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股市逆袭记:从五万元菜鸟到千万大佬(一)

屌丝股市逆袭记:从五万元菜鸟到千万大佬(一)

我可能是靠股市屌丝逆袭的典型了。小镇长大,普通大学毕业,分到中石化基层单位,情商低,不喝酒,没有提拔机会,快到30岁还是no money no woman状态,仿佛一眼就可以看到生命的尽头。

一个偶然的机会踏入了股市,2005年5月9日一开盘,我就把手里的一万元买成了2200股中国石化。当时上证指数是1160点,我想指数这么低了,进去抄个底,赚个10%就出来。五月大盘一路下跌,六月初见到了历史大底998点,手里资金越来越少,心里着急啊,也不知道怎么选股,就华西都市报上的股市频道,上面有很多民间高手的荐股,跟着追涨杀跌,还追加了两万块。当时佣金是千三,加上印花税,进出一次成本极高,但是隔两天换一只股,总是输多赢少,到了十月,上证指数回到了1100点以上,但我的三万元本金已经亏掉了8900元!

这时候我开始冷静思考,不能再这样追涨杀跌,跟着所谓的股神走了。当时做了一个决定,三分之一资金做封闭式基金(封基是在一个财经论坛上看别人介绍的,只知道折价很高,也没具体操作过),三分之一资金买蓝筹股,三分之一买其他低价活跃股票做中长线投资。而且我在本地券商开的账户佣金太高,提高了我的成本。听说当时光大证券搞了个佣金包年活动,我就把股票全清仓了,打算找机会去离我最近的大城市成都开个光大的账户。

2006年初,终于请假去了成都,找到光大的一个业务员,结果她说包年活动已经结束了,现在只有银证通账户,佣金千分之1.2,我虽然有点失望,但还是觉得比贵阳本地最少千分之2.5良心了很多,于是开了个账户,把所有资产一共五万元全部投入了光大账户,并且开始尝试性买入基金鸿阳、基金景福这些折价最高的封闭式基金。

2006年市场明显转暖,2月初上证指数就开始冲击1300点,但是连续冲了三次都无功而返,三月初还出现了较大回调,市场谓之“千三鸟飞绝”,快到1300点股民全跑了,没人抬轿子。在此期间我也开始认真研究封闭式基金,发现除了折价率,还有到期时间也是个关键因素,鸿阳、景福这些基金虽然折价率达到50%左右,但是还有十多年到期,而鸿飞虽然只有20%多点折价,但只要两年多就到期了。那时候还没有弄明白年化折价率的概念,只感觉这里面学问很大,自己需要弥补的知识很多,急需学习相关知识。

后来找到了和讯基金大家谈这个低风险大本营。有hw6628每日汇集封基折价率的表格,有高手讲解封基知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封基的低风险属性,于是割了所有的股票,全仓封基,和论坛里大部分人一样,盼望封基早日消除折价率,自己爆赚一笔。

有了封基这个品种之后,加上大盘日益转暖,自己底气也足了,开始向家里借钱炒股,一开始借了2万,后来又借了4.6万,全部买成封基,根据论坛里即时折价榜,天天换基,不亦乐乎。

然而封基并非完美无瑕的投资品种。由于封基持仓上限只有80%,加上基金公司不重视,高折价的景福、鸿阳、汉兴这些垃圾基金净值稀烂,净值跑不过开基不说,折价率还有上升趋势,最高盘中出现过52%的折价率。看着自己满手高折价封鸡,还跑不赢别人的开基,一度对封基这个所谓的金矿产生了怀疑,论坛里也是怨声载道。

