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背后的原因父母要知道,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孩子打人,背后的原因父母要知道,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约朋友出去玩,没想到女儿不干了,说:“弟弟总打人,不想跟他玩。。”

原来朋友的儿子动不动就挥拳头打人,女儿还被他打过几次,怪不得女儿不愿意跟他玩。

孩子打人是很多父母会遇到的问题,经常有妈妈问:孩子总是打人怎么办?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搞清楚孩子打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我没教孩子打人,为什么孩子会有攻击行为?

1、手部敏感期的到来

6个月的孩子开始遇到手部敏感期,他们会开始搞破坏,拿玩具来扔,把桌子上的东西“扫”到地上,家里的抽纸开始“遭殃”。总之,凡是手能够够得着的地方孩子都想摸一摸,碰一碰,这是孩子在用手去探索这个世界。

后来,孩子会冷不丁地给你“一巴掌”。也是从这个时开始,孩子意识到,原来手还可以这样做。

妈妈被打了是生气,还是开心,爸爸被打了呢,还有奶奶被打了跟爸爸妈妈是一样的反应吗?

这时候打人对于他们只是一个小游戏,就像玩玩具一样,是孩子发展的一个需要,他们想搞明白自己的手到底能做些什么,做了以后会有怎样的结果。

2、语言能力跟不上,只能用“行动”来代替

两岁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的快速时期,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全世界都得给他让路。况且这个时候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严重不足,很多情绪和想法没办法用仅有的词汇表达,因此,他只能用“行动”来代替语言。

这个时候的孩子完全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自己想要的东西抢都要抢到手,抢不到的就挥拳头打。

你拿了我的玩具,我打;

他不小心踩到我了,我打;

曾经萌萌的小可爱,突然变成人见人烦的“小霸王”。

这也是孩子维护自己的物权的一个手段,故会出现打人的攻击性行为,但也不是故意而为之。

3、3-6岁的孩子打人,背后的原因让你意想不到

1)对边界的试探

3、4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已经大大提升,已经能够清楚讲述自己的一些基本需求和要求,和同伴之间的沟通也比较顺畅。

但是孩子打人的行为还是依然存在,有时候不是孩子不知道打人是不好的行为,而是孩子故意为之。

幼儿园的小朋友经常是这样的,老师说“打人的孩子老师跟小朋友都不喜欢”的话音刚落,那边就有一个男孩子“啪”的一巴掌拍在人家后背,老师瞪他一眼他马上收好小手立正站好。老师一转身,一个孩子又推了一个孩子一下。

孩子不仅觉得这样打人好玩,更多的是孩子在试探成人的边界,看看成人对他们打人的反应,在试探这个成人眼里的规则的底线。

2)孩子还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人的大脑分为上层和下层,下层的脑从出生就发展完成,掌控着一系列不需要思考的行为,比如自我保护、逃开、反击等。管理情绪的杏仁核则属于脑上层,需要到人的25岁后才发育成熟。

很多孩子在打人时情绪都会异常激动,这也是由于他的脑上层发育不完全造成的,因此孩子就容易情绪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激动大脑就没办法工作了,只能用最本能的行为进行“回击”,那就是打。

3)孩子模仿打人行为

我们都知道,孩子好奇心极强又很爱模仿的,有的宝妈说孩子有时会突然冒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言行,特别是一些暴力行为,很多父母说明明没有教过孩子这些言行,孩子怎么学会的?

答案很简单,模仿来的。模仿动画片里的情节,比如动画片里一些暴力场面。

或者在幼儿园里有小朋友喜欢打人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用暴力解决问题,都会对孩子起到不好的榜样。

那么,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强化”孩子的打人行为?

孩子打人有的父母会很惊恐,现在就会打人那还得了,长大了学会使用暴力怎么办?

有的父母则无所谓,觉得孩子还小,没多大关系,只要自家孩子不被别人打就行了。

其实孩子打人,父母不同的做法对孩子也有不一样的影响,有的甚至会“强化”孩子的打人行为。

1、家长一边说教一边“嬉皮笑脸”

如果父母一边说“打人是不对的”,一边又笑嘻嘻地看着孩子打人,那孩子会觉得打人并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是可以逗父母开心的。这样反而会加深孩子打人的行为。

2、家人不能统一“战线”

朋友的儿子每次挥手打人,她都会阻止并及时教育儿子这样做是错误的。可是儿子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朋友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次儿子打了奶奶后,奶奶便笑着说:“我孙子真有出息。”

朋友才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为什么儿子打人的行为都“屡教不改”了。

3、“孩子还小不懂事”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公交车上一个小男孩不断地用脚去踢坐在座位上的男子,后来男子被激怒了,反手对孩子一顿暴打。

网上出现了两种声音,说孩子还小这样打真的不好,有的说熊孩子面对陌生人都敢这样打人,以前打人肯定没被教育过。

“孩子还小不懂事”这句话我们都太熟悉了,有多少熊孩子就是被父母的这句话养熊的呀!

怎么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1岁以内的孩子打人,父母可以直接忽视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打人,父母最好的反应就是“没反应”。

不要反应过度,也不要生气,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当孩子感受到打人的无趣之后,他的注意力会转移到别的东西上去,也不再“执着”于打人这件事。

重要的一点是,一家人对于孩子打人的行为应该保持统一的“战线”,不要一个生气一个开心,那孩子会觉得打人起很好玩的事儿。

可怕的2岁,父母要教会孩子正确表达

父母应该教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握住孩子打人的小手坚定地告诉他,打人不是不对的,心里委屈和或者想要达到什么需求,应该用言语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而不是用打人来代替。

这个时候的孩子处于“无律”阶段,规则在他而言是不存在的。

父母应该让孩子初步了解规则是什么样子的,打人就是会触犯规则的,是让别人不舒服的行为,别的孩子就不愿意跟你玩了之类的。

引导孩子用正确的式处理自己的情绪

父母在管教孩子打人的问题时,应该是教育孩子处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活化上脑层,调节自己的情绪,并理解自己的行为,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思考。

当孩子打人时,父母可以把孩子拉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冷静下来,人只有冷静的时候大脑才能进行思考。

然后告诉孩子如果遇到这样的冲突,父母会怎么做,给孩子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利用好的榜样的力量对孩子进行正强化

如果孩子打人的行为是模仿来的,那家长可以杜绝点这种不良行为的来源,比如给孩子看动画片时一定要避免选择那些暴力场景等不适合孩子看的,父母之间吵架能避开孩子就避开孩子。

尽量不要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和老师沟通教育有的孩子爱打人的问题,避免其它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

还可以用好的榜样引导孩子向好的行为“看齐”,比如可以夸夸某个动画人物在和别人起冲突的时候就没有打人,而是好好沟通去解决。

适当的惩罚

为了避免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适当的惩罚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4、5岁的大龄幼儿。处罚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还有对规则的敬畏心理。

可以限制孩子的行为,暂时不给玩玩具、面壁、坐反思椅等,或者剥夺一些权利,比如买玩具买冰淇淋等,让孩子知道打人的底线是到哪里。

不管采用什么惩罚方式,父母一定要制定惩罚的规则,态度一始而终,不可出尔反尔。

-END-

作者:小布兜妈妈,幼教工作者,也是4岁娃的妈妈,有问题可以留言,育儿路上我们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