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跟你好好说话了?”那是因为,你做错了这三件事

“为什么孩子不跟你好好说话了?”那是因为,你做错了这三件事

钱钟书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作家,《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丈夫钱钟书去世以后写的一本书,书中写到的圆圆,就是杨绛和钱钟书的女儿 ,她的高情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圆圆人缘很好,还只有12岁时,生病住院就有很多朋友来看她。

圆圆很小就很会照顾他人。爸爸有一次出远门,对圆圆说要孩子照顾妈妈,而不是妈妈照顾孩子,果然,圆圆把妈妈照顾得很好。

她知道妈妈不敢碰猫屎,就背着妈妈一个人在雪地里,先把院子里白雪覆盖下的猫屎抠除干净。

妈妈一个人在晚上怕出去,都是圆圆陪着她出去的。有一次圆圆发烧了,没有能够陪妈妈出去,妈妈走到半路上,还是因为害怕而折返回来了,圆圆也不并点破妈妈是因为胆子小才回来的。

圆圆后来又因为乐于助人,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情商高的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强,如果你也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高情商的孩子,欢迎来看这一本《亲子沟通密码》。

作为父母,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越大越不喜欢和我们好好说话了?或者一说话就一股火药味,没法沟通下去。很多人都以为是孩子的问题,其实孩子的问题,也都是家长问题的反映。

《亲子沟通密码》的作者高情商沟通力专家邹璐为我们解开了这一疑问。

这个作者非常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呢?她曾经在法国留过学,美国治过癌,非洲冒着炮火淘过金,用三年时间败掉两个亿,完成了从总裁到小白的逆袭。这样传奇的人物,却于2016年回国做教育。

她有两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1个15岁女儿,1个14岁儿子,曾经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在四个国家度过童年。现在女儿在中国读书,儿子在美国读书,孩子们却和她无话不说。

我的女儿也11岁,已经进入青春期前期,原来非常听话,但这一年来完全变了一个人,总是不和你好好说话,有时怼得你生气冒烟,经常出现火星碰地球的情况,我同学家的孩子也都是这样,这本书对我们来说真是及时雨啊。

这本书讲了亲子沟通的七个密码,都非常精彩实用,如果你也想和孩子沟通顺畅起来,在这里我总结一下和孩子沟通前,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三件事。

01和孩子沟通前,你必须知道的第一件事,

阻碍你与孩子沟通的,正是你的“评价”。

为什么孩子不想和你好好说话了?这是因为父母经年累月对孩子的评价。这些”评价“,会引发与孩子的沟通危机,那么怎么解决呢?我们要学会使用”观察“的语言和角度,才有可能与孩子取得沟通的前提。

冲突1:今天孩子玩了三个小时的手机。你一激动冲上去就说,你总是玩这么久手机,这就是“评价”,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孩子也会带有情绪,想极力反驳,我没有老是玩手机呀,你们之间的沟通就接不下去了。

换一种说法:孩子,从屏幕使用时间记录上看,你今天玩手机3小时了,远远超过了我们约定的每天45分钟时间,这种就属于从”观察“角度上看的客观说法,接下来家长再控制手机时间,孩子就更能接受一些。

因为家长每天都会碰到孩子要拿手机做各种平台作业,以后我们都可以用计数器,来收集客观的真实,能够避免与孩子的口角之争。

冲突2:早上起来,孩子还没有培养成一起床铺被子的习惯,有时铺,有时不铺。

你一看到就评判说,你总是不铺被子!

孩子也会反驳,我还是有铺被子的时候,你这样说不公平,总是冤枉我,从而会拒绝与你的进一步沟通。

到头来,天天都是这样说他,他也一直养成不了铺被子的习惯。

换一种说法:"我看到你一周内有三天铺了被子,"这是朴素的事实,孩子不会反驳,也不会情绪激动。

你再和他讨论一下,怎么样才能天天铺被子呢?可能他会在冷静的状态下会有很多突发其想的灵感。

很多时候,父母急于发泄自己的情绪,为孩子的错误着急上火,却恰恰忽视了,他们真正想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而这样的评价的态度,通常都是负面的,孩子肯定不能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而带有情绪,不好好说话,把事情弄得更糟。

很多身心灵的书都教导我们,要放下心中的评判,因为这样你才能够无限接近真相。你不评判孩子,孩子也不会评判你,我们都学会平和地观察,而不是激动地互相评判指责,这样才能慢慢学会转化自己的思维,即使是困难和挫折,也是宝贵的学习机会。

