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波尔塔瓦:一场给美苏同盟埋下裂痕的轰炸

空袭波尔塔瓦:一场给美苏同盟埋下裂痕的轰炸

​苏联空军

在1941年6月德国发起进攻时,苏联空军(俄语首字母缩写为VVS)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空中力量;然而,在战争的最初几天,苏联空军的主力便被摧毁在了地面上。由于相对于德国空军处于严重的劣势,苏联空军此时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仅仅是其惨重的牺牲:一些苏军飞行员选择了自杀式撞击的方式,以击落他们无法以其他任何方式击落的德国飞机。

不过,苏联能够大量生产飞机,在这一能力的帮助下,苏联空军承受住了惨重的损失,并继续战斗。苏联的航空工业也稳步改进了战争开始时的飞机设计,并研制了一些新型号。当时的苏联飞机缺乏精密的机载设备,仅被设计用来在中低空作战,但其基本特性(如速度和爬升率)在稳步提升。到1944年夏天,苏联空军飞机的性能已非常接近与他们所对阵的德国空军的飞机。一种代号为“雅克-3”的战斗机(尽管其数字编号较小,但实际上该型号是一款比早期的雅克-7和雅克-9出现更晚的设计)性能相当不错,德国战斗机飞行员甚至被命令避免与这款战斗机交手。在1943年中期的库尔斯克战役期间,苏联空军每击落1架德国飞机自身仍会损失4架飞机;但到了1944年,苏德空军的战损比已缩小至1.5比1。

苏联空军的军旗

至于轰炸机方面,苏联空军有一些很棒的设计,比如佩特利亚科夫研制的飞行速度很快的佩-2轰炸机和图波列夫研制的图-2轰炸机。苏联空军还可以使用其强大且生产数量众多的伊尔-2“斯图莫维克”强击机使德军的地面防空系统“饱和”——在伊尔-2系列强击机4.2万多架的产量中,有3.6万余架是在战争期间生产的。到1944年夏天,整个苏联空军相对于德国空军的数量优势超过了6比1。

二战期间,苏联空军主要被用作苏军地面部队的战术支援力量。东线战场的空战几乎完全是在低空进行的,而且通常发生在前线两侧几英里的范围内。虽然苏联空军缺乏战略空战能力,但到了1944年,其仍在前线拥有空中优势,并且非常适合协同其机翼下方的庞大地面部队进行战斗。总的来看,在1944年,苏联空军只剩下一个漏洞还没有补上,那就是:夜间防空。

纳粹德国空军

在战争初期,德国空军一直主宰着天空,但这些成功仅仅是掩盖了它的弱点。从战争爆发到结束,德国每年的飞机产量均少于苏联,就连英国每年生产的飞机数量也比德国多,直到1944年才被德国反超,更不用说美国了——美国的飞机产量让二战期间其他所有参战国家的飞机产量都相形见绌。1942年以后,德国空军既要与东边的苏联空军作战,又要与地中海战区的西方盟军作战,后来还要在被其占领的欧洲上空作战,导致德国空军的兵力被分散得越来越“稀薄”。

自战争爆发的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德国飞机的设计质量及其机组人员和飞行员的专业技能弥补了数量上的劣势,特别是在东线战场,但德国人的飞机研发活动越来越滞后。到1944年,德国的Bf 109G和Fw 190A战斗机已经不敌美国、英国和苏联最新设计的战斗机。在轰炸机方面,盟军在战争期间的轰炸机在质量上始终要超过德国的轰炸机,同时更是生产了德国空军所无法比拟的数量。

在突出部战役(即阿登反击战)中被击落的Fw 190战斗机

到1944年夏天,在保卫德国本土的空战中,面对美国陆军航空队拥有大规模战斗机护航的空袭,德国空军实际上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新型战斗机的快速生产可以弥补物质上的损失,但却无力补充在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方面令人绝望的短缺。战斗机飞行员中,虽然还包括一小撮经验丰富的老手,但他们只是在一大群倒霉的、缺乏训练的新兵中显得较为突出而已。与此同时,盟军的轰炸使德国空军的燃料供应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后者只能对飞行训练加以严格的限制。随着燃油短缺的日渐严重,战斗行动也越来越受到限制。

此时,在东线战场上,一些经验丰富的德国空军王牌飞行员仍然在继续收获好的战绩。例如,在1943年后期,有60多名德军的一线飞行员在东线战场获得了100架以上的战果。即便如此,德国空军再也无力抵消苏联空军在空中那种绝对的、压倒性的数量优势了。

