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众位皇帝的年号,都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什么寓意?

清朝众位皇帝的年号,都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什么寓意?

自从汉武帝采用年号制度以来,华夏历史上的大小皇帝们都开始采用年号纪年制,年号少则两个字,多则四个字,为了不与之前的皇帝(尤其是名声不好的皇帝)所采用的年号相同,后世的皇帝们也是引经据典,费尽了心思。

汉武帝

而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一世一元制之后,后世的皇帝烦恼稍稍减少了一点,毕竟一辈子只用一个年号,这点大部分的明清帝王都是遵守的,只有两个例外,明朝的是两次登基的明英宗朱祁镇清朝则是从大金国改成清国的清太宗皇太极同治皇帝原本的年号打算叫祺祥,可惜还没公布天下几位辅政大臣就被解决掉了,然后变成皆大欢喜的两宫太后同治天下的年号。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从入关后是十位皇帝,如果加上早年开创基业的两位汗王则是十二位有过年号的皇帝,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年号有什么意义。

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年在赫图阿拉称汗,建元天命,建立金国,对于当时的建州女真来说,这是跨时代的一步,从此他们不再是部落,而是直接进入奴隶制国家,“天命”年号也有努尔哈赤自诩“天命所归”的意思。

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有过两个年号,他在即大金汗的时候的年号是“天聪”,既有与“天命”年号相响应的意思,也说明因为他“天资聪颖”而在众王子中脱颖而出。1636年皇太极定都沈阳(改名为盛京),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表示自己“崇尚德化”,而且这是要与明朝的“崇祯”皇帝相提并论啊,虽然当时女真还没有吞并天下的实力,但是已经有觊觎天下的心思了。

皇太极

清世祖福临是入关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登基,幼年时权力都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上,当时八旗军刚刚进入中原,他们希望能够顺利的占领这片花花江山,能够“顺而治之”,讽刺的是,顺治年间出现了许多尖锐的矛盾,比如“剃发易服”、“文字狱”等等重大历史事件。

清世祖福临

清圣祖玄烨登基时满族的统治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辅政的大臣们为八岁的小皇帝选定的年号是“康熙”,他们希望在他们的统治下能够“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玄烨也算对得起“康熙”这个年号,在他治下平三藩、收台湾、三征准葛尔、出兵雅克萨,维护了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另外康熙年号也是华夏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虽然有“吃糠喝稀”之称,勉强也算太平。

清圣祖玄烨

清世宗胤禛,因为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事件中四阿哥胜的太出乎意料,所以总有反对派造谣说胤禛得位不正,于是胤禛取名字的谐音为年号“雍正”,意思“雍亲王得位很正”,也由此引出了“维民所止”的文字狱出来,“维止”二字,岂不是“雍正”无头?而此案的当事人查嗣庭正是金庸先生的先祖。

清世宗胤禛

清高宗弘历,被金庸称为史上最有福之人,而他的八字也极贵,“子午卯酉”占齐,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因为乾在八卦中代表天,乾隆也是清朝唯一当过太上皇的皇帝,虽然乾隆年号只用了六十年,但是弘历实际掌权超过了63年。

清仁宗颙琰,年号“嘉庆”,这个名字应该是乾隆给他选的,充满了浓重的乾隆官窑审美风味,寓意“嘉亲王即位普天同庆”。嘉庆时岭南第一才子宋湘进献对联:顺穆康贤,雍和乾乐嘉千古;治平熙世,正值隆恩庆万年!

清仁宗颙琰

清宣宗旻宁,年号“道光”, 寓意“大道光辉”,可惜却被民间称为“倒光”皇帝,也正是在道光手上,满清政府被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大门,道光也是清朝唯一一位登基为帝的嫡长子。

清文宗奕詝,年号“咸丰”,寓意“普天之下、丰衣足食”,理想很好可惜现实很残酷,咸丰元年就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一直到咸丰去世都没平息,咸丰也是清朝最后一位手握大权的皇帝了,此后清朝开始进入后宫执政时代。

清文宗奕詝

清穆宗载淳,年号本来是“祺祥”,后来改为“同治”,寓意“两宫太后临朝同治”或者“太后与众大臣同朝治之”的意思,从这点上看慈禧与孝庄挺像的,只不过孝庄赶上了好时候。

清德宗载湉,年号“光绪”,寓意“光大未竟之功业”,当时清朝重用汉人,洋务运动开展的轰轰烈烈,也取得了“同光中兴”的美名,可惜在甲午海战之中一战尽墨。

清德宗载湉

清末帝溥仪,年号“宣统”, 寓意“宣告天下王朝正统”,只是当时天下形势对于满清来说已经是岌岌可危了,可惜满清当权者不肯放弃手中的权利,三年后袁世凯就上门告诉清朝统治者什么是正统,宣统皇帝溥仪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有身份证的皇帝。

清末帝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