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或许就是一叶方舟

瓦屋山或许就是一叶方舟

我们一行八个人,正好凑齐两桌麻将,相约瓦屋山雅女湖,是去消夏的。

我们一路且歌且行,中午时分,到达柳江古镇。匆匆吃过午饭,再穿林海,跨玉屏。山中雨雾缭绕,山景明灭可见。山路两边,翠竹丛丛,杉木参天高耸,山泉阵阵,汽车在山间穿林破雾。移步换景,整个行程都呈现着好山、好水、好景色!

可是,到了雅女湖,我却再也没有心思打麻将了。对同伴谎称身体不舒服,就卧于室内静静的看书。

暴烈的阳光在这里温柔起来,默不作声的倾泻在床边,室内显得很明亮,感觉人都有点透明了一样,通体畅爽。这个时候,室内的温度大约二十三四度,暖暖的有种温馨。

于是,我有种冲动,突然想徒步,走进瓦屋山里去,任由脚步带我自由行走,即使是迷路了,也是很爽的呢。当年,英国旅行家威尔逊就是这样的,信马由缰的到大渡河游走。越是没有人去过的地方,越是危险的地方,他越是要去。他说,轻易得来无好景。威尔逊的这样的经历,不仅让他收益无穷,也让我们得到了宝贵的历史记录。

1908年9月4日,英国旅行家、植物学者亨利·威尔逊曾造访人迹罕至的瓦屋山。他在《一个博物学家在中国西部》一书里,详细记载了瓦屋山的自然风光、生态植被和文化活动。他写道:“据说,瓦屋山有许多动物,包括斑羚、豹子和熊等等,但是捕猎它们几乎不可能,我们这几天虽然没有见到任何动物,但我却不得不信它们正潜伏在丛林中……9月8日,即将抵达毛沟前,我们爬上了一座山的山顶,第一次看见了瓦屋山。在这里远眺瓦屋山,它厚平方重,整个轮廓就像一艘漂浮在云雾之上的巨大方舟。”

在喧嚣的麻将声和纷扰中,我突然若有所悟,威尔逊把瓦屋山比作“方舟”,是非常贴切的。在浮世里,乱花渐欲迷人眼,人们纷纷各自救赎,这一片静谧,无疑是打捞自己的一个方舟。在云雾或者雨雾迷漫的时候,你看瓦屋山,突出云端,其形其态,的确神似方舟。

这天晚上,我没有做梦,也没有完全睡着,只觉得自己也是一艘方舟,在自己的心海里慢慢前行,无声无息的,仿佛前面就是港湾,隐约有灯光照在心底里……

(1)“青羊之肆”众里寻他千百度

据《蜀记》载:老子出函谷关,与关令尹喜相约:“千日后到成都青羊肆寻吾”。

千日之约,老子意欲何为?青羊之肆,老子为何此情独钟?

远在西周末年,瓦屋山即得到开发,蜀国开国主蚕丛--青衣神葬在瓦屋山,古羌人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庙堂"川主"、"圣德"、"遗福"、等,祀青衣神,成为有名的"青羌之祀"。

远古时代,青衣江流域居住的主要是羌人。他们除了养蚕、渔猎,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在祭祀青衣神的活动中,在高高的坝子中搭台酬神唱戏,娱神而自娱,形成规模空前的“青羌之祀”,流传至今的“三月三”、、“五月台会”等均是此种古蜀遗风,而瓦屋山庞大的祭祀蚕丛的建筑群,是当时最集中最典型的青羌之肆。

据《说文解字》载,羊字通羌,肆与祀同。蚕丛时期的青羊肆即青羌之肆,青衣江流域的羌人祭祀青衣神之肆。毫无疑问,瓦屋山即是最大的青羌之肆。老子千日之约,几千里专奔瓦屋山而来,奔青羊之肆而来。如不是非同寻常的目的,非同寻常的吸引,老子这样的大家是不会轻易动身的,他可是楚国名人呢。

老子生于春秋末期,与孔子同代,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他最重要的学说是提出了“天道自然说”。他来瓦屋山之前,在函谷关应关令尹喜之邀写古今闻名的《道德经》。

他来瓦屋山的时候,《道德经》写完了么?为什么他当年放下笔墨就走?还有那个千日之约?一连串的疑问,萦绕在我的心里。

这些疑问,可能不只是我一个人才有的。但为什么一直无解呢?

