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巨头“抢食”5G大蛋糕

新老巨头“抢食”5G大蛋糕

“我们把省下的这些钱用于业务创新,各自能够保持品牌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9月19日,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00728.HK)党组书记、董事长柯瑞文在第11届天翼智能生态产业高峰论坛召开期间表示,其还透露了电信5G建设的最新进展以及计划,柯瑞文提到,在网络切片方面,中国电信完成了业界首个基于5GSA端到端环境下的网络切片实验;在移动边缘计算方面,中国电信自主研发了MEC的平台;在云化方面,率先实现了基于IPv6和云网融合架构下5GSA的部署,实现了5G跟4G的互操作。

柯瑞文分析了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在接入和传输侧的5G网络共建共享方面达成共识的重要性:不仅会提高网络建设速度以及资源利用率,同时保持良好的服务质量。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运营商对于终端及应用的落实与创新、如何共同构建产业生态仍然是目前重点探索的方向。运营商十分看重建设垂直行业生态,各行业呈现出互补和融合的态势,但同时运营商也在应用层面有自主研发的产品,这也意味着在部分业务线将会面临互联网企业的挑战。有相关产业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希望5G产业生态的建设让未来呈现一个融合发展的态势。

覆盖更多终端

手机零售商乐语通讯副总裁张嘉平每年都要参加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的活动,乐语通讯的主要业务是手机线下零售,同时也会帮运营商开卡,因此他们非常密切地关注着政策的变化。

“套餐快了,也就这一两个月。”张嘉平对记者透露。

5G手机作为5G网络最早落地的应用早已引发诸多目光,不过目前市场上也有一部分声音表示,即使购买了5G手机,也没有办法使用5G网络,5G网络覆盖情况还未能形成规模。

年初,中国移动宣布在今年将增加3万至5万个5G基站,8月底有媒体获悉中国移动计划建设超过5万个基站,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各建4万个5G基站。随后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双方官宣将共建共享5G网络。不过这样的数量对于已有400多万个4G基站而言,仍属“杯水车薪”。

在这种情况下,三大运营商仍宣称坚持SA(独立组网)组网的方式。相比NSA(非独立组网),坚持5GSA网络建设,在前期需要更高的成本去更新设备,NSA则能兼容使用现有4G组网设备,更有利于4G和5G网络的过渡。不过NSA最终还是需要演化为SA组网,所以后期建设成本反而会更高。有观点认为,NSA网络也不利于未来长远的发展,尤其是与行业相结合的5G应用。

柯瑞文表示,在5G时代,中国电信将坚持全网通终端,坚持超级上行和Wi-Fi6,坚持NSA和SA双模全网通的标准。“这个标准绝对不限于手机,也不限于网络终端其他的CPE(客户终端设备),而是包括业务终端在内,比如AR/VR终端、分体的眼镜、游戏的手柄等,更包括行业的终端,特别是无人机的模组、车联网的模组、智能工厂的组建方面。如果这些最基本的终端无法实现,行业应用和产业升级要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们坚持全网通智慧的终端和全场景。”柯瑞文说道。

中国电信在终端的渠道方面,则也有新的计划。柯瑞文也表现出对于线下店的重视,他希望通过线下渠道来让用户体验到5G网络及其具体的应用。

未来开启万亿美元市场

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刘文革告诉本报记者,作为民航企业,对于5G的需求主要在于面向机场公司、空中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

探索产业生态建设也成为5G发展的一大重点方向。柯瑞文提到,5G不仅仅是一个基站传输的建设,实际上与NBIoT(窄带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过程,与基础网、云网融合也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柯瑞文表示,今年中国电信的两项重要工作就是云网融合和5G。“云网融合和5G的结合,再加上AI的赋能,使得我们能够打造成一个智能的物联网,使我们能够基于智能物联网提供一个生态的平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服务。”柯瑞文说道。

刘文革告诉记者,他们和中国电信一直不仅仅是5G方面,包括云服务在内,也在沟通合作中。“民航这个行业做5G的探索应用还很少,刚刚才开始,所以今天讲的未来空间很大,民航最讲究的就是安全,这方面5G也带来了很多想象空间。”刘文革说道。

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介绍,根据爱立信和GSMA智库的数据,预计到2026年,通过5G赋能的垂直行业市场规模会达到1.3万亿美元,而其中6200亿美元是运营商“有机会争取的”,其中包含2000亿美元的网络连接及服务收入,3400亿美元的业务使能、业务平台收入,800亿美元的垂直行业应用。

“垂直行业中6200亿美元的蛋糕,运营商能够获取多少,取决于运营商拓展政企市场的决心、恒心与智慧,这也将是运营商能否成功转型、决胜5G的一大考验。”斯寒说道。

据斯寒介绍,从2010到2018年,GSMA25家董事会成员运营商(包括中国三大运营商)的市值从1万亿美元增长到1.25万亿美元,增长25%,但同时8年间全球的六家平台型科技企业,包括美国的GAFAM(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Microsoft)和中国腾讯的市值则从0.6万亿美元增加到3.7万亿美元,增长率高达617%。

业内有观点认为,5G开启了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变,互联网也进入下半场。在过去互联网平台凭借C端优势赶超传统行业,如今属于传统行业的“阵地”B端市场,也迎来了这些挑战者。

运营商仍然发挥着管道的作用。但在落实到垂直行业的应用层上,记者注意到,运营商、智能硬件商、互联网企业都在做相似的布局。在9月20日召开的DICT应用生态论坛上,中国电信发布智能通信云平台、云会议等产品,参与论坛演讲的还有来自寒武纪、旷世、腾讯云、浪潮这几大厂商的高层人士,各嘉宾对本厂商的产业布局规划进行宣讲,其中相似的是针对各行业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系统集成案例。寒武纪副总裁王在在演讲时甚至这样调侃道,不需要再详细介绍自己的案例,因为其他演讲嘉宾也会讲到相似的内容。

当然对于垂直行业的人士而言,产业生态的构建意味着未来行业并不会是一家独大的情况,他们也不会轻易站队。

“未来的发展每个行业、领域,都有自己的特长,但是未来会是一个融合发展的态势。未来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不可能一家公司一下子会把所有的技术、所有的应用都做完,各个不同的场景可运用社会各种资产联合起来完成,我觉得这样对未来的发展更有意义。”刘文革说道。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