在这种情况下,到1943年年底,德国空军开始转变战术,他们寻求发现并集中力量于当时苏联空军唯一的致命弱点:后者的夜间防空系统仍然不成熟。于是,德国空军准备了一支轰炸机部队,番号为“第4航空军”,准备用其执行战略轰炸任务,并以此为基础给苏联人的战争活动造成破坏。德国人原本打算攻击工业目标,但其轰炸机过短的航程阻碍了这一幕的发生——随着苏德两军的战线越来越往西移动,德军离苏联腹地的工业目标也越来越远;每次苏联红军的向前推进都会使更多的苏联工业设施超出德军飞机的航程。在这种情况下,第4航空军转而准备轰炸靠近前线的铁路目标,希望以此来破坏苏军的进攻准备。

到1944年年初,德国空军已经拥有了一些新型He 177重型轰炸机,这些重型轰炸机的航程可以覆盖一些重要的苏联工业区。凭借良好的性能和不错的载弹量,He 177有可能给苏联造成真正的伤害,但希特勒反对在东线战场开展战略性的夜间轰炸,他不认为有这种可能性;相反,他将He 177轰炸机和德国空军大部分的其他新式飞机(如Me 410和Do 217)投入到了1944年年初对英国开展的“迷你大轰炸”复仇攻势之中。这场代价高昂而毫无结果的作战让第4航空军的兵力所剩无几,他们手头上只有寥寥几个大队的He 111和有限几架Ju 88了。

He 177 A-02生产型原型机

尽管有些型号的飞机已经老旧过时了,但第4航空军还是在1944年春季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夜间轰炸作战,代号“鹪鹩行动”(Operation Wren)。在这次行动中,德国人使用了从英国皇家空军那里学来的目标标记和夜间照明战术。通过轰炸铁路,特别是编组站和交叉路口,德国空军一度压制了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地以南地区的苏军铁路交通运输。正如前文所述,苏联的夜间防空力量微不足道,因此德军轰炸机的损失很小。然而,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这次行动开展得太晚了,而且针对的目标是错误的:苏军成功地欺骗了德国人,后者认为前者将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地以南发起大规模的夏季进攻,但实际上,苏军正在向更远的北方集结兵力,准备发起“巴格拉季昂”战役,即对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大规模正面攻势。

美国陆军航空队

到1944年夏天,相比于其战前的实力,美国陆军航空队(USAAF)的发展速度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其他任何国家的空军都要快。到1944年6月份,仅在欧洲战区,美国陆军航空队就装备有10200架飞机,这是1938年美国军用飞机总数的6倍多。尽管如此,在1941年年底美国卷入这场战争中时,其在空中力量领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最严重的问题是战斗机的性能不足。在战争初期,许多美军部队都装备了英国的“喷火”式战斗机,这样才能有效对抗德军的战斗机。在战争开始时,美国只有一款战斗机的性能可以与德军相匹敌,而且数量也少得可怜,那就是P-38战斗机。P-38非常引人注目的是其长航程和多用途性,其至少可以在迎战德军大部分型号的Bf 109和Fw 190战斗机时经得起考验,但在实际的空战中它们并不是德军的对手。

机翼破损的P-38仍能正常飞行

美国陆军航空队主要是因为其轰炸机力量而著称于世的,他们装备有一些非常坚固的轰炸机,具有良好的性能、可靠性和军械火力。其中,排第一位的是波音公司的B-17轰炸机,这是一款自1935年便开始投入使用的飞机,该机专为战略轰炸任务而设计,具有很高的升限、可观的性能和较远的航程。虽然该机在设计上与性能不如它的德国He 111轰炸机和英国“惠灵顿”轰炸机一样古老,但B-17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始终是独一无二的,它的战斗力得到了绝密的“诺顿”轰炸瞄准具的辅助,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目视轰炸瞄准设备,可以从较高的飞行高度上对地面目标进行确保一定精度的水平轰炸。当美国准备在欧洲开战时,“昼间精确轰炸”是其飞行员们的口头禅。

从1942年开始,并一直持续到1943年秋季,越来越多的B-17轰炸机(再加上更多数量的、同样坚固耐用的B-24轰炸机)对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欧洲进行了昼间轰炸。P-47和“喷火”式战斗机一直伴随着轰炸机群飞进欧洲大陆,但为了到达位于德国纵深的目标,轰炸机必须脱离这些战斗机的护航范围。美军轰炸机通过采用密集的“战斗盒子”(combat box)编队来集中火力,以对抗战斗力越来越强悍的德国战斗机。这种战术差不多总能发挥作用,因为除了良好的性能和强大的机载火力外,B-17还是一架坚固的飞机,可以承受严重的破坏,并且仍能继续飞行。

