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吉利与沃尔沃计划合并发动机业务,谁才是赢家?

深度解读:吉利与沃尔沃计划合并发动机业务,谁才是赢家?

相信这几天大家都应该看到了吉利汽车集团和沃尔沃汽车集团要合并发动机业务的消息,很多朋友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沃尔沃跟吉利不是一家的吗?为什么还要“合并发动机业务”?



其实吉利和沃尔沃的关系不是那么简单的。


9年前(对,已经9年了!)对沃尔沃汽车进行全资收购的是吉利控股集团,而吉利汽车集团只是吉利控股下的一家公司,所以在集团层面来看,吉利汽车跟沃尔沃汽车是平级的两家独立公司。


有人说:吉利集团虽然在收购沃尔沃股份的同时也拥有了其10,963项专利,但这些专利并不能被吉利汽车直接利用,更不用说当中有部分专利是沃尔沃与福特共同拥有的,这些可是连沃尔沃都要经过福特的同意才能自由使用的。


所以,合并发动机业务的原因,就是吉利为了名正言顺地使用沃尔沃的发动机技术?


不不不,如果只是为了这个简单的理由,那么吉利大可以在九年前就开始“和平演变”沃尔沃的技术,何必要等到今天呢?


沃尔沃想要什么?


虽然我们无法获知内情,但从双方的公告和态度可以猜到,在这次合并中,沃尔沃的意愿至少不比吉利低,分分钟比后者更加迫切。


为什么呢?


两年前,沃尔沃就已经宣布了有关“终止纯内燃机汽车”的计划。当时,总裁兼CEO汉肯·塞缪尔森(Håkan Samuelsson)曾表示:“沃尔沃的这项决议标志着纯内燃机汽车的时代结束了。”


这是一个很伟大的目标,沃尔沃也因此成为第一家宣布将完全停止生产纯内燃机汽车的传统汽车品牌。但问题是,沃尔沃并不像大众、丰田财大气粗,同时作为他们主场的北欧地区也是一个小市场,这就意味着如果沃尔沃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能源技术的话,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收回研发成本。


但如果在这个关键节点上缩手缩脚的话,那“结束纯内燃机汽车时代”的豪言壮语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再看看另一方面,在沃尔沃之后又再观望了一年才正式宣布大举进军新能源车领域的大众汽车,已经后来居上,在刚刚结束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了第一款纯电量产车型ID.3。而沃尔沃这边呢?目前能拿出手的只有三款混合动力车型,以及勉强算得上已经量产的Polestar 2。


很明显,沃尔沃需要突破,而突破口就在中国。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飞速发展,无论是在市场容量还是技术积累上都已经是妥妥的全球第一,沃尔沃只有在这里才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以更大胆的新能源战略换来高速发展的机会。


塞缪尔森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也大方承认,双方发动机业务合并后,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成本将降低,“由于到2025年我们一半的汽车将是混合动力汽车,我们正在确保所需资源以进一步开发混合动力车。”

吉利能提供什么?

但是,吉利汽车的新能源车销量并不是最高的,车型也不是最多的,作为一个独立的汽车公司,沃尔沃大可以和其他品牌合资建立动力业务,为什么要选择吉利汽车呢?



我想这背后的原因是基于吉利汽车在跟沃尔沃汽车合作期间展示出的硬核实力。


这里就不得不提吉利的“智擎”系列发动机了。



“智擎”是一个很大的发动机家族,包括了智擎T动、智擎混动、智擎电动、智擎醇动、智擎氢动等新能源与节能动力技术路径。这个想法跟沃尔沃的DriveE家族很接近,但吉利更为激进,把氢燃料电池动力也纳入到研发计划中。


智擎T动系列目前拥有1.0TD、1.5TD、2.0TD三款发动机以及7DCT变速箱,我们编辑部的同事不久之前在试驾吉利星越和领克03时接触到其中的1.5TD和2.0TD,结果都是瞬间路转粉。



这个系列的发动机动力性能非常优秀,油耗控制得很好,同时运转平顺性还超越不少合资品牌的发动机,总体表现确实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另外大家还记得文章开始提到的专利限制吗?考虑到智擎T动系列发动机是在这种情况下研发出来的,吉利汽车的技术实力可见一斑。



除了动力系统,吉利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CMA架构也具备了国际领先的水平,而基于CMA架构开发的车型都获得了各方面的认可。


另外,在跟沃尔沃合作的这几年间,吉利汽车不但追上了沃尔沃的水平,甚至还将一些被中国市场磨练出来的经验反哺给沃尔沃。



例如中国消费者对静谧性的要求要比欧洲消费者高很多,所以吉利汽车在如何高效提升NVH表现上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最后的结果,大家可以看看缤越的1.5T车型,无论是三缸发动机本身的震动情况,还是整车的NVH表现,都非常优秀,甚至比很多使用四缸机的合资车型还要好。


这些细节汇聚到一起就是两个字:信心


谁是最大的赢家?

虽然到目前为止,吉利在新能源车的销量上并不算最突出的,但其实之前已经在稳健地布局。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吉利不做新能源贵族,以独特的中国驾驶DNA,打造最懂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智擎新能源产品,让消费者买得起、用得爽。”


这句不是空话,例如在PHEV产品上,吉利通过独创的P2.5架构,在能量管理、电池管理等方面领先很多品牌,目前纯电模式最长续航已达80km,比很多仅仅达到合格线的产品要强不少。



不过从国家对新能源的补贴退坡后的市场反应看来,混合动力车型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流。而无论是微混MHEV,插电混动PHEV,还是吉利仍在保密阶段的重混HEV,说到底还是要使用燃油发动机,所以如果这次吉利跟沃尔沃能成功合并发动机业务,无疑能让智擎的整体水平更上一层楼。


另外在吉利的公告中还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


沃尔沃和吉利计划剥离各自现有的发动机业务,并将它们合并成一个独立的业务板块,未来将为吉利、沃尔沃、领克、莲花、宝腾等集团品牌以及第三方开发下一代混合动力系统和内燃机。



新业务板块所研发、生产出来的动力系统,不止会用在吉利控股下的所有汽车品牌,还会供应给“第三方”。我们现在先不对“第三方”做过多的猜想,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新业务板块的动力系统出货量将会十分庞大,只要产能可以满足,一年过百万台完全不是问题。


这也就意味着,吉利和沃尔沃都可以放心地向这个新公司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完全不用担心成本回收的周期。然后这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多更优秀的动力系统将会更低的成本投入市场。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吉利与沃尔沃计划合并发动机业务,我们消费者才是最终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