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作业成为家庭大戏,这位学霸爸爸的作业游戏思维,值得借鉴

辅导作业成为家庭大戏,这位学霸爸爸的作业游戏思维,值得借鉴

开学了,辅导作业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头等大事。

综艺《放学后》里的小肯就完美地呈现了孩子放学回家做作业的样子:

做作业了,就开始伸懒腰,犯困:

做作业会有一些小动作:



(玩笔)



(一有人跟他说话就说个不停)

一个作业能做一个钟:

读着读着书,演饿哭了:

总之,只要一让学习他就发现,生活真有趣。

“快去做作业!”渐渐成为了家里最常听见的一句话。

三个孩子都进了日本一流的国立大学的日本亲职教育专家田嶋英子在她的书《这些看不见的能力,比成绩更重要!》这样描述道:

这样的关系看起来是父母比较强势,孩子完全听父母的化形式。

事实上,这样的关系是孩子在使唤父母,孩子的行为成为让父母被孩子牵着走的“媒介”。

他们选择要在父母督促后才有所行动,也可以说是她自己选择不要主动。

一旦形成这种“被动模式”,做作业的过程就会变成:

父母不催就不去做作业

每一题都要爸爸妈妈讲解才“会”

做完作业的检查工作到了父母的身上

甚至到后面,连作业的内容都需要爸爸妈妈去问别人的爸爸妈妈才知道

做作业的责任到了父母身上,孩子只是完成一个交付和动手的部分。

如此下来,孩子不仅更加无法独立完成作业,甚至觉得作业是爸爸妈妈的责任,不是自己的。

那难道孩子不爱做作业,一做作业就拖拉我们就不管了吗?

管。

但是问题不在,如何让孩子乖乖做作业上。

而是,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原动力。

引发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抢人大战”的科学少年史恺昇的父亲史文杰在《好的教育》一书中写道:

让孩子沉迷的电子游戏一样能解决我们孩子的学习问题。

1、游戏是自愿的,孩子可以选择玩,也可以选择不玩

2、游戏是有趣的,枯燥的游戏会被淘汰

3、游戏是及时反馈:孩子马上知道做得对不对

4、游戏是递进的:只要再努力一下就能通过,或许就能获胜。

5、游戏具有挑战性:时而让你疑惑,时而能发现解决问题,再让他们在惊喜之余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就这样,游戏让孩子充满了好奇、疑惑、不甘、惊喜与自信。

让他们沉迷其中,也让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

知道了游戏背后的套路,就可以针对着学习上的问题进行解决:

·游戏是自愿的,作业也可以多一点自主性

游戏是自己选择玩与不玩,作业是没有选择的。

但是我们可以留给孩子怎么做的自由,先完成哪项作业,怎么完成作业,时间上的安排。

比如孩子在做抄写的作业时,我们可以允许他们听音乐,允许他们哼小调。

当然,如果因为听音乐导致抄错了,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让他们重新再抄一遍。

爸爸妈妈们很容易,忍不住,看到不喜欢的小动作就要说一下。

但其实在家长的你一言我一句中,孩子的注意力在过程中就被分散了。

有时候,孩子就是会通过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动作才能保证思考的流畅。

成长教育专家兰海这样建议到:每个父母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我又想让他独立,又担心我每天看见他在独立的时间里面做的都是我看不下去的事情。

但是每个人是从他律到自律的。

一开始的监管很重要,但是后面的放手更重要。

我们要求孩子做事时,如果尊重了他们自主权,那么孩子的反抗就会少一些。

孩子做作业的时间,是他们的时间。

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里儿童心理学家们都认为: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就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家庭作业完全是孩子和老师的事。

父母不应该就家庭作业的事跟孩子唠叨不休,他们不应该监督或者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除非孩子要求她们这么做。

同时,不要在孩子做作业的期间,评论孩子的坐姿,数落他们的外表,在意他们桌面的整洁……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在帮助孩子纠正习惯,反而是给他们添加了负担。

演员王琳也分享自己在看孩子打网球的时候,孩子的关注点其实不在球上,而在自己的脸上。一看到妈妈脸黑了,坏了我是不是打得不好。


既要顾及着父母的反应,又要照顾手上的作业,结果当然是两件事都没做好。

如果我们真的有什么需要提出的,要在孩子完成作业后。

保证他们在作业时间内注意力的连贯,才不会出现一会上厕所,一会吃东西,一会要喝水,坐都坐不住的情况。

·让孩子沉迷游戏的不是贪玩,而是自发的思考

游戏里,适度的困难会点燃孩子的挑战欲。

作业的困难,却会让孩子果断放弃。

我们以为这是因为游戏更好玩,更有趣,孩子爱玩的缘故。

其实,有时候游戏带来的难度本身可能更大。

甚至有做了几天功课都攻略不下的关卡,但这并不会降低孩子的积极性。

在游戏里,失败了它只会简单地告诉孩子失败了。

孩子自然而然地思考为什么,为什么会失败是哪里做得不好。

作业上,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

一开始,父母也能心平气和地说再试一下,换个思路。

但是,当说了两三次孩子还是错的,就压不住蹭蹭蹭往上冒的火气了。

学校说没说,老师教没教,你到底会不会,刚刚有没有听……

同时,如果在这一关上面太难了,孩子可以选择不玩,放下手机明天再战。

可是在作业上,我们会在一道题目上“钻研”,让大人和小孩都对作业产生了厌恶。

如果一道题实在孩子一下子没办法转过弯,我们又想帮助孩子的。

可以先完成下面的题目,或者去洗个澡,回过头来可能就突然想明白了。

《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显示,中国学生每天写作业2.82小时,91.2%的家长有过陪孩子写作业的经历,其中每天陪写的家长高达78%。有75.79%的家庭曾因“写作业”发生过亲子矛盾,陪写作业成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一。

和孩子产生矛盾的点往往在于:我们觉得这是简单的常识,孩子却说了几次都不懂。

有些题目我们习惯用高级算法去解决,孩子却还没学到。最后,父母烦躁不安,孩子被骂难受。

退一步,无论是作业还是辅导上,从直接辅导变成间接辅导,让孩子自发的思考作为主导,结果可能超乎我们想象。

·只是方法的问题,不是能力的问题

游戏给孩子传递出来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失败是方法的问题,能力只要多练就能提高。

所以,孩子愿意花时间“练英雄”,花时间做游戏攻略。

因为即便输了很多次,甚至心态崩了,他们也能在游戏里找到成就感,找到快乐。

很多孩子在学业上没有找到成就感,因为作业和考试上的困难,让他们认为了自己的能力有问题。

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觉得自己是学渣,所以爸妈不满意自己,经常对自己生气。



威胁和唠叨是父母常见的参与孩子学习的方式,因为这让人感觉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孩子学习。

事实上,这种警告不仅无用,而且危害更大。

紧张气氛带来的唯一后果就是家庭里面常常有:生气的父母和生气的孩子。

对于孩子已经不喜欢做作业的问题,再因为作业产生家庭矛盾。

只会增加孩子对作业的不满意感,从而对作业产生抵触情绪。

这种时候,或许我们可以求助于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我希望你能做的更好一点,希望你学到更多的知识,更有见识。世界需要能干的人,世上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你可以起到帮助的作用。”

最 后

至于孩子肯定会问的为什么非得要拼命学习,分享一个我非常喜欢的答案:

因为生活很难,只有学习才能给我们带来解决问题的工具和办法。

要知道,人生遇到挫折时,知识和努力是走出困境最得力的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