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楚云飞358团有5000兵力,抗战中真有这种可能吗?

《亮剑》楚云飞358团有5000兵力,抗战中真有这种可能吗?

看过《亮剑》的朋友都知道两个著名的番号,一个是八路军386旅独立团;一个是晋绥军358团。

李云龙独立团的兵力规模一开始仅有1000余人,后来将各部队分散出去后自由发展,到打平安格勒战役时,正牌部队就收拢起了7000余人,这也是李云龙敢主攻县城的一个原因。

而楚云飞的358团由于是晋绥军的正规编制,因此用不着自力更生,武器、兵员均有第二战区来补充,其兵力高达5000人,还额外编有炮兵营。通常来说,一个团的正常规模是2000人左右,少点的话就是1000多人,多点的话会到3000人左右。

比如在真实的抗战背景下,广西的桂军一个团兵力为1500人左右,中央军调整师(即所谓德械师)一个团兵力可能近3000人,八路军正规军的话有大小团之分,大团兵力会在2000人甚至更多,小团的话有的就一个正常营的实力。那么晋绥军会是如何呢?真有5000人的大团吗?

晋绥军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一支地方军,由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一手创建,其最初称之为是晋军,后来势力发展到绥远后,即有晋绥军之说法(为行文方便,以下皆称晋绥军)。由于阎锡山曾有问鼎中原之意,晋绥军也多次出省“逐鹿中原”,因有成也有败,所以其兵力规模是忽大忽小的。

1917年时,山西陆军总兵力有4个混成旅及直属部队共计1.8万人;到1925年,山西军队已扩编到了11个旅外加手榴弹旅和晋南、晋北两个镇守使,总兵力约6万人;1927年,阎锡山收绥远,晋绥军正式诞生,当时兵力为8个军(17个师),共计13万人。

1928年二次北伐后,奉军退回了关内,晋绥军得地利优势,迅速填补真空地区。使得阎锡山一度控制了晋、察、冀、绥、京、津等六省市的地盘,至1930年初,晋绥军扩充至10个军、4个保安纵队、4个骑兵师、7个炮兵旅,总兵力25万人的庞大规模。

这一时期是晋绥军历史上的顶峰,得益于收编部队、引进武器以及太原兵工厂自产武器的优势,此时的晋绥军武器也比较充沛,拥有山野炮384门、迫击炮近1000门、机枪1417挺,因此火力凶猛是晋绥军一大特点。

不过,所谓盛极而衰,在随后的中原大战中,晋绥军败北,阎锡山一度下野,晋绥军被迫接受奉命入关的张学良东北军部的编遣。

由此晋绥军分得了国民革命军32、33、34、35军等四个军(每个军下辖2个师)的番号以及一个护路军,此外还有4个骑兵旅和10个炮兵团(实有9个团),总兵力约15万人。

之后到全面抗战爆发前,32军及所辖主力一部由商震带走,投奔中央军;另外晋绥军又得到了19军和61军的番号,因此到1937年时,晋绥军大约有20万人。当时,晋绥军一个军一般有2个师,一个师一般有2到3个旅,一个旅的话则有2到3个步兵团。

以1937年死守原平城的晋绥军34军65师196旅为例,该旅下辖步兵391团、步兵392团、步兵413团,旅属一个炮兵营,全旅总兵力约5000人,抛开旅直属队的话,基本上抗战初期,晋绥军步兵团基本也就是1500人的水平。

所以楚云飞的358团有5000人的兵力,再加上一个炮兵营,其实力是一个标准的步兵旅的规模可不仅仅是其口中的加强团了,通常来说,所谓加强只是附加一部分力量而已,而这部分力量不超过被加强者本身。

请注意,这还是抗战初期的情况。日军侵入山西后,晋绥军接连与日军大战,尤以忻口会战损失为重,损失精锐达数万人之众,之后太原又告失守,晋绥军仅能退守晋西一隅。

1937年12月,晋绥军整编,仅能维持19军、35军、61军的基本编制,另外还有骑兵军及直属队,但全军总兵力只有5万人,33和34军的番号还有,但兵员则充实以上各部。

之后不久,傅作义的35军进入绥远,事实上脱离了阎锡山的晋绥军体系。

但是阎锡山在晋西开始强制推行“兵农合一”制度征发兵员,并且搞到了很多新番号,因此到1941年,其控制的晋绥军又恢复到了12万人左右的规模。

不过这仅仅12万人的编制却大得吓人,计有:7个步兵军(21个步兵师)、1个骑兵军(3个骑兵师)、6个游击纵队、5个炮兵团、2个政卫师——平均每个师只有不到5000人。

为了向中央要军饷,晋绥军后期成立的若干个暂编师,其实有兵员不过3000人,却仍以万人编制上报。所以说到《亮剑》中李云龙和楚云飞打得火热的阶段,5000人的部队在晋绥军中是师级规模。

当然了,我们以上仅仅是就史实而言的,如果真的给楚云飞设定一个旅长或师长的位置,那么跟李云龙便不是平级了;而真的按照晋绥军当时一个团可能只有千把人的事实来设定,明显其又远比不上李云龙独立团的体量,又何以在李面前充大户呢?

所以只能设定一个团长的位置,但是团的实力上却远远扩充,这样的话对手戏才有得看,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