所以,当你想评判孩子时,可以用“我看见,我听到”说出我们自己的真实感受。

02和孩子沟通前,你必须知道的第二件事,

阻碍你与孩子沟通的,正是你的“讲道理“。

我们每天给孩子讲很多道理,但为什么孩子就是听不进去?孩子在用情绪脑时,理智脑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我们需要先理清孩子的情绪,才有可能引导孩子思考问题关键所在,想办法解决问题。

冲突1:孩子一出现问题时,你是不是最容易采取的反应就是说教?比如孩子碰到早上起太晚迟到的问题,“我说过不可以这么晚睡觉",孩子一顿哭闹,但是在这件事情里最关键的问题,孩子无法早睡的问题,还是没有被妥善解决。

换一种说法:对于这件事我们可以在孩子放学回家时,和孩子谈一下。

我们首先要识别孩子的情绪,妈妈看到你很难过,我看到你今天早上迟到了5分钟,你是不是有点担心妈妈责罚你?

接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妈妈不会责罚你,也能够理解你其实是非常害怕迟到的,害怕被惩罚的心情。

最后,分享我们同样的经历,这种紧张的感觉我也有过,是挺不好受的。

冲突2:今天孩子又哭了,当孩子一哭的时候,你是不是就会说“不许哭”,孩子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压制下去,发不出来,长此以往,要么就是冷漠,要么就是一点就着的火暴脾气。

换一种说法:

我们首先要识别孩子的情绪,妈妈看到你哭了,是不是很难过?

接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妈妈不会不许你哭,也能够理解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过的地方,等你平静下来找妈妈聊一下好吗?

分享我们同样的经历,这种难过的心情我也有过,是挺不好受的,一般是找朋友聊聊会好一些。

很多时候,孩子都希望能活在父母的尊重里,希望自己的情绪能够被父母看到,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看问题,而是一味讲大道理,孩子其实是无法理解道理的,孩子是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和成长的,不信你试一下,你一讲道理,孩子就反感,更别说与你沟通了。

正面管教有一个理论,先接纳情绪,再解决问题。从而能够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与孩子取得沟通。只有孩子情绪被接纳了,才会冷静下来思考问题,真正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永远是他们自己,而不是由父母代劳。

03和孩子沟通前,你必须知道的第三件事,

阻碍你与孩子沟通的,正是你的自以为是。

你有多长时间没有了解过自己的孩子了?先弄清楚孩子的真实需要,才有可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作者说,“每一个指责和批评他人的人,都是在悲剧式地表达自己的善意。”所以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看似不好好说话的背后,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善意。

冲突1:你家孩子特别喜欢玩交际软件,比如微博,微信,画世界,爱和陌生人聊天。而到了青春期,因为大家的兴趣爱好不同,大家也有这个班那个班要上,很难约出来一起玩,在学校里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朋友,所以喜欢玩手机,因为可以找到聊天的伴。我们知道,孩子最终是需要融入社会的。

换一个说法:“我看见”孩子喜欢玩交际软件,“可能她感到”孤独,“可能她需要”朋友。孩子玩交际软件的背后,是表现了孩子的渴望朋友和交际的需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解决这个交际匮乏的问题,鼓励孩子多出去与朋友打交道。

冲突2:你在沙发上又看到孩子的书包了,一回家就扔在沙发上,不放回房间,几天了,还在那里。你只是看到孩子乱放书包,就对孩子发火,“怎么每次都不及时拿回房间?”

“孩子,我看见孩子一放学就随手把书包放在沙发上,你可能是感到太热了,可能需要第一时间凉快一下,所以一回来就躲房间里开空调去了,就忘记拿回房间了。宝贝,可以不可以告诉妈妈,你真实的需要是什么?你觉得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或者说,妈妈知道,你这样做一定有你的道理,可以告诉我吗?

那么,每次在碰到与孩子的争执和冲突问题时,多想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曾说过,生命力如果被看见,才是好的生命力,才能有创造有向上,但如果生命力没被看见,那将会衍生出来愤怒等负面情绪。孩子无论是好行为和坏行为,背后都代表着孩子的真实需求,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了,一看到孩子犯错了就火了,开打开骂,其实也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了解孩子的最真实需求,孩子更容易感受到我们言语中的善意和爱,更容易和我们合作。

《亲子沟通密码》作者邹璐说,你的孩子并不只是你的孩子,他其实是你人生中最重要一道光芒。观察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了解孩子的真实需要,就能够避免与孩子的沟通陷井,让孩子打开心门,放下防御和消除对抗,减少与孩子的争执与冲突,与孩子有了沟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