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周杰伦的新歌,我能说的有这些

听了周杰伦的新歌,我能说的有这些


今天白天,看朋友圈才知道周杰伦又发布了一首新歌。

无数公众号都在借着周杰伦的热度,发一些相关文章,以博得更多关注。于是我也第一时间,将看到的某个我认为比较靠谱的公众号发布的文章转发到了朋友圈。

没过多久,就看到一位高中同学留言:

“还那么喜欢他的歌?还记得高中咱一起听他的歌?”

当然了,留言的是个男同学。

十多年前,当我还在读高中时候,苦闷的高中校园内到处都飘散着周杰伦当时创作的歌曲,我也逐渐被歌曲所吸引,于是也加入了“喜听周杰伦歌曲”的行列中来。

不过那时候,身边的人对于周杰伦歌曲的态度非常极端化,喜欢的人会如痴如醉,自己不由自主跟着哼唱,甚至有点着魔;而不喜欢的人则嗤之以鼻,甚至暗暗鄙视那些沉迷于“快使用双截棍”的人。

我自己比较中庸,只是单纯的喜欢,而且自认为是以一种鉴赏的心理在听周杰伦的音乐,这种自信足以让我被“反周杰伦的人士”鄙视后,又以一种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态度,再次鄙视他们——你们不懂周杰伦的音乐内涵!

那位给我留言的同学,在高中一个宿舍住十个人的“艰苦岁月”里,我俩恰好是头对头的床铺安排,正巧他也非常喜欢周杰伦的音乐,而且似乎也和我一样,属于“自认为是欣赏周杰伦音乐的内涵而不是痴迷其中”的段位。在那一个个漫长的高中夜晚,尤其是冬天,我们俩各自钻在各自被窝,按下磁头噪音已经非常大的随身听,一人戴一个耳塞,静静地听着从耳线中传来的音乐:《蜗牛》、《世界末日》、《简单爱》、《星晴》、《你比从前快乐》。。。

(图片来自网络)

随身听中旋转着的,是我们从别处借来的盗版周杰伦的音乐磁带,既不是《范特西》、也不是《八度空间》,而是不法商人拿周杰伦的各种音乐拼凑在一起的磁带——绝对属于非法音像制品。

饶是如此,我和那位同学也是听的如痴如醉,有时候一面磁带唱完后,因为夜太冷,便互相催促对方把胳膊伸出被窝去翻磁带——最冷的时候宿舍里也是零度以下。

同学的留言,自然而然让我想起了起初周杰伦的音乐留给我的最早回忆。甚至还有一种念头,特别希望能够再次找到这些曾经听过的盗版磁带,认认真真地听一遍。

我个人觉得周杰伦发新歌,导致网友们刷爆朋友圈。与其说网友们是在追捧新歌,倒不如说是大家借着这个机会,集体去怀旧,怀念当年被音乐陪伴的岁月。

其实到我写这篇文章为止,我都还没有仔细听一遍周杰伦的新歌,叫什么名字来着,哦,对了,是叫《说好不哭》。看名字就知道是和《彩虹》、《不能说的秘密》一个类型的情感主题歌曲,周杰伦的这类音乐往往最初几次听都不会太吸引人,需要在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特别的时间段,甚至是听到某个人再次唱出的时候,才能真正捕捉到欣赏的感觉。

周杰伦的很多歌曲都是这样把我带入的,比如《半岛铁盒》是在一个下雨天;《天涯过客》是某天早上路过一个商店,店员都在门外打扫卫生,恰好音响里播放着:

琴弦断了 缘已尽了 你也走了

爱恨起落 故事经过 只留下我

连我自己都很奇怪为什么会在这种情境下牢牢记住这首歌,莫不是周杰伦和方文山在创作它的时候,施加了某种神力。

至于《不能说的秘密》,则是某个慵懒的下午,暗淡的阳光照进屋内,隔壁同事的音响里缓缓传来,声音不大,却让我记住了那个旋律。

周杰伦的音乐真正不分年龄段普及,还要到05/06年以后了。而帮助他博得国内叔叔阿姨欣赏的,恰是他的中国风的歌曲。

《叶惠美》中的《东风破》算是周杰伦和方文山初步的尝试,可谓是横空出世,这首歌第一次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传统乐器的繁复瑰丽+现代音乐的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惊奇。

紧随其后的《七里香》再到后来的《菊花台》、《千里之外》、《发如雪》、《青花瓷》,可以说是将这种中国风的美推向了极致。

我记得一向自负的高晓松在《奇葩说》里面对《青花瓷》的歌词创作给予了至高无上的评价,说: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这种意境是只有李商隐等唐大大诗人的笔下才能有的绝句。

周杰伦和方文山中国风歌曲的精湛表达方式是空前的,至于说未来,我觉得在很长时间内,还难以出现某个音乐人或者音乐团队能够突破它。

如果把周杰伦的音乐看做一种文化现象的话,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在05年前后,中国的文化领域其实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事件:易中天、于丹等人正是那段时间凭借在《百家讲坛》上的讲述传统文化,红遍大江南北;《武林外传》也是在古代题材中,增加了现代的表达方式,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个难以复制的奇葩经典;包括我们熟知的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也是从那个时间起,开始在普通观众中积累了极高的人气,并且从此一骑绝尘,成为当今国内影响力最大的相声团体甚至说是文化团体,要知道,那时候帮助郭德纲走红的,恰是他对一系列传统的相声段子进行了再创造,增加了现代语言的表达方式。

从文化现象来看,周杰伦所形成的巨大影响力,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现象,而是代表了那个年代广大人们内心中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需求,而那个时间段,恰好是传统文化之破冰、复苏、即将野蛮生长的阶段,不像今天,虽然内容参差不齐,但是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滥觞,遍地都是,人们毫不稀奇。

我常常在想,如果周杰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出道,恐怕他的这种创作风格早已淹没在那时节香港、台湾浓重、艳丽、快节奏的音乐风格之中,至于中国风恐怕也不会有人买账,因为那时候大陆也好、港台也好,大家的整体心态是忙着求财、追逐功名利禄,很难有心情去欣赏其中的奥妙。如果周杰伦在2010年之后才出道,在新千年、移动互联时代成长起来的95后、00后,能够体味到周杰伦那些音乐中的情愫和感慨吗?答案恐怕也很难说。

正是既经历了早年间社会物资缺乏、文化生活简单的岁月,又目睹了社会沧桑巨变,既浸染了旧时港台流行文化的熏陶,又赶上了新时期文化生活日新月异的80后、90后这几代人,和周杰伦那干净、单纯而不稚拙,低沉、深刻而不颓废,张扬、热烈而不怪异,同时又给你带来温暖、带来感动、带来希望的美妙音乐的相遇,造就了在这个时代,我们会集体怀旧、集体感伤、集体喜悦的文化情怀。

这是一种难以言表却真实存在的情感与回忆,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一句话:我们这几代人都已经青春不在,唯一能够带给我们青春年少的回忆,恐怕就剩下那曾经的《范特西》、《八度空间》、《叶惠美》、《七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