一大群美军第8航空队的B-17轰炸机正在飞向目标。“飞行堡垒”通过空袭德国境内的铁路编组站和封锁其他目标来达到阻断德军向前方输送燃料和其他补给品的目的

昼间精确轰炸在某些情况下是非常有效的,德国的战争工业开始感受到压力,但美军无护航轰炸机编队中机组人员的损失也高得让人无法承受。例如,在1943年10月14日对施韦因富特的第二次空袭中,美军出动的291架轰炸机中损失了60架,飞机损失率超过了20%,而且每被击落1架轰炸机就意味着有10名训练有素的机组人员随之损失。其他空袭的结果差不多也是这样,到1943年10月中旬,很明显,无护航的“昼间精确轰炸”已经无法再维持下去了,必须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狂暴行动”

答案之一就是开展穿梭轰炸:派遣美军的轰炸机飞越德国,让它们降落在东部远离前线的苏联机场。由于美军轰炸机从东部和西部在纳粹德国上空穿越飞行,理论上德国空军必须通过更广泛地部署雷达、高射炮和战斗机中队,从而可达到分散德军防御兵力的目的。穿梭轰炸还可以让轰炸任务更难让德国人预测,因为美军轰炸机将不再像以往那样自行飞回位于英国的基地。

美国官方实际上已经在战争初期向苏联提出过开展穿梭轰炸的想法,但没有结果。1943年10月,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亨利•“哈普”•阿诺德将军向位于华盛顿的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开展穿梭轰炸的新建议,后者批准了这个名为“狂暴行动”(Operation Frantic)的计划。

在“狂暴行动”中严重受损的B-17轰炸机和苏军士兵,照片摄于1944年6月22日,地点是波尔塔瓦基地

“天真”的美国人对一大关键因素缺乏充分的估计,没有这个因素,新计划便无法实施,那就是需要苏联人的完全合作。斯大林并不急于让美军轰炸机在苏联的土地上作战,但与此同时,他也不愿断然拒绝美国人的要求,因为他需要美国通过《租借法案》运来的源源不断的援助物资。因此,斯大林表示“在原则上同意”开展穿梭轰炸,同时继续阻挠并推迟轰炸活动的实际开展。

虽然外交上的讨价还价还在继续,但空中战役是必需开始的,于是美国人开始寻求其他解决方案。在意大利作战的盟军部队在那里成立了一个新的战略轰炸机司令部——第15航空队;航程更远的护航战斗机以及为其大量配备副油箱的生产活动也开始起作用。二战期间第一流的空中优势战斗机P-51B“野马”已于1943年12月首次亮相。

P-51“野马”远程护航战斗机,两侧的两架是P-51B,中间的两架是P-51D

随着原本计划于1944年春末开始的登陆法国的作战(“霸王行动”)开始筹划,西方盟军迫切需要掌握欧洲上空的制空权。为此,美国陆军航空队于1944年2月底发起了“大礼拜”攻势,即针对德国飞机制造厂和对德国空军至关重要的其他目标的一系列密集空袭轰炸行动。美军的损失很大,但在新建的意大利基地和远程护航战斗机的协助下,“大礼拜”攻势直接使德国空军的境况急转直下。

事后来看可以发现,“大礼拜”攻势已经让德国空军陷入了最后的螺旋式下坠状态;然而,虽然今天的历史学家看得很明显,但盟军胜利的趋势在1944年春天看上去并不那么明显,因此,阿诺德继续迫切地要求使用苏联基地展开穿梭轰炸。

与“盟友”苏联的“交易”

虽然阿诺德坚持要求,但斯大林继续阻挠美军使用苏联境内的机场。与此同时,美国军官们了解到,斯大林对让苏联获得自己的战略轰炸能力很感兴趣。由于迫切需要发起“狂暴行动”,因此美国人已经准备向苏联人提供高度机密的“诺登”轰炸瞄准具,以及与该设备配套的基本自动飞行导航设备——如果苏联人最终签署穿梭轰炸协议的话。要知道,美国人甚至都不允许英国人接触这种技术。1944年春天,阿诺德向苏联人提供了一些美国陆军航空队最珍贵的技术,以获得越来越无关紧要的苏联基地。谁能想到,这些举动给苏联提供了不可估量的援助,直接增强了这个美国在未来的冷战中的敌人的空战能力。