终于在2006年8月8日,嘉实基金旗下基金丰和、基金泰和的中期分红公告给大家打了一针强心剂,随即两只基金开始了一小波独立行情,让人认识到了高折价封基分红的威力。因为像丰和虽然只分红0.1元,但相对其六七毛钱的价格,和最高曾经达到45%左右的折价率,一次性提前兑付一毛就相当于封转开了15%,不填权折价率会上升很多,要维持原来折价率至少也要上涨6-7%。实际上因为净值跟着大盘上涨,市场又对这两只基金看好,折价率降低,典型的戴维斯双击,很快就全部填权,封基分红尽显财富效应。

这时候大家信心也足了,因为随着股市上涨,封基净值纷纷突破一元,有了分红能力,根据基金合同,必须分掉可分配收益的90%以上。果然到了十月底,封基开始了一波独立行情,连续大涨三天,折价率缩小了很多,年底一算账,11.6万元本金一共赚了13.4万元!

进入2007年,经过和讯论坛的熏陶,和众多网友的交流,知识面开始广阔起来。这时候因为大封基的折价率已经下降了一些,而快要到期的小封基年化收益率显得出奇得高,关门前一般都有8%左右折价率,相对而言赚钱的确定性更强。因此我开始关注小封基,参加了基金安瑞等基金的封转开。实际收益并不是很理想,因为大盘很强势,封转开基金往往会因为仓位不足,踏空牛市。但通过这些积极的尝试,拓宽了我的视野和思路。同时也认识到高换手对本金的损耗,我打电话给光大业务员,对方同意把佣金从千分之1.2降到万八,即使佣金下降,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几乎每日换基,因为我发现换来换去都是被人割韭菜,还不如死捏任何一支封基。

2007年530事件,彻底敲响了“股市有风险”的警钟。虽然我第一天就清仓了,损失并不大,但也开始怀疑牛市会不会戛然而止。此后我开始不再满仓封基待涨,开始进入一些全新领域,比如申购开基套利双汇发展复牌收益(双汇停牌一年复牌上涨80%多,以前未复牌股票按停牌价格算净值),申购债基套取大盘新股上市收益,或者直接资金打新,可转债知识也在这时候学到了不少,但当时封基折价率很高,对转债兴趣不大。

530后没多久,大盘开始新一轮的上涨,我由于经常三心二意腾出资金去打新股,收益远不如死扛封基的。点位越高,风险越大,这时候和讯论坛的观点也开始出现分歧,乐观派认为封基由于隐含一部分可分配收益必须在2008年4月以前进行现金分红,因此可以无视大盘风险,甚至大盘跌了更好,因为可以获得更大的相对收益。悲观派认为以前折价率最高达到了50%,万一大盘不好净值下跌,折价率再上升的话,就被反过来戴维斯双杀了。我当时属于悲观派,在论坛成为少数派,因为大多数人不管对大盘还是对封基都是偏乐观,为此还在论坛多次与人争论过。

2007年底,大盘从6124下来跌破了5000点,又开始小幅反攻。当时有种观点就是08年8月奥运会前政府会托市,不会跌。我就想如果大家都这样想,那么肯定有一些聪明人会提前到7月就开始跑路,更聪明的人会提前到6月跑路,更更聪明的人会提前到5月、4月、3月甚至更早跑路,那么这个所谓的支撑就是纸糊的一捅就破。所以我就在07年12月5100点左右清仓了,保住了胜利果实。07年又向家里借了3.4万元,加上前期的本金和利润,和工资再投入,本金达到30万,利润36万,人生中第一次有了50多万元净资产。

2008年我开始进一步尝试各种低风险产品,比如纯债(当时买的中联重科债)、分离债 (好像是中信国安的分离债)、可转债、B股等等,也用部分资金做了一些封转开套利,因为大盘实在不行,最后小亏出局。当时还有一个屠龙术就是LOF折价套利,07年我就学到了,但是我的光大证券不支持场内基金赎回,因此08年我特意飞到南京国信证券开了个户,国信不但支持LOF赎回,而且赎回T+2就可以用,比其他券商快一天,佣金也降到了万六。可惜此时LOF已经没有什么成交量了,折价也非常小,但是知识是有价值的,后来的分级基金很多和LOF异曲同工。

