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未来场景解读生命进化

用未来场景解读生命进化

□ 罗丰年

冲着《达尔文之惑》这个书名,谁都会联想到遥远的过去,然而这部长篇科幻小说讲述的却是未来的故事。而且在一个可期待的未来节点上,竟然把达尔文当年留下的最大疑惑给“解开”了。

地球上芸芸众生是怎么来的,我们大多数人都笃信达尔文的观点,那是海水遭到“电闪雷劈”以后慢慢进化而来的。反正不管怎么说,无神论者是不会认同“上帝造人”之说的。那好,既然是一点点缓慢进化而来,那为什么会突然发生一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化石断代现象已证明了这场生命大爆发的真实性,达尔文当年对此则是一头雾水,他坦言自己无法解释这个现象,后人直到今天也没个确切说法。但是《达尔文之惑》却用精彩的科幻故事,给了我们一个闻所未闻的奇妙答案。

70多万字的《达尔文之惑》,由《祖先秘史》《拯救人种》和《纠缠死神》三部曲组成,内容几乎是未来科技的一场大展示,眼下正如火如荼推进着的3D打印、AI技术、大数据、基因编辑、人机联接、智能材料、量子纠缠、可燃冰采掘、甚至暗物质探索都巧妙融合到了一起,串成了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幅蓝图。作者对当今海量的科技知识了如指掌,这应该算是一部很“硬”的科幻小说。譬如说星际殖民,我们看的大量科幻作品都是用飞船穿梭,但《达尔文之惑》却描绘了“5D打印技术”用于星际殖民的情景,这或许真的是穿越遥远星际更靠谱的办法。像这样的未来新技术,小说中比比皆是,而且对许多领域的技术演化都作了很具体的描述,让人感到有迹可循。

小说的故事背景在2060年代。主人公汪芸刚刚研究生毕业,她和男友许光辉在一次旅行途中,意外识破了一种人为设计出来的异类植物,致使一场企图制造全球性灾害的阴谋提前流产。惊心动魄的故事由此拉开了帷幕……

有人说“好”的科幻作品不一定“好看”,这话很有道理。有些硬科幻小说虽然在“科”字上脑洞大开,但故事情节却很苍白,读着难免让人昏昏欲睡。然而,《达尔文之惑》却做到了二者统一,整个三部曲故事悬疑多谋,跌宕起伏,内容也很像是一部推理小说。作者围绕“科”字和人物设定了许多悬念、冲突,到后来逐一“填坑”,读完才让人感到豁然开朗。而且故事的场景十分丰富,构思也精巧,不读到最后,很难体会到整个情节叙事的真正魅力。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过,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人们必然将目光转向未来。《达尔文之惑》不光是讲科幻故事,还通过情节描写和人物对话,展现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崭新理念。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灿烂的地球文明,但也导致了诸如生态危机等异化现象的出现,人们对此已有所察觉。然而,地球生态无论将来怎样恶化,都并不意味着物种的彻底灭绝。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未来科技也能够打造出行之有效的手段,实现地球物种的星际换代,这正是人类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作者提出的一种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