即使得到苏联官方的批准,建立基地也很困难。苏联的政治制度会无视美国人的感受,将每位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飞行员、机械师和机组成员都视为潜在的间谍。美国官方要求派出2100名官兵,并称这是运行操作穿梭轰炸机基地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人数。苏联方面拒绝了,并表示最多允许派遣1200余人。美国方面要求为360架重型轰炸机提供六处基地,位于战线的北端和南端;苏联方面的回应是,只允许在战线的中南部建立三处基地,这只能部署大约160架轰炸机。苏联空军总司令亚历山大•诺维科夫元帅似乎想给美方提供帮助,但即使在最小的细节方面,他也需要得到斯大林个人的批准,在这种限制之下,他根本施展不开手脚。

苏联空军总司令诺维科夫(照片摄于1941年10月29日他晋升为空军中将之后)

诺维科夫批准美国陆军航空队使用的三处机场位于基辅东部和第聂伯河畔。他解释说,之所以仅批准使用偏南的基地,是因为这些地区在春季解冻后地面会更快地变干变硬,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让美军为重型轰炸机做好准备。B-17轰炸机需要约1600米长的跑道,因此,现有的苏联机场必须延长并铺设钢板。美军的轰炸机将从米尔哥罗德(Mirgorod)和波尔塔瓦(Poltava)两处基地开始运作,其中后者是整个穿梭轰炸计划的主要基地和总部所在。美军战斗机将部署在更偏西的皮里亚京(Piryatin)机场,但该机场距离前线较近,因此与从英国和意大利基地起飞的美军战斗机相比,从皮里亚京起飞的美军战斗机只需飞行更短的距离便可到达战场上空。

代号为“狂暴的乔”(Frantic Joe)的第一次穿梭轰炸任务于1944年6月2日发起,轰炸机从位于意大利的第15航空队的基地起飞。这次行动取得了成功,美军轰炸机空袭了匈牙利德布勒森的铁路机车场。有一架B-17被高射炮击落,其余飞机则在波尔塔瓦、米尔哥罗德和皮里亚京安全降落。来自美国和苏联的新闻记者和摄影师迎接了参加这次行动的空勤人员,任务成功的消息也被盟军方面大肆宣传广播。

美军“穿梭轰炸”的飞行路线示意图

之后,美军轰炸机和战斗机又从苏联机场起飞,对罗马尼亚境内的一座德国空军基地执行了轰炸任务。1944年6月11日,他们又空袭了另一座罗马尼亚机场,然后返回了他们位于意大利境内的基地。在这些轰炸活动中,美军只损失了1架飞机,但事实证明这架损失的飞机对战局的改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德军高射炮击落的这架B-17载有“狂暴的乔”行动的全部摄影记录,德国情报部门在飞机残骸中发现了这些图像,并很快分析出了有关此类行动及其苏联基地的详细信息。

“狂暴Ⅱ号行动”

1944年6月21日,轮到部署在英国的第8航空队执行穿梭轰炸任务了。当天,柏林遭到了20个重型轰炸机联队和23个战斗机大队,约2500架飞机的大规模空袭。其中,6个轰炸机大队和2个战斗机大队(共计163架B-17轰炸机和70架P-51战斗机)往东飞向苏联。从英国到波尔塔瓦的航程约2670千米,这几乎是B-17的航程极限。同样的,当P-51到达皮里亚京机场时,它们的油箱几乎是空空如也了——从英国到皮里亚京的航程比到波尔塔瓦的距离近约240千米。

表1. 参加“狂暴Ⅱ号行动”的美国陆航第8航空队单位

在美军轰炸德国飞机发动机工厂和铁路编组站时,德军防空部队共击落了44架轰炸机;相比之下,当美军的穿梭轰炸机空袭柏林南部的一处合成燃料设施时,由小阿奇博尔德•奥德(Archibald Old Jr.)上校带领的这支编队只遇到了轻微的抵抗。少数几架德军战斗机在波兰上空呼啸着扑向美军编队,但P-51战斗机把它们打退了,美军只损失了1架飞机。

