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圈外大佬投资汽车的热潮为何褪去?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圈外大佬投资汽车的热潮为何褪去?



长期活跃在北京午夜心碎蹦迪小组的资深组员Lisa告诉我,那些以十倍速度接近你的人,最终也会以十倍速度离开你。

虽然没能切身体会过这种就像你妈打你一样不讲道理的快餐爱情,但看惯这两年来汽车圈内外联姻的分分合合之后,头条君还是对这句话的发明者肃然起敬。

疯狂的汽车

从哇哈哈到戴森,从许家印到董明珠,近两年来,汽车圈就像一位待字闺中的马云独女,吸引着圈外各路才俊们进行各种飞蛾扑火式的猛烈追求。为了追求汽车梦,恒大董事长许家印不惜为尚未办成回国手续的贾跃亭亲手送上3亿美金;为了追求汽车梦,华为蓝军部长不惜用一篇痛心疾首的《华为蓝军批判任正非十宗罪》将董事长逼上梁山;为了追求汽车梦,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不惜为一纸造车资质东奔西走,颇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气势。



一时间,无论你是房地产、互联网还是家具电器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只要尚未投资汽车圈,心中没有揣着一个造车梦,那么即使在饭局中多喝下三瓶飞天茅台,也不见得在充斥着“资质”、“811”、“L4”这类专业术语的商业聚会中抬得起头。

在一波波大佬的疯狂追求下,汽车圈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地膨胀着。300家口号和PPT千篇一律的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茁壮生长,仿佛每一个都掌握着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命运与核心科技,然而当2020年的窗口期临近,折腾出量产车的车企用两只手数毫不费力。



一些圈外资本家们的头脑尚算清醒,他们早已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们精心制作的毕业设计圈走了自己需要的融资,在宴席散场前全身而退。但如许家印、董明珠这类真正怀有造车梦的总裁们就要难得多了,往往投入了无限的金钱与热情之后,收获的只有舔到最后一无所有的忧伤。

在汽车圈,大佬能得到什么?

为什么这些在本行业呼风唤雨的大佬们要对这样一个陌生的行业如此前赴后继?一方面,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变局这个巨型“风口”对投资者和实业家们具有同样致命的吸引力。一边是集高端制造业之大成的传统汽车制造,另一边是被推到风口浪尖的5G、AI与电动科技,中间就是2600万的汽车市场,这样的机遇带来的吸引力显然要比鼓励小学生5分钟看完十万字的量子速读更易受到睿智的商界大佬们的青睐。



叶的离去,不仅仅是因为风的追求,还因为树的不挽留。一位微信运动资深用户曾经告诉我,要看近期房价是涨是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几个房产中介。当手中房产供不应求时,你往往会看到他们的步数只有寥寥几百步,而当房产有价无市开始促销时,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微信运动步数直逼北大珠峰队。

于是,在仔细研究微信中的链家小哥日均2万+的微信步数后,许家印、华夏幸福和富力地产组成的房地产队为何来势汹汹也就不难理解了。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独善其身,在自身发展受阻的前提下,转身投入新四化这个巨大的“风口”怀抱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转身离开,有话说不出来

与十倍速离开你的渣男不同的是,十倍速离开汽车圈的资本家们往往才是遍体鳞伤的那个。在一个又一个十亿在营销、挖人、设厂等除造车之外的一切相关活动被挥霍一空后,许家印们手持的20%——50%不等的融资股份或许终究无法迎来变现的那一天。



“允许各行各业去到别的行业瞎胡闹,可是危险的地方别去,造车这个事情我觉得比较危险。”潘石屹一年前发出的警世恒言,终于叩响了圈外大佬们的心。于是,我们看到,华为老总任正非终于可以挺直腰杆地对属下宣布“我们真的不造车”,戴森也回到了熟悉的吹风机领域默默耕耘,而房地产资本大佬们,则携带着他们可观的资本筹划着对下一个行业发起冲锋。

诚然,有钱能使鬼推磨,资本的入局为汽车圈带来的也不全是虚浮的泡沫,雷军、刘强东的投资也让这片市场加速孵化出了蔚来这类的新兴车企。但作为一个汽车圈内的看客,头条君还是要为这波资本热潮的退却默默鼓掌。毕竟,古希腊悲剧作家欧底庇德斯的重复见解:“神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毕竟,狂热的资本会破坏任何一个良好行业的自然生态,拔苗助长的行为最终伤害的不仅是资本,更是汽车工业本身。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