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苦,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成长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苦,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成长

导语:世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如父母般爱自己的孩子,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如珍珠般透明真诚,即使在父母年老逝去的时空,他们的爱始终如一。

前段时间,田亮在微博上晒出女儿森碟受伤的照片。原来,在国内这般酷暑难耐的天气里,森碟还坚持在室外练习打网球,除了忍受紫外线的伤害,脚上还磨出了好几个血泡。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心疼,甚至有网友留言田亮对孩子过于苛刻,其实,森碟受伤最心疼的莫过于田亮,但他明白:孩子需要学会吃苦才能长大。

有这样一则妈妈写的日常小故事:

你上幼儿园时,有天我接你回家。
下雪了,你呼叫着要去堆雪人。
我说要回家穿羽绒服戴手套,你哪里肯,撒着欢冲进雪地。
疯玩一场,当晚你发了热,接下来的几天咳嗽不止鼻子也一直一抽一抽地。
我很自责,怪自己那天没狠心拉住你。
我们去看了医生,打了针,还带回来了一些药,每天都要喝。
第一天,我千哄百劝用尽解数才让你喝完,刚放下杯子放下心,你哗啦啦全吐了。
第二天,我改变策略,严肃命令你喝。你泪眼婆娑艰难地喝了,喝完又想吐。
我大吼:“不许吐!”你有点怕,紧抿小嘴端端正正坐着,一动也不敢动,样子很好笑也很可怜。
晚上你问我明天还要不要喝,我说要。你说药好苦妈妈好凶,我说我知道,但是不喝就得继续去医院抽血打针,更苦。
我还说:“人活着,就是要受一些苦,不受这样,就得受那样。”

诗人于戈曾说:

“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经历不到这些,他就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经历,是一场旅行,是啊,旅行的开始我们总是找不到路,看不懂“地图” 。爸爸妈妈是我们的领航员和护旗手,路上有许多石子,路面有许多坑洼,但自己那时却不曾奇怪为什么自己感受不到一点颠簸?长大后才知道,是父母走的那么小心翼翼,将坎坷的道路走成了平地。

可孩子没有感受过颠簸,同时也丢失了跨越坎坷的能力,孩子在长大后再遇到只能绕着走,因为路上依旧有很多的石子,父母却没有办法抱着他们前行。父母曾以为给予了孩子全部,却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去经历、去克服、去吃苦的成长必经之路。毕竟人活着,就是要受一些苦,以前不受,往后就要还。

曾有一个泰国的励志视频红遍网络:妈妈没有上过学,以贩售切水果维持生活,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女儿从生活中学习。一天放学后,女儿眼巴巴地望着同学们人手一支吃着冰棍,妈妈无奈看着碗里仅有的几个铜板。夜里,望着女儿熟睡的脸庞,妈妈突发奇想把菠萝切成冰棒样子,塞进冰桶中。

第二天女儿开心地吃着妈妈自制的菠萝冰棒,并提议可以把冰棒卖出去。一开始女儿一支都没有卖出去,妈妈告诉她,你要去菜市场,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卖东西的。于是女儿仔细观察着商贩们如何做生意,突然间她似有所获地笑着离开了,回家后她用蜡笔在冰桶上DIY,画上了菠萝冰棒图案,并在旁边写着5块一根,10块三根。

掌握方法后,小女孩的菠萝冰棒越卖越好。看到女儿能从实践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妈妈很是开心。她想,有一天自己不在女儿身边,她相信女儿也能过得很好。

尽管文化和所处的时空有所差异,但成长却是不分国界的。每个人都要去成长,小小年纪的女儿,只想吃一支冰棍,这是多么小的要求啊,但生活的皮鞭早已抽打在了她的身上,妈妈让她去吃苦,是为了女儿以后不在自己身边时也能过得很好,因为妈妈知道,女儿这只小鸟不可能一辈子栖息在自己身旁。

《目送》里所说: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纵然父母想照顾孩子一生,但成长却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突破自我、发现自我的历程,唯有该放手时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孩子才会按照既定的成长轨迹慢慢成长起来。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于父母。