就在美军战机飞过华沙之后,一架德国飞机(可能是Bf 109)被发现跟上了美军编队,并保持与美军相同的速度飞行。当“野马”试图驱离这架敌机时,这架形单影只的德国飞机便会躲藏在云层之下,隔段时间后再重新出现。P-51此时的油量已经不多,它们只能挣扎着飞到皮里亚京,根本没有多余的航程去拦截德机了。奥德上校不得不让其麾下的战斗机降落,于是,那架德国飞机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一直如影随形地跟着美军的B-17编队飞完了剩下的全部航程,直到飞抵苏军战线时才调头返航。

Bf 109G-8型战斗机常被用于执行侦察任务,该型号加装了一个250升的可抛式副油箱用于增加航程

当天下午,在波尔塔瓦等待的美国人和苏联人看到了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一幕:76架银白色的B-17飞机在轰炸完第三帝国之后一架接一架地降落了,具有防爆功能的护墙只够容纳3架轰炸机,所以剩下的飞机在无防护的状态下被呈弧状分散部署在了机场西边的野地里。降落在米尔哥罗德的轰炸机和皮里亚京的战斗机同样暴露在野外。日落时分,波尔塔瓦基地的美军人员目睹了一道高高的白色航迹,从机场上空高高地略过,随后伴随着几阵稀疏的高射炮声。这是架执行高空飞行侦察任务的He 177轰炸机,它当时直接从波尔塔瓦基地上空飞过,然后慢慢转向西。He 177飞行员为德国空军的情报部门拍摄了照片。

目标:波尔塔瓦!

1944年6月21日晚上8点45分,一切都还显得很平静。当天傍晚,以明斯克为基地的德国空军第4轰炸机联队、第27轰炸机联队、第53轰炸机联队和第55轰炸机联队的空勤和地勤人员接到了准备采取行动的命令。晚上9点,在彩色照明信号弹的映照下,He 111和Ju 88轰炸机相继起飞,前去执行任务。当德军轰炸机在仲夏漫长的黄昏中调头向东飞去时,Bf 109和Fw 190战斗机加入了编队。德军飞机在飞越前线时遭遇了一些高射炮火的拦截,第55轰炸机联队还遭到了“雅克”式战斗机的拦截。护航的Bf 109战斗机向轰炸机后面射击,在一片黑暗中将一架“雅克”炸成了一团火焰。很快,德军的护航战斗机便飞到了它们的航程极限并调头返航。第55轰炸机联队的He 111原本应该轰炸米尔哥罗德基地的B-17,但德军的领航机无法找到该基地,于是它们转而加入到了对波尔塔瓦的攻击之中。

德国空军的He 111轰炸机群

晚上11点55分,波尔塔瓦基地内的美国人和苏联人都接到警报称,德国飞机已经越过了前线,向波尔塔瓦方向飞去。苏联军官向美国人保证说,这种警报很常见,但德国人的轰炸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从西向东飞行过。当空袭警报响起时,一些机组人员跑到附近的狭窄堑壕里躲避,而其他那些来自不列颠群岛、习惯了德军小打小闹式滋扰袭击的人则基本不把这当回事。

凌晨30分,一枚照明弹突然在波尔塔瓦机场上空炸开,俯视着突然变亮的地面,德军He 111轰炸机的飞行人员看到了他们所能想象到的、最有价值的目标之一:76架B-17轰炸机和少数其他飞机就停放在下面,完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缺少护墙(或者说“防爆洞库”)意味着没有必要直接命中,从炸弹和受损的B-17上飞出来的碎片会继续造成二次破坏。在4000米的高度上,He 111稳稳地投下了110吨炸弹。“炸弹雨”一直下到凌晨1点45分,也就是说德军的轰炸一共持续了1小时零15分钟。除了一些零星的高射炮火外,苏军没有做出任何防御反应。有两次He 111轰炸机群被苏联探照灯所发现,但它们继续投弹,而且始终没有被防空火力击中。轰炸停止几分钟后,一小撮Ju 88从较低的高度扑过来,对机场进行了扫射,并投下了杀伤人员的炸弹和地雷。最终,在凌晨2点20分,轰炸停止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明亮的闪光。地面上的老兵们认为这是一种镁照明弹,德国人用它来照亮目标,以获得最终攻击效果的毁伤评估照片。