08年最后靠不停地操作攀钢股票实现了正收益,因为攀钢重组正好碰上熊市,跌破了现金选择权,最后重组方没有食言,采取二次现金选择权的方式解决了退市问题,股价先平盘后暴跌再拉回去,没有受到大熊市的影响。年底股市开市回暖,我因为上班走不开没有买到易方达的科字头基金封转开,最后只能全仓基金汉鼎,毕竟当时关门折价还有8%。

好运在接触基金汉鼎后戛然而止。由于富国基金误判形势,汉鼎在大盘跌到1800点后并没有建仓,既不建仓也不打开赎回,就这样空仓吃管理费,错过大盘百分之十几的涨幅。对比科字头的基金,折价净值双吃,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赎回汉鼎后上证指数已经回到2100多点,封基也涨上去了很多。本来看到2008年封基乐观派损失惨重自己还有点自鸣得意,现在也开始笑不出来了,追高买入又不甘心,于是分了一部分资金加仓B股,大部分资金开始涉足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股票。

事实证明,封基既不像乐观派想的那么好,完全不惧大盘涨跌,也不像悲观派想的那么差,会发生戴维斯双杀。封基折价率回归之后一直回不去了,因为这个品种已经价值发现,有很多资金关注,再也不可能出现50%这样离谱的折价率,而且到期时间越来越短,戴维斯双杀根本不可能出现。我由于过分悲观,过早离开封基这个金矿,导致后面几年收益并不如人意。

中间的记忆有些模糊了,到2009年5月18日长江电力停牌一年后复牌,我看涨幅不大,就全仓杀入。因为之前沪东重机重组为中国船舶连续很多个涨停,打开涨停后70元左右盘整,我在打开涨停时买了一点点,盈利2%就跑了,后来涨到300元后悔不迭,对重组股印象深刻,以为长江电力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现在看来这想法非常幼稚)。结果上证指数从当时的2600涨到年底的3200点,长江电力15元买入年底跌到13元多,如果不是年初分了一部分资金去做B股,2009年不但踏空小牛市,说不定全年还会负收益。

重仓长电之后,开始关注长电的股吧,三峡的新闻,甚至已经到了可以通过三峡来水量算出大概的发电量和业绩,水电知识增加了不少,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股价该跌还是跌。那时股吧里有一篇文章叫《2020年的长江电力》,把长电捧上了天,金沙江四大电站建成后会增加下游多少发电量,有了四大电站减少下游防汛压力,汛期水位可能提升增加发电量,每年折旧带来的现金流会减少多少财务费用,还有最关键的就是假设电价会跟着通胀一起上涨,这样一算到了2020年长电业绩要增加很多倍。然而到了2010年国家电价调整时,三峡水电上网价格不但没有上涨,反而略有下调。我明白了水电作为公共资源股,在中国不太可能随行就市涨电价,所谓的投资基础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因此在2010年忍痛割肉了。在此期间还做了上航换东航的吸收合并套利,学到了新东西,还有江铃B、鲁泰B、张裕B这些B股走势强劲,虽然长电亏损,总体还是有点利润。

但是,由于结婚生子买房子,股市从以前的净投入变成了资本流出,首付近30万的开支令股市资本缩水很多,幸亏是二手房,没有装修费用,买来之后一直出租,靠租金还贷。自己继续节衣缩食把每年的工资结余部分和可以提取的住房公积金继续投入股市,总资金量维持在六七十万左右,一百万的目标成了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天花板。

到2010年底,攀钢突然传来注入铁矿石的消息,市场纷纷看好后市表现。因为以前在这个股票上做得很顺,这时我做了个重大决定,清仓了B股换回人民币,在攀钢复牌几个涨停后11元左右满仓,希望能经此一役,资产站上一百万台阶,从此进入噩梦一般的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