事例:22岁,是一个很美好的年龄,可对于小华来说,他却成了全家最大的愁事,他的人生转折点从父母因三观不合离婚开始。父母离异后,小华被接到了奶奶家,得知儿子离异,奶奶觉得孙子受了天大的委屈,此后,她没让孙子再受半点委屈,虽然父来父母分别组建了家庭,但只要是小华想要的东西,父母和奶奶都会无条件满足,但这些疼爱非但没有让小华变得阳光快乐起来,反而让他越来越不合群。

后来小华母亲将他送到国外读大学,然而小华在国外依然没有交到朋友,几乎不与人交流,玩游戏是他打发时间的主要途径,经济上他也从来不懂什么是节俭,两年时间挥霍了数百万,更糟糕的是,这样的生活模式,使小华的性格也变得更加孤僻。

父母让小华回国进行调整,可他在家几乎不出屋,天天蜷在卧室里上网玩游戏,吃饭甚至都是奶奶一口一口喂,和母亲的情感连接除了转账记录,其他信息寥寥无几。小华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无疑是给许多父母敲响了警钟——惯子如杀子。无论夫妻间婚姻状态如何,无论大人事业多忙,无论生活条件怎样,父母都应该多注重对孩子精神层面的富养,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物质取代不了陪伴,别让无边界的溺爱毁掉孩子。

生活的苦谁都得吃,现实中大家拥有不同等级的财富,有人认为富人是不会让孩子吃苦的,其实不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当上总统之前,是有名的地产大亨,即便这样有钱,他对孩子们却要求很严格,孩子们的零花钱需要自己打工挣,他只提供基本的生活费和教育费,连电话账单都要孩子们自己支付。

小时候大女儿伊万卡和亲生母亲一同外出时,母亲给自己买了商务舱,却只给女儿只买了经济舱,女儿想升舱,母亲告诉伊万卡:“想坐商务舱可以,但你必须用你自己的钱买,否则只能坐经济舱。”这样的教育使得孩子从小被培养出独立的经济意识。

伊万卡曾告诉媒体:“我不得不去挣钱,因为除了学费外,其他一切生活开销都得我自己支付。”伊万卡从小就开始学习炒股,学会自己理财,上高中时当模特打零工自己挣钱,大学毕业后,她也没有直接进入家族企业,而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去闯世界。

她先是去了房地产公司学习房产业务,后来又跳槽到另一家钻石公司推广珠宝品牌,等到有了经验后又开设了自创品牌,为她后来进入庞大的家族企业奠定了扎实基础,在父亲的总统大选期间,美貌与智慧集于一身的伊万卡还成为了父亲的坚强后盾,积极帮助父亲拉选票。

吃苦,无论是贫穷或是富有,早已成为一节必修课。父母可以帮孩子一时,但是帮不了孩子一世,放手让孩子去外面闯荡,让孩子知道生活的来之不易,不断试错并调整自己,懂得感恩和珍惜生活,这才是父母者对孩子最深沉的爱。

能吃苦的孩子,未来的路才更宽。吃苦,表面上磨练的是孩子的承受能力,其实更多的是在锻炼孩子对未来机遇的把握。比如送孩子去学习不同的特长,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孩子有机会去尝试新的东西,每件事的刚开始一定是不轻松的,当孩子熬过了这个阶段,克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障碍之后,所学的特长便变能够成为他闪闪发光的资本,或许在未来的人生中亦能够成为他立足的支点。

让孩子吃一点苦,就是鼓励孩子主动走出安逸的怪圈,接受挑战。孩子在吃苦的过程中,更容易沉得下心,他们通过自己的汗水甚至是泪水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越来越自信,不再害怕,做起事来有始有终,很轻易地将自己武装强大。

这样,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因为不怕吃苦、能吃苦,他们已经悄然比那些只会叫累喊疼的孩子多出许多生活的技能。

孩子现在所承受的每一份苦,在未来都能多给他一个选择,别再怕孩子哭,你现在还能庇佑这个小小的他,等到有一天,他一个人头破血流的时候,你真的确定还能将他护在身后吗?

有一些苦,迟早要吃。父母不给你,别人也会给,而别人给的,会比父母给的苦千百倍

结语:有远见的父母,一定都是狠的下心的父母,要舍得让孩子吃苦,因为那是他早晚要走的路。

什么是真正的爱孩子?真正的爱孩子,就是相伴时全心全意,该让孩子吃苦时要让他去吃苦,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是一味地溺爱,而是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教会孩子独闯世界的本领,这样即使未来没有了父母的庇护和紧紧相随,孩子也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