表2. 1944年6月21日至22日夜间,参加空袭波尔塔瓦行动的德国空军单位

当美苏人员爬出战壕观察战损情况时,美军机组人员透过燃烧的B-17残骸映出的明亮光线可以看到,地面上已经覆满了用于杀伤人员的“蝴蝶雷”。苏方地勤人员开始试图用铁铲铲土的方式灭火,他们让美国人先离开,以保证其安全。当受伤的B-17轰炸机的油箱爆炸时,多名苏方人员受伤或牺牲。一些苏方人员甚至开始用勇敢或者说“不要命”的方式去清除地雷,在没有电子探测设备的情况下,他们用目视的方式搜寻地雷。每当发现一枚地雷,苏方地勤人员便会全部卧倒在地面上,并让一个人用一根长长的棍子去引爆地雷。

结局

对波尔塔瓦的空袭可列入二战期间最“单边”的行动之一,这一仗更类似于德国在战争初期取得的那种一边倒式的成功,而不是战争中后期常见的双方消耗战。尽管德军轰炸机在目标上空飞行了将近两个小时,但苏军的夜间战斗机未能起飞拦截,德军的轰炸机一架也没有损失。

虽然盟军方面的伤亡很轻,但飞机的损失与美国陆军航空队在战争期间一些代价最高昂的空袭活动相当,而且对敌人没有造成任何伤害。此次空袭活动共造成47架B-17被炸毁,这几乎占波尔塔瓦基地总数的三分之二;德国人还顺带摧毁了2架C-47运输机和1架F-5侦察机(译者注:即P-38战斗机的侦察型号)。另外,还有11架B-17严重受损,8架受到了中等程度的损坏。除此之外,德军的空袭还炸毁或破坏了不少卡车、拖车和起重机,这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因为这些重要的地勤设备是经历了双重困难才运来的:先是摩尔曼斯克港的同盟国船队,接着还要苏方人员跨越漫长的国土一步步送来。这些设备很难被补充替换。

波尔塔瓦遭空袭之后,一名苏联哨兵正守卫着两架B-17轰炸机的残骸。在1944年6月22日德军的轰炸行动中,共有47架B-17被彻底摧毁,另有19架受损

更糟糕的是,这次空袭炸毁了美苏双方精心调和的20万加仑(约75.7万升)航空燃料。美国飞机烧的是辛烷值为100的高品质航空燃油,这是苏联所缺乏的。在空袭波尔塔瓦后的第二天晚上,德军又轰炸了另一处B-17基地——米尔哥罗德。当时,美军轰炸机已经分散到了别的苏联机场,但德军仍然焚毁了另外19.7万加仑(约74.6万升)辛烷值为100的燃料。

总的来看,空袭波尔塔瓦给“狂暴行动”造成了致命的打击。美国的战略家们起初希望苏联人在这场灾难发生后能表达一定的歉意,因为这种姿态是“有帮助的”。事实证明,这一想法落空了,正如之前美国人对苏联人的合作程度缺乏估计那样。当美国陆军航空队要求获得在东线战场上部署一个夜间战斗机中队的权力时,也被苏联人拒绝了。

由于美国陆军航空队不愿意再将大量轰炸机置于危险之中,因此空袭波尔塔瓦之后他们只从乌克兰起飞执行过有限几次任务,其中一次是“狂暴Ⅲ号行动”,即部署在意大利的第15航空队的P-38和P-51战斗机对德军展开的一次成功的扫荡行动,这些飞机于1944年7月初降落在苏联,并在东线战场开展了短暂的战斗活动,如轰炸和扫射机场及铁路,然后返回了意大利。

在完成了第一次穿梭轰炸空袭后,来自第97和第99轰炸大队的B-17轰炸机正准备降落在意大利的阿门多拉(Amendola)机场

随着东线和西线的逐渐靠拢,对穿梭轰炸的需求也减少了。到1944年10月,留在苏联的美方人员只剩下大约200名了。当年冬天,这一任务被彻底终止,而且再也没有恢复过。

总结和反思

在1943年中期,阿诺德将军的穿梭轰炸计划看起来像是个值得去尝试的想法,因为当时美国的战略轰炸遇到了巨大的阻力,而且看上去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很明显,远程护航战斗机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当时人们并不清楚这一点。美军的穿梭轰炸计划最终失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法准确意识到斯大林的想法和目标,这个错误与罗斯福政府和美国军方指挥层犯下的错误一样严重。

“狂暴行动”最终成了个不太重要的事件,因为美国陆军航空队在波尔塔瓦的失利几乎未对更大的战略图景造成什么影响。在1944年的那个夏天,共有47架美军轰炸机在空袭中损失,这仅占美国陆军航空队B-17飞机总数的1%。同样,东线战场的穿梭轰炸活动从未迫使德国空军改变其战斗机、雷达或高射炮部队的部署。终止“狂暴行动”确实会使德国空军受益,但也没多到哪里去。因此,空袭波尔塔瓦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如何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而在于它给美苏同盟埋下了裂痕,并预示了冷战的到来。

