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古镇不寻常

新场古镇不寻常

寻觅美景不一定非到远方,其实只要留意,我们的周边就有。日前秋意正浓,我和老伴迎着蒙蒙细雨,搭地铁16号线去了浦东的新场古镇。



新场,古称石笋里,坐落于上海市区的东南角,浦东新区的中南部,以前属于南汇县管辖,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此地元代的时候是海塘,明代的时候成为盐场,至清代和民国时期,已成为上海原住民的家乡,南汇人所讲的土话,实际上就是上海本地的方言。

漫步街巷(其中老街长2000米),古意盎然。镇两边传统式样的古门楼,砖雕门楼,黑漆门,青瓦屋顶,马头墙,观音兜,哺鸡屋脊及老木窗、木排门、老墙头、雕窗、砖花比比皆是;古宅、古桥、古寺、古树、古牌坊、古建筑也琳琅满目。那些老屋的屋顶瓦片缝隙中,偶尔还会探出一束束艳丽鲜活的瓦花(系多肉类植物,呈紫红色),更显老屋之生机。

新场古镇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千百年来此地才人辈出,俊贤济济。单是明清两代,出了十九名进士,四十六名举人,上百名秀才;当代则有三院士,他们是:中国通讯科研教育泰斗叶培大,中国化学学科奠基人唐有祺,空间领域的一面旗帜黄培康。此地的乡绅名贤,如心系乡里兴办义学者的方镛,官居高位德才俱佳的朱国盛;还有以实业救国、创立“固本肥皂”的叶汉丞,新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陆心安等,实乃地灵人杰矣。正因为有许多闻名海内外的人物或出生或生活在这里,因此便衍生出不少名人故居和纪念馆。在这些古居、古宅的后面、旁侧,都附带建有一座座典雅灵秀的花园,其中的楼台亭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都小巧玲珑,让人陶醉而流连忘返……

新场古镇还是我国民间艺术的宝库,浦东锣鼓书、浦东琵琶、江南丝竹、灶花、卖盐茶等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八样传统菜肴以及“新场青”、“蜜露桃”、“椒桃片”、“海棠糕”等特色美食,历为人们所称道。这里的石雕工艺、古玩陶瓷、书屋装裱、白铁修理、特色土产、布店、茶楼、书场等老字号店铺鳞次栉比,民间手工匠人制作的竹编和木刻制品也琳琅满目,随处可见。

古镇风貌保护区的四周是农田,置身其间,河网交织,果树成林,蔬果飘香。在古镇的街头巷尾,时有附近的农民拿来自己种的蔬菜瓜果或刚从河里捕来的鲜活鱼虾摆摊叫卖,古镇传统的市井生态时时可见。

告辞新场古镇时,天空已开始放晴,太阳露出了笑脸。透过车窗望去,天空湛蓝,格外明朗,一群鹭鸟在蓝天下翱翔,道路两旁树木葱笼,高大的栾树盛开着鲜艳的花朵,与远处一片片绿油油、刚吐穗、丰收在望的水稻田交相辉映,在万道金光的照射下耀眼夺目,成为秋野一道靓丽的风景,让古镇焕发出质朴而又鲜活的光彩。(郭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