我只有放下包袱,走进瓦屋山,零距离的感觉瓦屋山的美丽和灵魂,也许能悟出一星半点。

第二天凌晨四点,我就独自背上小包,往瓦屋山深处行走。晨光中,那湖光山色,融为一体,一时也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水!看水面,晨风起,微波不兴,不见涟漪层层。愰忽中,有游船、渔船在湖上。这情景,只觉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早晨的瓦屋山有露,湿湿的润在发际,空气是凉凉的,清新得有点透入血脉。鸟儿欢乐的鸣叫着,在看不见的树叶里嘻戏着、挑逗着。晨曦渐显渐露,晕染着天空,远山模糊着,似乎早就在等待朝霞满天。

我独自行走着,感觉着,范成大的《清江道中橘园甚夥》,突然如画一样,流泻于我脑海里:“芳林不断清江曲,倒影入江江水绿。未论万户比封君,瓦屋人家衣食足。”这是多么怡然自得而又丰衣足食的田园景象,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和谐风光。或许,这原本就是一种境界,只是我们太平常,太不在意,沉浮于躁动的表象,而未细致的品味个中情调和滋味,没能发现其如诗如画的境界吧。有个词语,熟视无睹,说的可能就是这景况。

瓦屋山山形宛如一座瓦屋,古人见象生义,命名为“居山”,意为可居住之山。

在山与云彩的交接处,可能是阳光的照射之故,瓦屋山显得更明亮和透彻。那颜色由淡蓝到绿到墨绿,很好地从天际过渡到山尖。此时远望瓦屋山,那阳光正好直射于山顶,山形便全然展现在我的面前,正如家乡修筑的瓦房上的瓦片。

瓦屋山山顶平兀,间或有瀑布飞泻而下,汇成一条大河。大河倒了一个右拐,围绕着蚕丛活动的中心区域,旋了半圈,酷似一个大写的“蜀”字,因此,人们因形生义,把江又称作蜀江,把瓦屋山称作蜀山。我不知道,蜀到底是一条蚕的象形,还是瓦屋山与河的象征。总之定义为蜀,是有根有据的,并且很自然贴切。

我这一次出走,用了两天时间,只走了瓦屋山一小部分。在我走过的地方,几乎都能见到自然与历史遗址。

瓦屋山既然是蜀山,当然少不了与蜀有关的文化。纯朴的蜀人一直从善如流,以“易”为俗,又将瓦屋山命名为易俗乡,并且为了纪念协助武王伐纣的周公,将瓦屋山下的河流叫做周公河。人们对瓦屋山上出现的天象奇观无法解释,只能认为它距天最近,是神仙们居住之地,对其只能顶礼膜拜。

我还听到一个传说,当地流传着“瓦屋山是用金柱头、银磉礅建造的,有24座神仙洞府”的说法。每每有重大活动,山民都要成群结队的上山求神许愿。香火之旺,当不亚于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至今山上还保留着许多与祭祀有关的地名,如三霄洞、大法洞、五郎洞、晴雨洞、灵牛洞、野牛街、龙神岗、望乡台、迷魂凼、炳灵祠等,以及与占卜祭祀有关的传说。

自然之象,祭祀之实。人们是不是把瓦屋山的平顶看成了一个巨大的香案,借用瓦屋山来作祭坛,人成香、日为火,在云雾缭绕中,祭天祭地祭神祭祖?

当然,我更无法知道当时老子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想象。但他毅然决然的,行走千里,以千日之约而直奔瓦屋山而来,的确是为“青羊之肆”而来,说不定就是来为民众寻一方心灵净地,或者就是来寻那个叫“方舟”的灵魂救赎呢。

行累了,想多了,身心俱疲。我坐下来歇息,听见有水声,循声望去,前面山顶挂下一束飞珠溅玉的细小瀑布。瀑布在山湾里的密林旁形成小水池,池里有个巨石,瀑布正好冲击在巨石上。丟下背包,我几步跨上巨石,盘腿一坐。瀑布如流,从天而降,冲刷着我的全身。我心澄澈,有如空山鸟语、林间夕照,心里没有一丝杂念,尽万傾蓝色天空如洗。

(2)道可道,非常道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作为都江堰的城市形象宣传语,这是非常不错的,被很多人奉为经典。

但是,就历史和道教而言,这句形象宣传语是有偏颇的,特别是对《道德经》作者老子而言,是不公平的。所有人都知道,老子一直被奉为道教最初的始祖。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到了“青羊之肆”这片神奇的土地,“当周之末,居山与世人绝迹。惟有黄发友五人,手扶青筇之杖,出入室中与老子谈。”这青黄不接筇之杖就是青衣江南邛崃山(今轿顶山)所产筇竹所制。那五位黄发友就是瓦屋山的五郎洞主。

最后老子升化在瓦屋山——青羊之肆。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其升化处修了会仙桥、太极殿。并且把瓦屋山又叫做君山、老君山。

