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弥留之际,哀求皇帝让妹妹接任皇后之位,给家族带来诛族之祸

皇后弥留之际,哀求皇帝让妹妹接任皇后之位,给家族带来诛族之祸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和袁绍、袁术等人捉对厮杀,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战斗,出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局面。又经过几十年征战,魏蜀吴三家归晋,中国出现了短暂的统一局面。司马炎承祖父、伯父、父亲的基业,开创了晋国社稷,史称“晋武帝”。

打败蜀国的时候,司马炎把蜀汉的宫娥美女纳入宫中。打败吴国的时候,司马炎又把吴国的美女宫娥纳入宫中。三国的美女归一家,使得晋武帝成了古代嫔妃最多的帝王之一。晋武帝宫中有一万多美女,这些美女都归杨艳管辖。

杨艳的母亲赵氏,是个短命之人。杨艳还在襁褓之中,就失去了母亲。杨艳的舅舅赵俊,收养了杨艳。杨艳的舅妈,用自己甘甜的乳汁抚育杨艳,却把自己的孩子给别人喂养。

此事典出《晋书.武元皇后传》,原文是:“母天水赵氏,早卒。后依舅家,舅妻仁爱,亲乳养后,遣他人乳其子。

曹操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杨艳出身高门令族弘农杨氏,祖上四世三公,与汝南袁氏并称“东京望族”。杨艳的父亲,名叫杨文宗。杨文宗在发妻死后,把杨艳寄养在小舅子家里。杨文宗娶了后妻段氏,又把杨艳接回家,让继母抚养。

杨文宗也是短命之人,杨艳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母双亲。段氏把杨艳带回娘家,她不仅仅把杨艳抚养成人,还把杨艳培养成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这件事情,典出《晋书.武元皇后传》,原文是:“及长,又随后母段氏,依其家。后少聪慧,善书,姿质美丽,闲于女工。

司马昭听说杨艳贤惠,就让世子司马炎娶了杨艳。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只能有一个结发妻子,其他的女人,只能是妾。杨艳是司马炎的结发妻子,顺理成章就被司马炎册封为皇后。

杨艳,字琼芝,是三家归晋之后第一位被册封的中国皇后。司马炎虽然有后宫美女万人,却对杨艳宠爱有加。杨艳的肚子也争气,为司马炎生了三个儿子,外加三个女儿。

杨艳的三个儿子,分别是司马轨、司马衷、司马柬。杨艳的三个女儿,分别是平阳公主、新丰公主、阳平公主。

司马昭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杨艳是皇后,她的儿子是嫡子。司马轨早薨,司马衷成了第一顺位继承人。司马衷就是历史上那个“何不食肉糜”的家伙,此君投胎极好,可惜没有带脑子。司马衷被立为太子,但是地位并不稳固。

杨艳活着的时候,司马衷有母后罩着,还没有废立之忧。杨艳人强命不强,37岁就去世了。司马炎宠爱胡夫人,有意让胡夫人接替皇后之位。

杨艳害怕胡夫人当了皇后,会废了太子司马衷,就把堂妹杨芷叫来。杨艳对杨芷千叮万嘱,希望她照顾外甥司马衷。杨芷答应了堂姐的要求,承诺会好好照顾司马衷。

杨艳得到了杨芷的承诺,就在弥留之际,向司马炎推荐杨芷为皇后:“叔父骏女男胤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

杨芷,字季兰,小字男胤,是杨艳的从妹。杨艳弥留之际,哭着哀求司马炎,要求立妹妹杨芷为皇后。司马炎见到结发妻子如此哀求,也是动了真情。司马炎也是泪流满面,答应了杨艳的要求。

司马炎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此事典出《晋书》的记载,原文是:“及后有疾,见帝素幸胡夫人,恐后立之,虑太子不安。临终,请立从妹,因悲泣,帝流涕许之。

杨艳去世了,司马炎兑现诺言,娶了小姨子杨芷,把她册封为皇后。司马衷这个傻太子,先有生母罩着,后有姨妈兼继母杨芷罩着,太子之位虽然不稳,但是始终不倒。

《晋书》记载,司马炎曾经要废太子。杨芷对司马炎说:“贾公闾有勋社稷,犹当数世宥之,贾妃亲是其女,正复妒忌之间,不足以一眚掩其大德。

杨芷口中的贾妃,就是太子妃贾南风。贾充的女儿贾南风,比司马衷大两岁。贾南风一开始不是太子妃的第一人选,由于“元后固请,荀顗、荀勖并称充女之贤,乃订婚。

贾南风是杨艳亲自挑选的儿媳,却跟杨芷合不来。杨芷被立为皇后之后,经常在司马炎面前说贾南风的好话。贾南风不但不感激后婆婆杨芷,还因为杨芷管束她,而记恨杨芷。

此事典出《晋书》,原文是:“后又数诫厉妃,妃不知后之助己,因以致恨,谓后构之于帝,忿怨弥深。

贾充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司马炎驾崩,司马衷称帝。杨芷进位为太后,贾南风进位为皇后。司马衷是个傻子皇帝,贾家想把控司马衷,杨家也想把控司马衷。杨芷的父亲杨骏,以国舅的身份把持朝政,引起了贾南风的强烈不满。

贾南风也不含糊,联合几个王爷,发动了兵变,把杨骏杀了。杨芷也被废为庶人,在饥寒交迫中死去。杨骏死后,弘农杨氏遭遇大清洗,几千人被诛杀,嫡系主干几乎被贾南风刮没了。弘农杨氏因为这次劫难,二百多年都没有缓过劲来。直到隋文帝杨坚当朝,弘农杨氏才恢复往日的荣光。

杨艳亲自挑选了贾南风为儿媳,又在弥留之际请求司马炎立妹妹杨芷为皇后。杨艳这么做,本来想是让弘农杨氏的富贵延续下去。只可惜,杨艳算计得太远了。杨艳没算到杨芷会和贾南风水火不容,没料到贾南风心狠手辣,会灭了弘农杨氏三族。杨艳想给家族带来富贵,结果带来了灭顶之灾。计划赶不上变化,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本文史料来源:《资治通鉴》《晋书》

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