二战期间相处友好融洽的美军和苏军士兵。随着冷战的开始,这一幕也不复存在了

原文所附材料一:苏联在波尔塔瓦的夜间防空力量

早在德军空袭波尔塔瓦之前,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军官们就向苏联人询问过关于后者的夜间防空问题。作为苏方的回答,美方只得到了模糊的保证,称问题得到了重视。事实上,苏联方面的夜间防空力量是很薄弱的。

战争期间,苏联空军共使用过两种类型的夜间战斗机:雅克-9单发战斗机和佩特利亚科夫设计局的佩-3双发战斗机(后者是性能高超的佩-2轻型轰炸机的衍生型号),但这些飞机的数量很少,而且苏军的夜间战斗机部队得不到地面控制系统和雷达的支援;要知道,这些支援设施早已成为英国皇家空军、美国陆军航空队和纳粹德国空军的标配。

佩-3双发远程重型战斗机

1944年6月21日至22日夜,苏军一个装备雅克-9战斗机的团(约30架飞机)曾试图拦截准备对波尔塔瓦进行轰炸的德国轰炸机,但他们没有拦截成功。最终,德军轰炸机在目标上空飞行了将近两个小时,并在第二天晚上在米尔哥罗德机场上空做了同样的事情。苏军的这一失败是很难解释的。

原文所附材料二:挥之不去的疑云

德国方面的记录显示,德国空军于1944年6月21日早晨开始将飞机向东机动至前方基地,以做好当晚对波尔塔瓦进行突袭的准备。这一点原本没什么可令人惊讶的,但问题是,这些德军轰炸机的转场部署发生在第一架美军轰炸机从英国基地起飞之前。还有其他的谜团:在袭击过后,皮里亚京基地的P-51飞行员立即向苏方请求允许他们起飞前去追击缓慢的德国轰炸机——当6月22日的第一道曙光洒向大地时,这些轰炸机仍未飞出苏方空域。面对愤怒的美国人,苏联方面最终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还有令人费解的一点是,苏联人居然连续两个晚上都未能拦截任何一架德国空军的轰炸机。

根据一些历史学家得出的结论,在波尔塔瓦发生的事情,德军的空袭至少是在苏联和美国双方的过度自信和疏忽的“配合”下才成功的,还要加上德国人敏锐的情报工作和德国空军快速的反应。然而,还有一个可能的答案存在于充满了神秘感的谍报领域。

虽然西方盟国在无线电通信情报方面表现出色,但苏联人是人工情报领域的大师。苏联方面设法将一些有效的双面间谍渗透到了德国情报部门“阿勃维尔”(Abwehr,即德国国防军情报局)之中。众所周知,1944年夏天苏军对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发起的进攻行动——“巴格拉季昂”战役是苏联在战争中取得的最大的情报胜利之一,苏联人的双面间谍网络让德军指挥高层相信,苏军的攻势将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南部的利沃夫附近发起,因此,德军抽调了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以便更好地防御预期将会从南方发起的进攻。实际上,苏联军队当时正在沼泽地的北部集结。

“巴格拉季昂”战役中被苏军摧毁的德军车辆

波尔塔瓦和米尔哥罗德等乌克兰境内的空军基地位于普里皮亚季沼泽地以南,距离德国人认为的苏军集结地域仅几千米远。苏联人有充分的动机让德国人把注意力转移到南方,因此,斯大林肯定有可能利用他的反间谍网络向德国人透露了相关的情报。

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事情的完整真相了。突袭波尔塔瓦距今已经过去了70多年,即便如此,如果暗示“苏联人为了掩护自己的攻势而泄露情报”,仍然会震惊国际社会的情绪。然而,间接的证据仍然吸引着人们的兴趣。1944年6月22日清晨,当苏联坦克和士兵开始突入德军战线以发起“巴格拉季昂”战役时,波尔塔瓦基地内那47架被炸毁的B-17轰炸机的残骸仍在冒烟。在苏军成功的欺敌活动(空袭波尔塔瓦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的帮助下,苏军发起了这场规模巨大且颇具毁灭性的攻势,使东线战场的德国国防军陷入了困境。

原文所附材料三:一个神秘的谜团里面的谜团

丘吉尔曾经把苏联的行为描述为是“一个神秘的谜团里面的谜团”。当然了,对美国外交官和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官兵们来说,苏联人对穿梭轰炸计划的阻挠行为符合丘吉尔的这一描述。

