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而不失威仪,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

民主而不失威仪,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见到有两种家长,一种家长存在“家长本位思想”,认为孩子的一切都得听家长的,这类家长经常喜欢用的说法就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等等,言下之意就是作为家长,他经历的事情比孩子多,因此孩子必须听家长的;还有另一种家长信奉“民主”,对孩子采用放养式的教育方式,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出的更聪明、更有创造力的孩子。

然而,这类家长们可曾思考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家长不要滥用自己的权威

在传统的观念里,家长是一家之主,孩子必须服从家长的意志,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的这种权威越来越减弱了,但有不少家长在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中,还是习惯使用权威的力量。这种方式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还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家长的这种利用权威的管教方式就基本失去了效力;

而且孩子长期处于这种压抑的环境下,会积蓄强烈的抵触、反抗情绪,使得亲子关系非常恶劣;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孩子形成唯唯诺诺、缺乏主见的性格。

“放养式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民主

民主并不等于“放养式教育”,孩子生活阅历很少、可塑性很强,容易在很多事情上缺乏自己的是非判断,家长如果一味放养,孩子得不到必要的引导,就会在过于民主化的教育中走向歧途。所以在一些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父母是一定不能缺席的,要严格要求孩子。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做到严格而不专制,民主而不失威仪。要做孩子的权威,更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1.要尊重孩子

平日里习惯了用权威来“镇压”孩子的家长,要放下自己的权威思想,民主地对待孩子而不是专制独裁;很多家长自认为已经在尊重孩子了,但他们的做法却并没有,比如当孩子与自己的意见相左时,家长虽然嘴上说“我尊重你的意见”,但却忍不住反复向孩子灌输自己的思想,不放过一丝说服孩子的机会,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

给予孩子真正的尊重后,孩子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会觉得家长态度很真诚,从而促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也更容易采纳家长的意见。

2.要平等地对待孩子

在孩子犯错时,家长可能会火冒三丈地批评孩子,但如果对方是自己的同事,还会这样做吗?家长在因为孩子而生气时,要先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孩子的解释,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如果家长自己做错了事,也要及时向孩子道歉。家长这种真诚的态度不仅有助于巩固亲子关系,还可以为孩子树立为人处世的榜样。

3.家长要多反省自己

古人做学问提倡“三省吾身”,其实我们平时也应多反思,从反思中改正自身的行为,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当孩子犯错、或者与家长闹矛盾时,家长不要一上来就劈头盖脸地批评孩子,而要先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哪方面没有做到位、哪些做的不对的,为什么自己说的话孩子不听?是否自己的要求不合理?或者是自己没有说清楚?是不是忽视了孩子当时的情绪?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民主是很好的,孩子处在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也会非常幸福,但所谓民主而不失威仪,适当的权威也是有必要的,那么如何保证在民主的同时又不失权威呢?

1.要以身作则

家长给孩子定的规矩,首先自己不能打破。比如在吃饭时不能看动画片,那么家长在吃饭时,就要控制好自己,不要边吃饭边看手机。

2.爸爸妈妈要协调一致

如果对于同样一个请求,孩子听妈妈同意了,但爸爸又不同意,孩子就会觉得困惑,慢慢地就变得谁的话都不听了,而且很快就会学会如何利用父母之间的不协调来达到自己的小目的。

3.要适时地对孩子说“不”

对孩子的一些触犯了原则的要求,家长要严辞拒绝,不能屈服于孩子的死缠烂打。比如孩子正在生病却想吃冰激凌,家长不必找各种借口拖延,而是直接严肃地告诉孩子“不行”。

4.家长要说到做到

家长承诺孩子的事情,如果没有很特殊的情况,就一定要办到。比如已经答应孩子周末去动物园玩,到了周末就尽可能地去,不要犯懒,也不要以为孩子还小,马上就把这事给忘了。否则,孩子就会觉得家长是说话不算数的。

参考文献:

1.王卫中,张雪英主编,怀孕胎教育儿大全,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7

2.郭志刚编著,好孩子不是惩罚出来的 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11

3.刘淑霞著,不打不骂的家教宝典,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