后来,道教祖师张道陵到瓦屋山,创建了道教。而老子依然被张道陵推崇为道教的祖师,尊为太上老君。可见,老子与道教是有着血脉关系的,他提出了“天道自然说”,《道德经》便集中体现了他的先进思想。至于张道陵在瓦屋山,是否读过老子的《道德经》,是否传承了老子的衣钵,已无历史资料可作佐证。但是,张道陵奉老子为祖师,承认与老子一脉相承,这是无可挑剔的事实。

张道陵是道教的创立者,自封为天师。东汉时期,他在任江州令时,十分关注青衣江流域这片神奇的土地,他的足迹遍布仁寿、井研、彭山、洪雅,并且为井盐的开采做过许多工作。他在更为偏僻的盆地西沿山区,设立二十四个治所,传播五斗米道。他所提倡的一些原始互助的主张,至今仍在瓦屋山区流行。如山地笋棚内备有米、盐、柴、灶,过往的猎人、采药和进山路过者取用后,根据自身力量予以补充。这是一个非常得人心的举措,五斗米教便很快传播开来。

我们细读了《张道陵碑》的文字,碑文生动地记录了张道陵携其孙张普在易俗乡传道的历史。与此同时,人们还在附近崖石上绘制了“天师行道图”,图画用笔简练粗犷,勾勒写意,没有大场面和精细的特写,然而却透出一股浩然之气。直到现在,瓦屋山许多山地人家仍然供奉张天师画像和符箓。当地百姓中,一直流传着关于张道陵的许多神奇的故事。

后来,晋代葛洪,号抱朴子,也是沿着老子、张道陵的足迹到了瓦屋山结茅练丹。现在,柳江的五凤山还有抱朴洞、看花台、老君观等遗迹。

元末明初,著名的道人张三丰,到瓦屋山苦修,创立“屋山派”。朱元璋与朱棣屡次派人寻觅,他都避而不见,私底下又与蜀王朱椿过从甚密。当时的朝廷对他十分恼怒,表面上给他敕封了许多头衔,另一方面又断其退路,借妖名,将瓦屋山封禁,企图困死“屋山派”的传人。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是在说明,瓦屋山才是真正的道教发源地,才是真正的问道之处。何以青城山凭一句话,就褫夺了瓦屋山在道教中的地位和作用呢?显然是不够公平的,也不能算是最精准的。

我们知道,青城山的确也是非常重要的道教圣地。是全球天师道圣地。据百度搜索,对青城山道教有这样的记述:

青城山(Mount Qingcheng)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球道教天师道圣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源地。

青城山,一名丈人,一名赤城,一名清城,西岳佐命之山。为十大洞天第五洞,号曰“宝仙九室之天”,在青城县青城山洞,周回二千里,属青城丈人治之。环列三十六峰一百零八胜景,诸峰环绕状如城廓。青城丈人,黄帝所命也,主地仙人,是五岳之上司,以总群臣也。丈人领仙官万人。道士入其岳,丈人服朱光之袍,戴盖天之冠,佩三庭之印,乘科车从众灵,而来迎子。

细读这两段公开的文字,我们发现,首先,后一段文字写的应该是神话传说,是仅供参考的内容。第二、缺少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和实物为证。第三、作为全球天师道圣地,只能讲是道教一支的发源地,而不能以偏概全的自认为道教的发源地。这样的自认,小而言之,是罔顾事实,大而言之,有欺师(特别是对老子和张道陵而言)之嫌。

我们拿青城山的城市形象宣传语来这样说,实在是不恭不敬。然,就事实和道理来看,我们只是就事论事,说了真话而已,其实是对青城山和青城山道教的另外一种尊重。

凭心而言,游走瓦屋山,欣赏自然与人文景观,绝对是要做好攻略,要动用心思的。对于自然与文化遗产,我们当怀敬畏之心,沐浴更衣,礼拜有加。旅游,其实是心游,是对自然与文化的感知和体验,若有所悟便是心得。

也许,这个也就应了老子所说的,世人又一直争议不休的“道可道非常道”了吧。

我们的消夏之旅,因我单行独骑私下里走人不欢而散。其他人对我都颇有微词,说我离群索居,说我独自寻欢。我只有苦笑,歉然陪礼道歉,以请客吃饭深表惭愧。

离开雅女湖之前,我依然回望,有种不舍之情涌上心来。最后,只能用陆游的《再赋荔枝楼》来作结。

只道文书拨不开,

未防高处独徘徊。

山横瓦屋披云出,

水自牂牁裂地来。

暝入帘阴吹细雨,

凉生楼角转轻雷。

痴顽也拟忘乡国,

不奈城头暮角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