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且以深情共成长

散文丨且以深情共成长

文丨王诗剑

2001年暑假,我10岁。妈妈和姨妈带着我和表姐去了北京。一路上的狂喜兴奋按捺不住,舟车劳顿的疲惫早已抛之脑后。到达天安门的那一刻,望着眼前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与肃穆神秘的黄瓦红墙,一时间我竟呆住了。回过神来,远远地站着留下一张合影,带着小女孩心中的敬畏与仰望,就这么远远地驻足望着,亦能强烈感受到那些光荣岁月里的伟大信仰与坚定信念。那天晚上,我跟着妈妈和姨妈在北京街头散步。忽然,周围的人们开始欢呼雀跃。现在回忆起来我还清晰地记得,马路上大家挥舞着国旗呐喊奔跑,行驶车辆中甚至有人伸出天窗激动得将T恤在空中挥舞。然后我听见妈妈激动的声音:“成功了!我们申奥成功了!”虽然那时我还不懂事,却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如此强烈地感受到身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2008年,我17岁。昏昏欲睡的午后,老师正上着课,突然的一阵晃震感让整个学校开始喧杂,还没回过神,我已被同学们推攘着来到了学校操场。不久传来正式消息,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之后,我每天趁着吃晚饭的时间偷偷溜进宿管阿姨的房间看新闻,看到汶川受难同胞的数字不断增加,心悬着揪着。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整个5月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期待,但是,我更不能忘怀的是那些冒着余震危险抢救同胞的战士,是那些在废墟中满眼血丝的医生,是那些争分夺秒运送救援物资的志愿者,是那名在生死关头为学生们撑起一片天的老师。“汶川雄起!汶川挺住!”这是全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呼喊。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送入四川,举全国之力拧成的这股绳牢牢将汶川绑住,将它从灾难深渊拉回,这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中国力量,感受到“祖国”这个词背后的担当与责任。无论我们身在何方,遭遇何种困难,祖国不会忘记我们,更不会抛下我们。

2010年,19岁的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上海世博会。望着气势如虹的世博园,我被各式各样美轮美奂的建筑深深吸引了,欣喜若狂,捏着手里的“世博护照”不知该往哪走。德国馆“动力之源”震撼眼球,法国馆“中法式园林”尽显水韵之美,沙特馆“月亮船”充满异域风情……而那抹醒目的中国红则是我心中盼望已久的最爱。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未来世界走去,中国馆将五千年的历史浓缩呈现,亦向世界展示了城市发展的中国智慧。她的多元性、包容性和创新性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那抹无与伦比的中国红,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让所有华夏儿女感到骄傲与自豪!

2019年,我28岁。2017年毕业后我选择来到基层,成为了一名乡镇干部。这两年里,我迷茫过、彷徨过。我曾问自己,明明当初有那么多选择,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来基层?是因为我曾在新闻中看到那么多基层干部不厌其烦上门给贫困户讲解脱贫政策,希望早日帮他们过上好日子时,心中流过的那股暖流;是因为曾在报纸中读到村民们在基层干部们的共同努力下,办事越来越方便快捷,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时,心中沉淀的那份踏实。这两年里,我和一同奋斗在基层的兄弟姐妹们淋过雨,晒过太阳,熬过夜,流过泪,也看到了贫困户们脸上淳朴的笑脸,感受了党员心中坚定的信仰,享受了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喜悦。在这里,我了解到了最真实的农村,也看到了最蓬勃的中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想把心里话说给祖国母亲听一听:感谢有您,让我能无忧无虑茁壮成长;感谢有您,让我能学有所成一展抱负;感谢有您,让我走出国门有坚强后盾。我爱您,像稚气孩童对母亲那样的依赖;我爱您,像莘莘学子对老师那样的敬重;我爱您,像全天下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建设祖国事业,只为报答您养育之恩而奋不顾身。

从呱呱坠地到如今投身基层,这28年我见证祖国一步步强大崛起,一步步繁荣昌盛,中国声音孔武有力,东方巨星冉冉升起。且以深情诉衷肠,我愿始终坚守初心,投身基层,立足岗位,奉献青春,与祖国共成长,与时代同命运。愿愿祖国母亲繁荣昌盛!

(本文选自“学习强国”湖南学习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