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款陕西民间菜,让顾客一吃难忘!

6款陕西民间菜,让顾客一吃难忘!

1

牛羊肉泡馍

原料:

面粉5 0 0克,酵面5 0克,碱面3克,羊肉、牛肉各5 0 0克。

调料:

香菜2 0克,精盐5克,羊骨汤1 5 0 0克,味精2克,香料包1个。

香料包配比:

八角、桂皮、小茴香各3克,丁香、香叶、花椒、胡椒各1克,草果3克,干姜4克,良姜1 0克。

制作方法:

( 1)牛羊肉切成大块,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去净血污。

(2)将羊骨汤放入锅内,加入香料包烧开,再离火晾凉。

(3)泡洗的牛羊肉放入汤锅内,大火烧开,改用小火卤煮至3小时左右,加入精盐,再煮约1小时捞出,切成厚片。

(4)将面粉内加入用水化开的酵面和匀成面团静置发酵,再用碱水揉匀,揪成每个约5 0克重的面剂,擀成面饼,放入烤炉(箱)或三扇鏊中烤熟取出。

(5)将饼掰成小块放入碗内,再放入牛、羊肉片,添入沸肉汤,放上香菜末、味精即成。

提示:

酵面中的碱量以面没有酸味为宜。


2

陕西油泼面

配料:

高筋面粉300克、陕西辣椒面适量、菜汁油适量、生抽适量、醋适量、白糖适量、葱适量、蒜适量、干辣椒适量、花椒适量、八角2个、香葱1棵、香菜1棵、鸡精少许、芝麻适量

烹饪步骤:

1.温水放一汤匙盐,活成比饺子面稍硬一些的面团,饧一个小时。

2.面饧好后做成小剂子,然后再擀成长片,擀的时候放少许油。

3.然后把擀好的面片放到平盘中,放的时候每层用保鲜膜隔开,以免粘连。

4.最后用保鲜袋盖上饧两个小时左右,如果天气太热就放冰箱里。

5.饧好以后开始抻面,两个手各拿一边向外抻。

6.宽窄薄厚由自己掌握。

7.起锅烧开水,把抻好的面放进去煮。

8.这时在碗中放盐,糖,生抽,醋,鸡精和蒜。

9.然后再放焯熟的绿豆芽垫底。

10.然后把面捞出过凉,放在碗中,在面上面放陕西辣椒面和芝麻,辣椒面的量根据自己的口味酌量增减。

11.起炒锅放适量菜籽油,放葱姜干辣椒,花椒和大料爆香,然后把料捞出。

12.油温在七八层热时浇到辣椒上。

13.放上香葱和香菜即可。

菜谱小贴士:

1.和面时要放一勺盐,而且要活的硬一些,中间要反复揉面,饧面要到位。

2.辣椒尽量用陕西辣椒,香而不辣,最好是菜籽油,如果没有菜籽油花生油也可以。


3

麻食猫耳朵

文/麦海知芳草

麻食就是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面疙瘩又称猫耳朵,中间略薄,边缘翘起。那么怎么又怎么煮才好吃呢?这里就简单说下家常的做法和煮法:

1、准备面粉、瘦肉、豆角、豆干、豆芽、海带、土豆、胡萝卜、香菇、盐、水、生抽、姜适量;

2、面粉放适量凉水,和面至其揉在一起成光滑的面团,醒发30分钟以上;

3、将瘦肉洗干净切丝,豆角、土豆、胡萝卜、香菇、海带洗干净切丝或者切丁备用,豆芽洗干净备用;

4、锅中放油加热,放入肉丝和适量盐和生抽翻炒至熟剩出备用;

5、面团醒好后,将和好的面撮成细条后,用手揪成指甲盖大小的面疙瘩,放在案板上用大拇指搓成猫耳朵大小的形状;

6、锅中放油,然后豆角爆炒至7-8成熟,然后加入胡萝卜、香菇、豆腐干、豆芽、海带、肉丝,翻炒,加入适量的热水烧开,加入做好的麻食煮熟出锅。

4

孜然炒肉夹馍

原料:

秦川牛娃娃肉(牛元宝肉)240克,绿豆芽200克,尖椒丝100克,馍2个。

调料:

A料(孜然中粗粒30克,中粗辣椒面15克,花椒面3克,盐5克)

葱粒、姜粒、蒜粒各10克,菜子油30克。

制作:

1、将秦川牛娃娃肉切片。

2、锅上火,下菜子油烧至六成热,爆炒牛肉片、葱粒、姜粒、蒜粒,待肉炒散时,放入A料和绿豆芽、尖椒丝,用大火急炒,一锅出菜,搭配一切为二的馍上桌即可。

5

户县油泼饺子皮

原料:

