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对了,你就不累了

心态对了,你就不累了

文 | 江晓白

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确实,不同的心态,会折射出不同的生活状态。比如:

同是粗茶淡饭,有人弃如敝履:“太难吃了!”,有人却品出“原汁原味”的妙处;

同是半杯开水,有人悲观沮丧:“只剩半杯了!”,但有人却乐观知足:“还有半杯!”。

我们看云、赏花、观雪,如果觉得快乐,并不是因为风景秀丽,而是因为自己心境清明、精神愉悦;

我们流汗、流泪、流血,如果觉得痛苦,并不是因为人生艰难,而是因为自己信念垮塌、希望湮灭。

正所谓是“物随心转,境由心生”,一切都是“心态”在起作用。

当心态对了,你也就不那么累了。

01走自己的路,别管别人的嘴

《奇葩说》辩手陈铭,在微博上发自己和女儿的自拍后,被网友喷:“这孩子是村货的基因”;

杭州萧山一位姓王的姑娘,因为30岁还没有结婚,被人辱骂进了医院。

不得不说,生活中有很多人,用“火眼金睛”窥探我们的生活,并以“直言直语”来点评,像极了淘宝上的“差评师”。

你与人为善,TA说你“虚伪”;你活泼开朗,TA说你“浪”;你大大咧咧,TA说你是“女汉子”。

甚至,当你把业余时间用来读书、旅行等等,TA就跳出来数落你“不安分”、“浪费钱”。

总之,为了让你“接地气、亲近大众”,他们用“嘴”,堵死了你的“路”。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生气、恼怒,然后去反驳、去辩解,那就是在做无用功,不单单是浪费时间、耗费精力,更重要的,还乱了自己的方向。

就像故事《父子骑驴》中那样,把驴子给孩子骑,会有人指责父亲“太狠心”,把驴子给父亲骑,会有人批评儿子“不孝顺”,两人都不骑,让驴背上空着,又有人会讥笑父子二人“太笨”。

总之,怎么做,都不对。

大家都有一张嘴,都想要“表达”,而人与人的认知层次、过往经历、所处环境,几乎没有雷同的。这就难免,某些“表达”,做不到正确、客观、全面。

懂得了这一点,当他人对我们“指指点点”时,我们就会启动“滤镜”功能,过滤掉那些是非长短、闲言碎语、评头论足,然后,该干嘛干嘛。

自己的日子自己过,自己的路自己走,不必“迁就”、“附会”太多的旁人。我们只需要拿出自己最本色的样子,去处理婆媳关系、教育子女、支持爱人、精进事业。

只管问心无愧,不理是是非非,心自然就不会累。

02开自己的花,不和别人对比

我们所有的压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比较”。

你买了复式别墅,那我也必须弄个单门独院;你有独立办公室,那我外出非头等舱不坐;你的孩子出国留学,那我的孩子当然要紧跟其后。

就这样,你来我往,暗暗较劲。赢了的人,获得的是一种虚妄的优越感;输了的人,只能是陷入强烈的自卑中。

更可怕的是,比到最后,我们会有一种错误认知,那就是:幸福总青睐别人,不幸总纠缠自己。这种心态之下,只能是越活越累。

很喜欢网络上的这段话:

“有的人花期早,盖茨39岁成世界首富,陈天桥31岁成中国首富,孙中山28岁创办兴中会,王然23岁当局长,孙权19岁据江东,丁俊晖15岁拿世界冠军,邓波儿7岁拿奥斯卡,贝多芬4岁开始作曲,葫芦娃刚出生就会打妖怪。

有的人花期晚,黄忠六十岁跟刘备‘干革命’,德川家康七十岁出来打天下,姜子牙八十岁做丞相,佘太君百岁才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白娘子一千岁下山谈恋爱。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一切都是刚刚好。”

是的,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我们在各自的“时区”里,静待花开就好,实在不必追风扬尘。

林清玄说:“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自己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

