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背后那些事儿,有失偏颇的诸葛亮,真的怕了吗?

三国背后那些事儿,有失偏颇的诸葛亮,真的怕了吗?

三国,总是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那个战乱的年代,不仅仅出了很多英雄好汉,还有数不清的乱世枭雄。而跳出那个《三国演义》,大家对于三国又是持有哪些看法呢?

王荆公说:"五代时候的事没什么可写的,三国时期,有很多值得庆幸的喜事,但是都被陈寿搞砸了"。

宋代唐庚认为:从《史记》到《五代史》,这期间的千百年间,不论是写帝王称霸,还是写乱贼谋反,不管是微不足道的小国,还是蛮夷戎狄之邦,都没有不写国号的。但是陈寿的《三国志》却不是这样。在刘备父子统治的四十多年间,一直都称为汉,从来没有说是蜀国;但陈寿则用俗称蜀国,不用正统称号汉,蜀国是俗称。他没有按照史家的常理来。在魏晋时期,称刘备为蜀,便如同五代时,把李璟叫做吴,把刘崇叫做晋。

唐庚还认为:学者责怪诸葛亮不以经术来辅佐少主,用《六韬》、《管子》、《申》、《韩》这些书。但是他认为这并不一定是坏事。作为一个君主,应该首先知道一些谋略,然后才是讲究宽厚仁义。如果此人胸怀宽广,仁义至善,但是不善于谋略,在智慧谋略方面存在不足的话,那么有远见卓识的人就认为这是很让人担忧的。《六韬》讲述的是运用兵权和奇思妙计,《管子》讲的是要重视轻重权衡,《申子》中讲名和实要相符合,《韩子》讲一些规矩法理,都是根据具体事情而采取的要领。诸葛亮辅佐的这位后主在这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正好治他的病,这些书对于少主来说是很合适的。说药没有好坏,但是要对症下药,如果再贵的药,和病人的病不相符,那么有什么用呢?

唐庚对于诸葛亮辅佐少主的方法,是持肯定态度的。固然那些经术在一般人眼里很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会识字,就拿来四书五经,但古人一味强调的经书一定对每一个人都起到统领人生的作用吗?未必,也许,有的人不用读经书,他也可以活得很精彩。比如一些人少数民族善于骑马打猎,说他们小时候都通读过《论语》吗?未必。一个善战的民族,不一定从《论语》走起。如果所有人都只读四书五经,恐怕历史上就少了一个曾经横扫中原的蒙古大汗,因为等到他们读完所以经书,恐怕就没时间拉弓射箭,没心思骑马打猎,也就不再是那个英勇善战的民族了。

通过诸葛亮辅佐少主的方法,可以看出因材施教的必要性。有的要看材料的缺点,及时补上去;有的要看材料的优点,发挥特长。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短板并不清楚,一窝蜂的报特长班,越是价格不菲的,越是要"钱花在刀刃上"。邻居家的一个小孩,报了舞蹈班,还得了很多奖项。朋友家的一个小孩,也报了舞蹈班。这个舞蹈班究竟能出几个杨丽萍,很难说。有的孩子性格外向,喜欢跳舞,有发展潜质,有的孩子没有舞蹈天赋,天生就是胳膊硬腿硬,也报了舞蹈班,那么对两个孩子的影响可能就不一样。不适合跳舞的孩子,可能觉得自己没有别人跳的好,不服气,非要把舞跳好,结果花费了很多精力。而报舞蹈班的孩子,可能喜欢画画,但是说话结巴,表达能力不足,需要的是一些演讲等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那么对他来说,再好的舞蹈班,也弥补不了"口吃"的短板。胳膊再长,肢体再美,不会说话,光比划,有什么用呢?诸葛亮就害怕少主因为太仁慈而当不了一国之君,所以用那些书专治他的"仁义症",让他"下手要狠一点"。

法正作为蜀郡太守的时候,发扬跋扈,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心胸非常的狭窄。有人说他太过于霸道,诸葛亮说:主公依赖一些正直的人来辅佐,现在他这样,只希望别人不再模仿,怎么去阻止他呢? 孙盛认为:上面的人对手下作威作福,往往是亡国之道,怎么可以凭借自己是功臣就可以为所欲为呢?心里认为诸葛亮的话有失偏颇。这话不对啊,明摆着袒护有权有势的人嘛,说得难听一点,你诸葛亮有点怕了,不敢为那些挨欺负的小人物伸张正义啊。

秦昭王想求魏齐的人头。当时李广上书弹劾自己,武帝对他说曰:"我要想报恩复仇,还指望你啊。不要多疑!"。

郭进做山西巡检的时候,有个百姓伸冤:说郭进把他的女儿抢走了,希望太祖能为他做主,惩罚郭进,把女儿还给他。太祖生气的说:你是一平民百姓,理应找个平民为夫。现在找了个国家重臣,还不偷着乐,这个我管不了。于是把这个平民撵出去了。

而三个人,最后都为了国家立了汗马功劳。不能不说,古代英明的君主,只有自己用才之道。他们看重的是更重要的江山社稷,不会为了一点小事而耽误了治国方略,所以孙盛所对诸葛亮的看法,就有点短浅了。

在评价好坏对错的时候,有些是潜在的,有些是表面的,隐性和显性有时是矛盾的,比如那三位大将,君主更看重的是他们未来的潜力,对于一时表现出来的小毛病,并没有追究。这是君主的用人之道,"舍近求远""因大失小"。

在人际关系中,有时也存在这种好坏不分的情况,尤其是工作中。比如一个新去的员工,发现有一个同事不认真工作,"玩忽职守",他便处于对公司的负责和对领导的忠诚,偷偷的告诉了自己的领导,而且还监视部门里别的职员,发现一些小问题就回报,本来以为这样可以体现自己对公司的忠诚,帮他们改掉这些坏习惯,这个部门更有战斗力,而且显得自己更有"眼光",更认真负责。这在影片中学来的处世哲学本来是无可挑剔的,可是现实中,并不一定受用。可能那个领导并不信任你,你说的他并没有看见,还认为你一天没正事,竟盯着人家;而且他和其他人的关系也不一定比你差,如果他说了那些骨干,可能就会因为那些"无关紧要"的小插曲引起他们的不满,不好好干活,或者辞职。所以领导对你的意见病没有什么好感,这让新去的小员工很尴尬。

在家庭中,也存在这种抓大放小的现象。比如婆媳之间出现了问题,本来是婆婆在道理上不应该,于是你跑去像丈夫哭诉,但是丈夫的反应可能便如那些君主,并不是很强烈,甚至有些反感,因为他只有他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哭什么嘛,不就是说了几句。可是媳妇想,这是有失偏颇,你怎么不去为了我和婆婆理论呢?这便和孙盛的想法如出一辙了。其实,对于别人的好坏,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角色和角度,标准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所处的利益关系网中,地位不一样,对你好的,对人家不一样有好处。你觉得该马上绳之以法的,人家可能就是取保候审。

三国中的那些事儿,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浓缩,更是一些智慧和哲理的汇合,就比如称霸天下的那些英雄豪杰,便相当于现在各行各业的精英骨干。有时候三国背后的故事,和三国一样值得一看哦。