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有助于孩子变优秀?真相在这里

做家务有助于孩子变优秀?真相在这里

女儿刚19个月,我发现最近她特别会"看事儿":

我们要出门,她会主动把我们的鞋子挨个拿过来,放到脚下,并且是谁的鞋子,她都区分得明明白白,从来没有出错。

邻居家的小孩,有时在我家玩得时间长了,需要尿尿。女儿立马就会把她的坐便器拉过来摆在邻居小姐姐跟前。

地上掉的饭粒、果核之类的,她也会主动捏起来放到垃圾桶里。

有一次,姥姥择菜,女儿帮倒忙弄得地上有许多菜叶。姥姥随口说了一句"地上好脏",女儿就屁颠屁颠地到卫生间拿来笤帚扫地。

有时,我们会觉得让孩子拿这些东西,一来不卫生;二来尤其是笤帚之类长条状的物件,可能会伤到孩子;三来孩子难免会帮倒忙,反而增加了大人的负担。

所以,有时我们会制止她,或者从她手里拿过来,但当看到她失落的小表情和不知何处安放的小手,我开始反思:我们"一刀切"的行为,是否有失偏颇。

孩子有同理心、会照顾人、有责任感,这不是我们一直努力培养孩子,希望他们长成的模样吗?

既然如此,在孩子已经初步具备这种美好品质时,为什么又要残酷地扼杀呢?

我理解父母对孩子的深爱,但越是深爱越要放手,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只能孩子一个人应对。

如何放手?大胆用孩子,允许孩子做事。

用孩子,可以保护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

一个人,只有在被别人需要和为别人付出时,才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进而感悟爱,并产生责任感。

于孩子亦是如此。

湖北一个10岁的小男孩领着妈妈来到珠宝柜台前,想用自己的8800块压岁钱给妈妈买钻戒。

他看中了一枚8100块的钻戒,但是妈妈舍不得买,为了让孩子知难而退,妈妈故意挑了一款5万多元的钻戒。

看到自己买不起妈妈心怡的戒指,男孩急得哭了起来。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男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柜台。

小男孩的孝心可嘉,妈妈节省开支的想法也符合我们的普遍行为。

但是,细细回顾这件事,总觉得对孩子有些残忍。

妈妈拒绝的是那一枚钻戒吗?她拒绝的是孩子那颗充满爱意的心啊。

孩子很受伤,很自责,所以才会哭。

她完全可以选择一款便宜的,并满含欣赏地赞叹"宝贝,你的眼光真好"。这样既接受了孩子的美意,又维护了孩子表达爱的能力。

你不知道你选择买这个钻戒,对你的孩子来说是生命里多么耀眼的记忆。

而拒绝呢?可能会让孩子再也提不起精神和勇气,对他人表达爱意。

嗯哼,是出了名的小暖男,人缘好、朋友多,特别会表达爱意。

他说,他想送妈妈钻石、口红、包包、项链,还说不管妈妈化不化妆,都是最美的妈妈,妈妈也是小公主。

这样一个招人喜欢的小可爱,当然离不开父母的用心教育。

霍思燕说,她有时会故意在孩子面前撒撒娇、服服软,"哎呀,这个我不行",然后嗯哼就会很主动地帮忙干活。

当孩子觉得自己被需要时,就会更有责任感,更有自信。

李玫瑾教授也曾说过:

"父母从小要给孩子植入分享家务的概念。哪怕是让孩子帮着拿一双拖鞋,倒一杯水,都能从小引导孩子成为一个会照顾父母的人。"

适当接受孩子的美意,让孩子参与进大人的生活中来,比如,让他帮忙挑选水果、把钱递给收银员、接受孩子的小礼物等等,让孩子自己决定他想用什么方式来贡献,然后让他去做。

只有当一个人对于别人的贡献,能做出相同或更多的回馈,他才会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被父母"使用"的孩子,更优秀

哈佛大学对青少年,曾进行过一项长达20多年的研究跟踪。他们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失业率比为1:15,犯罪率比为1:10。

而且离婚率和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

也就是说,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后更有出息,表现更出色。

无独有偶,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针对2万名小学生进行过家庭教育状态的调查。结果显示:

与不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做家务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作者沙拉·伊麦斯,是一位有着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

两个儿子身家过亿,一个女儿是出色的外交官。

如何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她最重要的一个教育方法就是让孩子积极参与家里的劳动。

她鼓励孩子们自己卖春卷,获取酬劳。

大儿子,借"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把春卷分成小块让听众品尝。不过,要想进场,每个人要购买入场券。

二儿子,采用批发零售的方式,将春卷卖给了学校餐厅,并跟学校达成供货协议:每天为餐厅提供100个春卷。

小女儿,则选择了传统的零售。

让沙拉没有想到的是,之前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身体里竟然潜藏着这么大的能量。

除此之外,她还让孩子帮忙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等。

在她的教育下,孩子们不仅主动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还变得越发自信而独立。

皮亚杰曾指出:

"儿童最早是通过动作来发展思维的,越喜欢动手越有利于大脑的发育。"

孩子劳作的过程,不亚于一次创作过程。

他们需要考虑用什么工具操作更方便,如何能让脏地板焕然一新,如何挑选新鲜的食材,如何搭配健康的食谱,等等。这些都是对孩子思维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挑战和训练。

在一次次攻克家务难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从容应对。

所以说,舍得用孩子,才是爱孩子。

不被"使用"的孩子,容易丧失独立性

杭州一中学的新生训练现场,许多已经初一的孩子竟然不会叠衣服、系鞋带。

老师说,能同时完成这两项任务的学生仅有一半。

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要以学习为主。

而另一则新闻,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孩子们的"脆弱"。

贵阳45个初一学生吃剩39个鸡蛋。当送餐公司准备将鸡蛋回收销毁时,老师拦下,并将鸡蛋分还给学生。

老师发现,大部分学生连鸡蛋都不会剥。

叠衣服、系鞋带、剥鸡蛋,如此简单的生活技能,已经读初中的孩子竟然办不到,我们实在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家庭教育。

父母凡事包办,培养出来的恐怕不是学霸,而是巨婴。

48岁的大卫,曾在加拿大生活和深造多年,拥有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但自从2012年回国后就一直不肯工作,整日宅在家里,甚至要靠80多岁的老母亲照料生活。

几年前,老母亲患上了尿毒症,大卫不管不问,还说是母亲的溺爱毁了他的前途。

老母亲也自我反思:"我教育不对,样样自己包办,他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

可是,即便再后悔,也为时已晚。小时候没有培养成的生活技能,还指望一个即将年过半百的巨婴重新学习吗?

许多时候,不是孩子自己不成器,而是我们亲手把孩子养废了。

包办,不是爱,是一种慢性毒药,慢慢侵蚀孩子的思想,让他们懒得思考,习惯依靠,最终走向枯萎。

生活即教育。动手、动脑、动心,才称得上生活。

只有充满烟火气,孩子才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哪怕遇到委屈和困难,也能保持对生活的乐观。

沙拉·伊麦斯说: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在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向父母索要。"

学习和体验生活不是割裂的。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刻意剥夺孩子体验生活的权利。反而,正是因为孩子小,可塑性高,才正要抓紧挖掘孩子的这种优秀品质。

让孩子吃点苦头,比把他关在书房里读十本书都管用。

学会用孩子,本质上是学会放手

在日本,有一档很火的综艺《初遣》,讲述的是一群2-7岁的孩子,第一次独自出门的经历。

为了给妈妈庆祝生日,3岁的浬爱要独自去市场买炖菜的汤料、蔬菜,以及订好的蛋糕。胆小的她边哭边回头看爸爸,爸爸只能告诉她"要看着前面"。

4岁的哥哥和2岁的弟弟,同单亲母亲一起生活。他俩要去十几里外的地方买鲜花、乌冬面及咖啡。弟弟不会讲话,连上公交都用爬的。在没有大人陪同下,哥哥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英国心理学家西尔维娅曾说: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呢?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学会用孩子。

人民日报曾发布了儿童家务年龄对照表,我们可以对此正确引导孩子。

9-24个月:给予孩子一些简单的指示,让孩子自己拿汤匙吃饭。

2-3岁:在家长的指导下,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忙把衣服挂上衣架;浇花;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摆放碗筷和椅子;喂宠物;睡前帮忙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碗盘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忙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自己铺床;饭前准备餐桌;饭后收拾餐桌,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将自己用完的毛巾、牙刷挂好、放整齐。

5-6岁:帮忙擦桌子;帮忙换床单;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收拾房间,养成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的习惯。

7-12岁: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做简单的饭;擦地;清理洗手间;会用洗衣机。

13岁以上:更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清理冰箱、灶台等。

当然,我们在引导孩子做家务时还要注意:

量力而行: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免孩子因挫折产生抗拒心理。

共同参与: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边做事、一边聊天,增加工作乐趣。

保持耐心:孩子难免会有越帮越忙的时候,我们要耐着性子,指导孩子改正并作出正确的示范。

以身作则:孩子可以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模仿。父母要安排好家庭分工,不要让孩子觉得"家务是女性该做的"等观点。

注意安全:当孩子拿取危险物品时,我们要替孩子拿。

经常鼓励:不管孩子做得怎样,都不要吝惜鼓励。

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

做家务,这些看似简单的劳动,背后体现的是孩子强烈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我们都舍得用孩子,让孩子尽情参与到社会这场游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