为当时合肥城的“北大门”,成为人们重要的“逃亡通道”。前有窄桥人群拥挤,后有日军枪林弹雨。最终,造成了惨绝人寰、血流成河的拱辰桥事件。后来,在拱辰街的北首,人们树立了“拱辰桥死难者纪念碑”,纪念那场事件中死难的先辈们……

拱辰桥(来源 | 《闪光的足迹》)

解放以后,北门街的名字一度保留了下来。后来,由于这条街的北首曾有“拱辰门”,于是便将此街改名为“拱辰街”。有人说,她是合肥城内最后一条“活着”的老街。街中的菜市具有独特的市井气息,一晃已在这片热土上存在了近40年。上世纪80年代,人们先是在阜南路上做起了小规模的买卖,后逐渐向北门街内延伸,不断聚集人气,日益形成了一处繁荣的市场。

拱辰街菜市场(摄影 | 束文杰)

如今,老街内已经很难看到历史的痕迹。然而很多人不知,这条“网红街”还暗藏一处百年民居建筑群。同时,她又是合肥老城内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民居。

拱辰街79号

从拱辰街与阜南路交叉口进入老街,向北步行近百米,老街的西侧——拱辰街79号便是我们的目的地。北侧、南侧是小区住宅楼,建筑群则夹在二者之间。

董家大院示意图(制作 | 束文杰)

老宅的大门位于第一进建筑中央,门前区域早已被摊贩们“占领”。叫卖的吆喝声、来往的“格朗车”声、买卖的讨价还价声……与大院内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不是专程或者仔细寻找,人们很难将这座大门里的建筑与清代联系到一起。

吴大爷,在这里居住了50多年。他操着一口“合普”对我们说,原来的大门十分宏伟,门前还有石狮、石鼓,门上还有厚实漂亮的门板子,“就和现在的李鸿章故居一样”。好东西还不早早就被那些“梁上君子”盯上了!今天,那些“玩意儿”早已失去了踪迹,实在可惜!

大门(摄影 | 束文杰)

门框的两侧为青砖墙,破损处用粗拙的红砖修补着;那青砖每片不过一寸高,砖缝间整齐地勾着白灰。门框下方,左右两侧各一个门枕石,原先的形状早遭破坏已经看不出来了,只能看见这些质地紧密的石块,仍在守护曾经繁华的深宅大院。门框外侧,有两堵高墙,似乎要撑起当年宽阔的门楼,墙上也是细密的青砖,顶部呈阶梯式变宽。

走进第一进堂屋,屋顶的梁柱均为木制。仔细欣赏,上面还有不少纹饰或者木雕。

木雕(摄影 | 束文杰)

进入内院,第一进院子南侧还砌上了一堵石墙,将其分隔成了两个部分;北侧则新建了一座小屋,使得本来挺大的院子变得格外狭小,似乎仅是居民出入的通道。

墙角的丝瓜(摄影 | 束文杰)

第二进院子里,以及北侧墙外,有两口古井。关于他们的来历,有人说是房屋原来的主人百年前开挖的,也有人说他们是解放后才挖的水井。今天,居民们早都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于是水井被人盖了盖儿。

古井(摄影 | 束文杰)

第二进院子与第一进相同,院中都砌上一堵石墙;而院内西侧的建筑终逃不过时光的蹉跎,几年前部分屋顶出现坍塌,里面的居民也早已搬离。与第一进的门楼一样,这座房屋也有精美的木雕。

濒临倒塌的房屋(摄影 | 束文杰)

现存的建筑群为典型的四合院结构,三进院落。吴大爷说,解放前建筑群的周围区域,包括几座小区住宅楼所在地,都是这家主人的“领地”。能有如此规模宅院的家族,无论是地位还是财富、势力都是十分显赫的。

那么究竟是哪个大家族?又是什么人所建的这处百年老宅呢?

老宅的主人

当地居民常称此处为“董家大院”、“董家宅院”。当年大院的主人,是清代初年合肥“武探花”董金凤的后代董季平。

探花(来源 | 网络图片)

说董季平很多人不认识,他祖宗董金凤可是大有来头呢!乾隆年间高中举人、进士,当官以后在合肥城前大街府学云路街东侧三十米处(即今飞凤池巷西侧三十米),盖起探花府,轰动庐州城一时。武探花出身的他于嘉庆时奉旨从福建任上接替海隆阿,担任台湾北路协副将。这一官职,隶属台湾镇之下,是当时台湾中南部(台南以北)及北部的最高武官将领。以后,几百年间包括民国时期,董家一直是合肥城内的望族名门。

飞凤街(来源 | 网络图片)

清代末年,董季平、龚维云夫妇建立这处宅院。龚维云,是当时合肥城内另一大家龚家的千金四小姐。刚建时,为九进大宅,共29间,有500多平方米。建筑坐西朝东,从北门街一直延伸至陈小巷。时光飞逝,当年的主人在解放前后搬离了老宅,解放以后这里成为了一所学校——“银行干校”;同时,周围区域先后拆了一部分,盖起了几栋红砖楼房,为银行职工宿舍。

董家大院与宿舍楼(摄影 | 束文杰)

很多年过去了,用几位老居民的话说,当年银行的职工们早都搬走了,“外来的打工者们”纷纷租赁了这里的房屋。为了扩充住房空间,若干年来老宅的院内不断增添新建筑,或者将屋内隔成若干间。房屋若是漏水了,人们或更新瓦片,或用石棉瓦、塑料布覆盖于屋顶上,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吴大爷的父辈是当年银行的职工,他说这里最热闹时住有几十户居民,现在只剩下六七户坚守,大多为白发苍苍的老人。

董家大院的住户(摄影 | 束文杰)

几年前,曾有消息将其打造成合肥淮军府或为合肥民俗馆,由于牵涉产权诸多历史遗留原因,未能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

相关新闻报道(来源 | 网络截图)

老宅虽然破损不堪、伤痕累累,但那保留下来的片片青砖小瓦和精美的木雕门头似乎诉说着当年的辉煌。遥想百年前,董家群居深院,前有产业,振兴家族;后有雅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董宅屋舍俨然,绿荫花香。

董家大院(摄影 | 束文杰)

若将昔日庐州人家生活的场景恢复于这处百年民居之中,加以打造或者修饰,岂不让人们对老合肥更加了解和认识呢?传播合肥文化,何须再造新景?现成的四合院就在这儿呢!

作者:束文杰运营:束文杰编辑:束文杰制作:町甽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