美国陆军航空队很渴望将“狂暴行动”作为获得西伯利亚基地的起点,一旦德国被击败,就会照此操作去轰炸日本。罗斯福总统认为,在战争期间建立更紧密的协作关系也会鼓励美苏在战后世界上的合作。但实际上,美国和苏联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体系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使得美苏双方的合作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问题多多,哪怕是短期的合作也是如此。

像美国人一样,斯大林也已经在考虑战争结束后的问题了,当然双方的动机不同。在拉脱维亚和波兰,美国陆军航空队想轰炸的目标都在斯大林打算在战争结束后维持的势力范围之内。苏联方面对空中侦察也特别敏感,美国人提出的在战线北端和南端建立侦察基地的要求被断然拒绝。苏军的高射炮有时甚至会向美国侦察机开火,一架曾参与“狂暴行动”的无武装F-5侦察机曾被苏联战斗机击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架苏联战斗机还是架美国生产的“空中眼镜蛇”。


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给苏联的美制P-39“空中眼镜蛇”战斗机

压垮美苏航空合作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在波尔塔瓦的灾难发生后不久出现的,当时苏联阻挠了美国陆军航空队在华沙起义期间帮助波兰地下势力的努力。当苏联方面于1944年9月18日勉强批准美国陆军航空队使用其乌克兰境内的基地向波兰起义军空投补给品时,一切都为时已晚了。

直到那时为止,“迟钝”的美国人才开始理解,斯大林觉得在他的土地上受到了美国陆军航空队基地的威胁,他当然不希望美国的侦察机飞过他的领土。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一切突出的不是苏联的“偏执”,而是美国的“天真”。

原文所附材料四:德国空军轰炸机的发展

当亨克尔公司研制的He 111轰炸机于1935年首飞时,其250英里/时(约402千米/时,相当于112米/秒)的最高时速使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快的作战飞机之一。即便如此,短短5年之后,在1940年8月至9月的“不列颠之战”期间,He 111已被证明飞行速度太慢,无法躲避英国皇家空军的“飓风”和“喷火”式战斗机;而且He 111的武装太差,无法抵挡英国战斗机。此后,He 111主要被降级为执行夜间轰炸任务。不过,尽管其越来越不堪一击,但纳粹德国还在继续生产He 111型轰炸机,直到1944年年底,这是因为该机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大量生产,而且机械性能可靠。



处在机翼安装初期的He 111轰炸机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德国空军未能获得更好的产品。德国人把研制具有大载弹量的远程高空轰炸机的努力集中在了亨克尔He 177轰炸机上,这款飞机于1939年首飞,但直到1942年年底才做好战斗准备。即便如此,该机的生产也很缓慢,因为He 177受到了严重的机械问题的困扰——该机在设计上过于野心勃勃,试图立刻满足太多的需求;有段时间,希特勒甚至要求该机必须具备俯冲投弹的能力,这进一步拖慢了研发速度。该机最大的问题是功率强大但问题多多的DB 606发动机,He 177在同一发动机舱中安装了两台常规发动机,这样做减少了阻力,但导致DB 606发动机难以维修并容易起火。



生产中的He 111轰炸机,照片摄于1939年

虽然性能不错,但He 177轰炸机的事故发生率很高、可靠性差,出勤率也很低。1944年夏天,少数服役的该机大多部署在西线战场,在那里,它们利用“迷你大轰炸”对英国进行复仇攻势。它们需要对抗皇家空军日益严密的夜间防御,取得的战果却微不足道。

当德国空军寻找可用来对乌克兰境内的穿梭轰炸基地进行空袭的轰炸机时,发现第4航空军的He 111是最好的。最终,在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拦截兵力的情况下,这些老旧过时的轰炸机在波尔塔瓦上空获得了惊人的胜利。

事实上,直到二战后期,He 111仍然是东线战场上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的主力,这也解释了德国空中实力下降的另一个方面:纳粹德国的飞机制造业拥有富有想象力的思想家和有能力的设计师,但短期规划、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大大小小的内斗阻碍并改变了原本迫切需要的新式机型的研发工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空袭波尔塔瓦之后不久,第1轰炸机联队开始在东线地区成功地使用He 177,然而为时已晚:越来越严重的燃料匮乏很快使这款强大的轰炸机停飞,它们最终都被切割成了废金属。

作者:李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