的确,一个人的“富甲一方”,与另一个人的“籍籍无名”,其实没有可比性。如果真要比较,就自己和自己比。

比如,5年前的自己,做事三分钟热度,而现在,不管做什么,韧性足,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就是一种“进步”;

3年前的自己,任何事都浅尝辄止,不肯下心力深入琢磨,而现在,对每一个细节不放过,抽丝剥茧直到融会贯通,才算过关,这就是一种“成长”。

与他人比,便有不平,以致不幸;不与他人比,只和自己较劲,才幸福多多,也惊喜多多。

03与真心者处,圈子干净就好

作家李小墨在《请停止无效社交》一书中写道:

“你忙于交际,频于应付,鸡同鸭讲的尴尬无处不在。你为了别人的欢笑而奔波,又为了别人的肯定而牺牲自我,你的人生仿佛都不是你的。其实,你根本不是在社交,而是无谓地蹉跎光阴。”

确实,无效的人际关系,让人疲于应付,只有当我们做减法,维系一个简洁的圈子,对人亲疏有别、主次分明,心才不会累。

社会心理学家曾公布过一项研究数据:人的一生中,算上所有深浅不一的关系,所谓“朋友”的数量,也只在100人。

这100人中,30个是偶尔联系、渐行渐远渐无书的;60个是因事相交、事毕相忘于江湖的。

也就是说,对我们不离不弃的,是那剩下的区区10人。真正是“陪我们走一程的人很多,能陪我们一世的寥寥无几”。

既然如此,那么,朋友,在真不在多。

春秋时期让人称道的“管鲍之交”,说的就是“真朋友”的故事。

鲍叔牙年轻时和管仲一起做生意,赚了钱总是多分给家境贫寒的管仲一些,有人说管仲贪心,鲍叔牙却从不这么想。

管仲帮助鲍叔牙做事,有时会出现失误,鲍叔牙认为那是受条件所限,从不觉得管仲无能。

管仲曾三次被逐,鲍叔牙深知那是时机和运气问题。

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这种“真心之谊”,就像伯牙与子期,阳春白雪觅蹊径,高山流水遇知音;也像鲁迅与萧红,彼时,一个是文坛大佬,一个是边缘小作者,前者对后者尽全力提携、教导,让她的灵气和才华,得到了最大的展现。

真的朋友、干净的圈子,应该是这样的:

彼此三观一致、志趣相投、事业发展高度接近、没有利益牵扯,常常你来我往,或品茗饮酒、观花赏月,或推心置腹、倾诉失意。

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送别,也没有“青山不改,流水长流”的后会无期。

只以包容、用心、赤诚作底色,把故事从“我”讲到“我们”,友谊的佳话不疾不徐,缓缓融入各自的人生。

04心态对了,你就不累了

曾经有哲人说:“使人疲惫的不是前面的远山,而是鞋子里面的一粒沙。”

这粒“沙”,可能是世俗的评价、落后于人的事业,也可能是不再纯粹的友谊……

总之,人生在世,我们得偿所愿的时候少,更多的时候是希望与失望重叠,欣喜与失落交错,每每夜深人静时回想,不免黯然神伤。

但其实,叶子是慢慢变黄的,故事是缓缓走到结尾的。世间一切,都不是突如其来,都有它背后的“推手”。

这个“推手”,就是“心态”。当我们“心态”转变了,心情自然就会顺畅。

外界的流言来袭时,就屏蔽掉“差评师”,不管他人的嘴,只走自己的路;

被别人的成功对比出失意时,就停止比较,只守在自己的“时区”静静开花;

对虚假的人脉烦不胜烦时,就给圈子做减法,只与真心的人相处、相交。

只有心态转变得淡然、恬静、自恰,那么,大部分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幸福也将不期而至。

本文为“碧读好书”原创,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我们旨在提供高品质必读好书资讯,帮助每个人读到好书!欢迎关注。图/摄图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