饺子皮50克(高筋面粉制成),黄豆芽12克,小香芹段10克,韭菜段3克。

调料:

A料(蒜泥、姜泥各5克,酱油15克,醋20克,盐3克)

菜子油、自制番茄酱(制作请参考辣子一盘菜)各25克,花椒2克,中粗辣椒粉5克。

制作:

1、将饺子皮煮熟,黄豆芽、小香芹段汆水,放入冰水中激凉,控干水分;另将A料调匀。

2、将黄豆芽、香芹段垫底,面皮铺在上面,浇上自制番茄酱撒中粗辣椒粉。

3、锅上火,下菜子油烧至八成热,炸香花椒,用细油漏过掉花椒,将油泼在装好盘的菜上,放上焯过水的韭菜段即可。

技术关键:

1、油泼时油温很重要,油温低炸不出香味,太高的话易把花椒炸煳,一般八成热最好(约240℃),油面微微冒烟即可。

2、辣椒面一定要大片的,这样才有口感,可将辣椒、姜片、甘草、桂皮等香料一起磨成大颗粒,用油泼自制的辣椒面口味更好。


6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是陕西的又一传统面食,味道上讲究“酸、辣、香”,面条讲究“薄、筋、光”。岐山面好吃除了面条口感筋道,还在于汤汁和顶端这层的臊子。臊子要“汪”,面汤“稀”,面条要烫。我今天就讲一下臊子和酸汤的做法。

臊子制作:

原料:

五花肉片1000克。

调料:

葱段20克、姜片15克、红干椒节15克编香,再下入秘制香料45克,细辣椒面80克,岐山香醋100克,清水1000克。

秘制香料配方:

小茴香15克、八角10克、香叶5克、肉蔻8粒、草果5粒、丁香2粒。

制作方法:

(1)净锅滑透留少许底油,下入五花肉片1000克煸炒约5分钟,炒出油分后下葱段20克、姜片15克、红干椒节15克编香。

(2)再下入秘制香料小火煸炒10分钟,此时肥肉已经吐出80%的油分,且香料味浓郁,下细辣椒面80克快速翻炒至油色变红,且香料、肉片周身都包裹着一层红色的辣椒粉。

(3)向锅内烹入岐山香醋100克,文火炒至醋香味从刺激变为柔和,冲入清水1000克,小火熬制40分钟即可出锅。

技术关键:

1、传统的臊子讲究一个“汪”,即油要多,这样炒出的臊子才够香。但这油并不是菜籽油、色拉油,而是用肥肉现煸出的猪油。选料时肥肉要多一些,通常选肥六瘦四的五花肉,肉切成长3厘米、宽2厘米、厚度如一元钱硬币的片待用。注意,肉切得太小,则容易炒烂、变硬,切得过大吐油不干净,臊子很腻。

2、臊子的香味不仅仅是来自于猪油,更重要的是要用这些刚刚煸炒出的猪油炒香料,这种刚煸出的“新鲜猪油”中,水分尚末完全挥发,油水交互浸润之间,香料的香气能更加充分地渗透出来。

特制酸汤制作:

特点:

臊子面的汤讲究“稀”,即汤要宽,但这最后上桌的汤并不是煮面的面汤,而是用香料加醋熬制而成,汤中也带着浓浓的酸香味,另外,汤汁熬好后还要淋臊子油,汤汁更香、更润,酸汤、臊子二者结合才能突出臊子面“酸、辣、香”的特点。

酸汤熬制:

岐山香醋500克、黄豆酱油250克、清水4000克调匀后入锅,加八角5颗、桂皮1块、盐40克、味精25克、白胡椒粉10克大火烧开,打去香料渣,淋200克臊子油调匀即可。

臊子面制作

特点:

传统的臊子面,以面条薄、口感筋、有光泽著称,想要做出这样的面条关键是面、碱、盐三者的比例,通常面粉500克加碱10克、盐10克、清水175克和匀,揉约10分钟,此时面团产生光泽、富有弹性,用手按下后会立刻弹起。用一块湿布盖住面团,饧15分钟,待面团变软,再揉约8分钟,至面团又重新富有弹性后擀成比报纸略厚的薄饼,用刀切成4毫米宽的长条。

和面的时候有个顺口溜:

夏天硬,面不瘫;冬天软,容易擀;春秋不软又不硬,摁个指窝朝上弹。冬天气温低,面饼不易擀薄,所以和面时要软一点;而夏天气温高,和好的面容易“泄劲”变软,所以要将面和得硬一点,而我上面讲的“用手指按下后面立刻弹起”就是秋冬季节和面的要求。

臊子面走菜流程:

将煮好的面放入碗中,浇一勺臊子,撒蛋皮、韭菜段、木耳丁等小料,最后淋入酸汤即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